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素养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浅探

更新时间:2024-01-31 点赞:5209 浏览:126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学生文明素养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的过程当中,勿因细小而不为。
【关键词】民族地区;学生文明素养;教育
学生文明素养的培养,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范畴。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批又一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转变育人观念,切实把培养学生文明素养的理念落实为具体的教育行为,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健体,为将来参加社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今社会、家长对学校、教师、学生的教育评价,偏重于学生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虽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明确要求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不能以单纯的分数论英雄,而应该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方位评价。然而应试教育似乎已在学校、教师、家长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文明素养能力及行为习惯的培养,致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教育停留在宣传、号召上。学校、教师的工作计划中虽然也有培养学生文明素养的条文,但真正落实到实处的少之又少,只不过是用来装点门面及应对上级检查的手段而已,这方面的教育存在较大的空白。
在我们民族地区的农村学校,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尤显重要。勿因细小而不为,必须把培养学生文明素养贯穿于学校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中,润物细无声。

一、开设校本教材《礼仪教育》,开展专题讲座,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学校根据实际,开设学校本教材《礼仪教育》,有计划、上课表、有检查、有督促。扎实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学校利用少先队活动,师生集中,由学校大队辅导员就学生学习、生活中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理论结合实践的专题讲座,注重师生互动,采用一问一答,讲解的形式,加强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教育,进一步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

二、优化升旗仪式,营造文明礼仪氛围

充分挖掘升旗仪式的影响潜力,避免走过场。规范师生升旗仪式,严格升旗纪律和制度,紧扣文明素养教育主题,选取有教育意义的学习和讲话内容,加强师生文明礼仪和行为准则教育。学校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师生列队肃立,齐唱国歌,庄严敬礼,由主持班级选取文明行为习惯,纪律习惯、学习习惯、理性处事、珍爱生命,学会感恩、交通安全、爱国主义品质等学习主题材料,进行国旗下的学习,行政值周领导做总结发言并向全体学生提出要求,仪式结束后,由班主任教师通过周一班会课,结合本班学生的言行共同回顾学习内容,从而达到学习——巩固——反思——提高的教育目的。

三、创设活动,实践文明礼仪的内涵

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制定活动主题,通过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舞蹈表演、歌曲演唱、美术作品等不同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直观感受文明素养教育,如主题活动《文明礼仪伴我行》、《祖国在我心中》、《良好习惯我做起》、《校园我的家》、《感恩母亲》、《红烛颂》、《文明向上健康成长》等,同时,还通过“今天你做到了吗?”文明礼仪在行动活动,让学生“鞠一个躬、让一次座、说一声谢谢、捶一次背、端一盆洗脚水、做一件好事、善事”等小活动,体验文明礼仪的成果与快乐。

四、情感德育渗透课堂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德育渗透,既体现了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也达到了培养学生文明素养及高尚品德的教育目的,如语文教材中《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让学生懂得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数学教材中《人民币的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节约用钱的好习惯;体育课上,让学生自觉列队,主动帮助活动中摔倒的同学,主动帮助老师收拾活动器材等;科学课上,根据学生实验,进行文明合作,尊重他人教育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遵守交通秩序、爱路护路,结合城乡环境整治,创建文明、和谐、洁净的环境。

五、班级管理,引导文明礼仪方向

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根据本年级学生德育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教育,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将自己的言行与集体的规范比较,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相处,尊重别人,宽以待人,正确认识他人,反过来也就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让学生的自我认识更为准确,班主任教师通过班干部和文明督导组来管理本班学生,学期末进行班级“文明礼仪之星”评比,对学生文明素养的提高,起到强化和促进作用。

六、检查评比,激励学生自我完善

“上进”和“荣誉”不仅是成人的需要,也是每个学生的需要,是他们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每个学生都期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赞赏,这就需要教师特别关注和扶持学生的进步,如果学生表现出文明礼貌的行为举止,做教师的就应倾心欣赏,极力赞美,教师能正确适时的欣赏学生,是心灵摘自:毕业论文摘要www.618jyw.com
对心灵的呵护和激励,更能让学生强化自己的文明礼貌行为意识,当然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形成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艰难过程,设立“红领巾”监督岗、文明礼仪劝导小组和“文明礼仪评比要求”,每学期末评选出“文明礼仪之星”、“文明劝导员”、“先进班级”、“优秀学生干部”,使全校上下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风气。
总之,学生文明素养培养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虽然小学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但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反复就比较大,大部份学生能在短时间做到,在学校能做到,但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就难了,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素养培养教育与训练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长期不懈持之以恒。切不可把此项工作当作阶段性的任务,更不能因课堂教学结束而结束。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或许几代人必须继续为之奋斗的神圣使命。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