阐释数学课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更新时间:2024-03-07 点赞:26997 浏览:1208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发散思维起着主导作用,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和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下面具体阐述一下我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方面的一点看法.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1.通过直观的教具,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积极性.通过具体的教学实物,能够冲击学生的视觉,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单元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在课前,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玩的积木带来,通过积木来认识、学习这节课的内容.一年级的学生,仍处在好动、好奇都特别强烈的阶段,情绪容易调动,而积木又是他们喜欢玩的游戏,那节课的内容一直围绕着积木向主题展开,感觉是边玩边学.这样学生就处在一个想学的阶段,情绪高涨,思维敏捷,思考问题的思维当然也就开阔.
2.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情绪是影响积极性的一个导火线,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的情绪高涨,诱发出学生创新的思维活动.例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认识时,一上课可以设置一个使学生感到非常意外的问题:小明前几天刚过了第18个生日,而他爷爷却刚刚过了第16个生日.为什么呢?学生就会想:怎么可能呢?爷爷怎么比孙子过的生日还少呢?学生的求知欲马上就被调动起来,很快就进入主题的探究.
3.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积极性.除了创设出来的愉快情境外,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为多媒体是集声、光、动画为一体,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化静为动,这些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的退位减法》中的“23-8”时,计算机画面上首先出现小棒,两捆加三根怎样减去八根,学生可以先自己先动手操作,试一试怎样减,探求方法.然后,按一下正确答案,出现的画面就会是两捆零三根小棒和一只小熊,按照学生摆的方法,小熊把一捆小棒拆开,然后和三根小棒放在一起,去掉八根小棒,等于十五根小棒.小熊边做边说,再加上适当音响和音乐.在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可以亲眼目睹这个过程,认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关键就是不够减的向前一位借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这一系列的动态过程中,学生可以反复操作,抓住重点,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学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环节,借助多媒体的色彩、声音、动画演示,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二、设计好练习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的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
1.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举个具体例子:“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分析偶数里面有没有质数.而要弄清这一点,要明确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做质数,然后应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去分析能被2整除的数里面有没有一个数,它的约数只1和它自身.想到了2是偶数又是质数,这样就可以断定上面的判断是错误的.
2.设计多种练习形式.通过多种练习形摘自:硕士论文开题报告www.618jyw.com
式,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例如,讲过乘法分配律,除了像课本中的练习题,给出两个数相加再乘以一个数,要求学生应用运算定律写出与它相等的式子以外,还可以给出一些等式,其中有的不符合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判断哪个是错误的;或者用3种图形代替具体的数,写成两个式子,如(○+△)×□和○×□+□×△,让学生判断它们是不是相等,并说明根据.这些练习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
3.设计练习要有开放性.练习对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有很大益处.但是,做有不同解法的练习题时,不宜让学生片面追求解法的数量,而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路,或运用不同的知识去解决,并且要找出简便的解法.
4.设计的练习题的难度要适当.要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能够正确解答出来的.在教学中为了发展学生思维,往往出一些超过大纲课本范围的题目,这样不仅会增加学生负担,而且由于难度太大,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思维的灵活性.
(责任编辑 黄桂坚)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