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人在沙漠中培植“草根”人

更新时间:2024-02-04 点赞:33485 浏览:15598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没有耀眼的明星、没有绿茵茵的球场、没有万千球迷的追捧,甚至没有标准的动作,有一块场地上每年都上演着维族“巴郎”们自己的“”赛,在这片被沙漠侵袭着的贫瘠的土地上,自然条件的艰苦,阻挡不了他们对那座属于自己的“大力神杯”的渴望。这里每年举办两届“胡杨杯”五人制足球赛,并且一坚持就是19届,每到比赛日,这里都像当地少数民族过诺肉孜节赶“巴扎”(维吾尔语:市场之意)一样热闹。这个地方就是坐落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阿克苏普乡的县第六小学操场。
真正的“草根”
尉犁县第六小学是全乡唯一一所学校,全校只有200多名学生。小学内的操场同时也是全乡唯一的一个标准五人制足球场。这是一块水泥场地,上面满满当当的画着一块五人制足球场,之前的学校操场是土场地,在上面活动前必须先洒水,不然就会尘土飞扬,呛得人喘不过气来。球门是用几根木棒订的,既不结实,也不安全。2009年,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学校操场被改造成了现在的水泥场地。
每天,都有一群群小学生穿着便宜的胶底鞋,身穿各式各样的衣服,他们喊叫着、奔跑着,在坚硬的水泥地上拼尽全力追赶着足球。每一次带球过人、每一次拼强、每一次断球、每一次胸部停球都会令他们兴奋不已,临门一脚劲射更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刻。每当小球员有漂亮的射门或门将做出成功的扑救时,无论场上队友还是场边拉拉队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同时大喊“亚克西 亚克西!(维吾尔语:好之意)”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声越过胡杨树梢、飞出校园围墙,在全乡上空回响、激荡。看着这些膝盖、胳膊肘上还有因摔倒磕在水泥地上而留下的伤疤的孩子们,抛开苦痛,而是用他们最单纯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追逐着自己快乐童年的梦想,令人不由得重燃起对中国足球未来的美好憧憬。
亚足联确定2013年为“草根足球年”,并确定5月15日为“草根足球日”。“草根足球队”是指非职业、非赢利、自发组织的球队,不管年龄多大,有没有钱,任何人都能参与其中那才叫真正的草根。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尉犁县阿克苏普乡下辖4个行政村,1个牧场,总人口2800人,以维吾尔族为主。虽然乡里人少,但对足球的热爱非同一般,十几年来,阿克苏普乡“胡杨杯”五人制足球赛已成为阿克苏普乡广大青少年和农牧民最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也是阿克苏普乡球迷的欢乐节日。比赛常常也吸引了不少周边乡镇以及外地的许多球迷前来观看。在这里,不分民族、不分男女老幼都喜欢足球运动,成为真正的草根富集区。干旱的沙漠、恶劣的环境没有湮没他们对足球的痴迷,“草根”们在这里顽强的生根、发芽、成长着。
“不务正业”的数学老师
记者在尉犁县六小见到了皮肤黧黑,憨厚朴实的一手打造阿克苏普乡“胡杨杯”五人制足球赛的人——吾买尔江·艾买提,今年34岁的吾买尔江·艾买提居然是尉犁县六小的一名数学老师。1998年,他毕业于巴州师范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是他在学校却是有名的最“不务正业”的老师,玩了最离谱的“跨界”,虽然教数学,但人们却以为他是体育老师,因为见他在操场上的时间比教室多。其实,学生时代的他就酷爱足球,还是当时校队一员。谈到在校队的经历,他脸上泛起了自豪的荣光,但是他仍有些耿耿于怀,因为毕业那年他要参加紧张的毕业考试,错过了随队代表学校参加全州足球赛的机会,让他到现在都觉得可惜。他刚工作那几年还天天和学生们一起踢球,打友谊赛。
让他萌生办乡里足球联赛的想法的是在1999年,当时学校派他去母校——巴州师范学校参加继续教育。课余时间在校园散步时,一些在学校篮球场踢足球的学生吸引了他的目光,那是他第一次惊诧于——6个人也能打比赛,而且在28米长的小场地。后来,他从师范学校体育老师阿里木玉山那里了解到,这就是三人制足球赛,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一下课,他就钻到阿里木玉山老师办公室去学习三人制足球赛的规则,从场地画线、到竞赛规程他都一一记在了笔记本上。看着球场上踢球的学生,他想到了自己的学生,他下定决心,回去搞比赛。
说干就干,回到乡上的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径直跑到自己所在的乡镇学校的土操场上,来回踱了近一个小时步,搞比赛的计划和轮廓也在他的脑海里逐渐形成。通过目测,学校操场刚好能画一个40米长、20米宽的五人制足球场地,也可以满足更多人打比赛,竞技性、观赏性也更强些。
执著与热爱
后来,他跟校领导汇报了自己想办乡五人制足球联赛的想法,学校领导很支持他,并把搞五人制足球赛的方案报经乡政府同意后,学校答应他可以提供场地,但组织人员和比赛球服、奖品等所需经费需要他自筹。获得校领导支持后的喜悦没有持续太久,他又为比赛经费犯了难,当时他的工资只有几百元,要拿出数千元的比赛经费,困难可想而知。但是,酷爱足球的他并没有想过放弃,也许是对足球的执著,感动了一位当时在乡政府工作的朋友阿不力孜,这位朋友给了他8000元钱搞比赛,并且答应他以后只要办比赛,就给他赞助经费。
在经过了数月的紧张筹备,1999年7月,第一届“胡杨杯”五人制足球赛如期开赛,虽然第1届“胡杨杯”五人制足球赛只有8支队伍80个人参加比赛,但反响热烈。那几天,去学校看足球赛,成了当地农牧民不二选择,就是从那以后,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痴迷足球。在教数学科之余,他也担当起了当地年轻人的教练和赛场上裁判的角色。不久,同一学校教音乐的依不拉音老师也过来帮吾买尔江搞比赛了,每年寒暑假组织足球赛,他们牺牲了大量休息日,因为要提前两周开始准备。
赛事一年两届,分别在寒暑假择机举行,因为要避开农忙时间。后来,随着阿克苏甫乡“胡杨杯”五人制足球赛影响力不断扩大和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吾买尔江·艾买提所在阿克苏甫乡选拔了18名由工人、农民、回乡放假的大学生组成的足球队员,参加了尉犁县组织的11人制足球赛。最终,在11支球队中脱颖而出夺得了当年的冠军。后来,尉犁县一中、二中,以及东阔坦乡、喀什乡的一些年轻人也组队参赛。2004年,巴州一中、二中也有学生组队参赛,这项赛事最多一次吸引了14支球队参赛,逐渐成为当地农牧民心目中的自己的“”赛。今年2月18日,第十九届“胡杨杯”农牧民五人制足球赛落下帷幕。共有来自全县及外地10支代表队、近300余名农牧民足球爱好者和返乡大学生积极参赛,赛事历时4天24场角逐。抠门与大方
吾买尔江的朋友都说他很抠门,一件球衣、一条运动裤穿几年,而且很少请朋友吃饭。他的朋友依不拉音却另有看法。他告诉记者,吾买尔江经常帮助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今年上5年级的阿尔曼家住三村酷爱足球,而且身体素质很好,但是他因为家里穷,鞋子也破了,所以只能做足球场边的看客。吾买尔江在得知他父母没有固定工作也没有土地,且全靠打零工挣得的微薄收入过活时。就从阿尔曼3年级开始,吾买尔江经常给他买衣服、球鞋和足球,鼓励、支持他去球场上踢球。在乡里,像阿尔曼这样的孩子还有几个,吾买尔江也会向他们伸出援手,有时每个月他会花1000多元钱帮助困难孩子们。2009年,学校因资金紧张没钱做球门,吾买尔江就自己买了几根钢管,找朋友焊了两个球门。
一些不了解他的人对他的做法觉得不可思议,所有老师都盼寒暑假,可以好好休息,陪陪家人,而他却占用假期大部分时间免费稿培训、义务搞比赛,辛辛苦苦不计报酬,每当有人说他“萨朗”(维吾尔语:智障者之意)时,他却嘿嘿一笑了之。朋友知道,在他心里,最大的一笔财富就是球技高超的孩子们。
2008年,他对办比赛也产生过动摇,当年,他把比赛报告和方案交给一位乡政府相关负责领导请求批示,这位领导看完报告后,劝他不要再给自己找麻烦板比赛了,并且给他说了不少办比赛的风险和要承担的责任就是“出力不讨好”的事。他硬着头皮听那位领导说了足足半个小时不让办的理由,后来他一赌气,扭头就出门了,搞得那位领导十分尴尬。回到学校后,校长也以学校搞“两基”验收和安全为由,不让办当年的比赛了。他说,那一年,他真的很委屈,和几个同事、朋友辛辛苦苦准备了几周时间,不是为了个人,完全是为了丰富群众业余体育生活在做这项工作,却得不到支持令他实在有些想不开,为此,吾买尔江还生了很久的闷气。就这样,比赛在2008年和2009年停办了,后来直到2010年才得以恢复。
已有两个孩子的吾买尔江把业余大部分时间都倾注在了足球事业上,无暇照顾4岁大孩子和才刚满1个月的小孩子,为此,他没少遭妻子的埋怨。每到妻子对他发火时,他都回通过买礼物、吃饭、旅游来让妻子消气,等妻子消完气,原谅他后,他早又跑到学校操场去了。渐渐地,妻子也原谅他这个“足球痴”了,妻子知道没有人能改变他对足球的热爱。
吾买尔江目前最大的梦想就是率领队员在全疆校园足球联赛南疆片区夺冠。新疆足球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吾买尔江这样的“草根”足球工作者,才焕发着勃勃生机,成为中国足球的热土,是他们点让着中国足球的希望,为圆“中国梦”在不知疲倦的孜孜追求。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