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学号巧用学号教学数学中专

更新时间:2024-01-19 点赞:15991 浏览:7003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关键词:学号;数学教学;潜能;兴趣
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同时,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决定了他们的数学学习更多地带有情绪性和兴趣性,尤其是学困生,他们常常对那些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法则等感到难以接受,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但是,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开动脑筋,巧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让这些数学知识“活”起来,学生听起来饶有趣味,记忆起来就容易、深刻,知识的掌握自然就牢固不忘,从而对数学学习也由“厌学”变为“乐学”“好学”。如在教学“因数和倍数”一单元中,我将学生的学号和数学课堂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学号中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现摘录其中片段如下:
课例一:因数和倍数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如何找一个自然数的因数和倍数时,让学生把自己的学号作为一个自然数,分别找出它的因数和100以内的倍数,在小组内交流或同桌交流。并且比一比谁的因数最多或最少,谁的倍数最多或最少。从中发现,1的因数最少,倍数最多等等。
课例二:

2、5、3的倍数、奇数和偶数

在学生掌握了找2、5、3的倍数后,全班学生参与找“幸运号码”——既是2的倍数,又是3和5的倍数。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通过一一反馈和筛选,找到了“幸运号码”30。在筛选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找倍数的方法,又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夯实了基础。
在课程结束后,我进行了下面的游戏:出示卡片2,请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离开教室,接着出示卡片3、5,让学号是3或5的倍数的同学离开教室。摘自:毕业论文工作总结www.618jyw.com
学生陆续高兴地离开教室,这时还有10个同学留在教室(其他同学都在窗外看),这时老师说:“老师还有一个数,如果你们都想离开,这个数是多少?”稍加思考后,学生异口同声回答:“1”。新颖有趣的“动脑筋离开课堂”的游戏设计,巩固了知识,检查了效果,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课堂效果。
课例三:素数和合数
在学生掌握了素数和合数的特点后,让学生判断自己学号所表示的自然数是素数还是合数。通过判断和反馈,全班学号表示的自然数正好分成了三类:素数、合数、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上述课例中,首先,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了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经过自己的探索,获得掌握数学知识后的愉快情绪体验,从而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满足,激励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其次,教师注重了因材施教,提供给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再次,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掌握了学习成果,而且将有些特殊的数字与某个学生联系起来,记忆更牢固。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