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课程新课程下历史教学方式

更新时间:2024-02-29 点赞:5697 浏览:1886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教育教学无止境,课堂无止境,课堂教学的改革无止境。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永恒的课题,决不是一个模式、一段研究、一个策略就可以万事大吉的,我们将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继续从学生实际出发,以课堂实践作为完善的依据,脚踏实地的坚持下去,不断改进,让历史教学既有情又有趣,符合教学规律。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模式
1002-7661(2013)17-236-01
所谓“生本”教学模式,最早是由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思乐所提出,其生本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在教育中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充分地让儿童依照自己的学习天性来学习,依靠学生的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是在这一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预案,在老师的指导和调控下,学生依据课本及教师提供的材料重现历史情境,通过自由讨论,合作探究和师生互动等形式,解决特定的历史问题,使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潜能、情感体验都能得到较大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心理品
第一环节:目标导学、构建知识网络——感受历史
我们认为,一种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要看两点。一是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学生是否学的更好,二是在不影响学习效果的前提下是否为学生减负,后者比较容易受人们忽略。我们在上一节课结束时会给学生布置一份巩固作业,有的还会布置一点延伸性的作业,如果再增加一份目标导学练习去感受历史,无疑是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另外,目标导学学习置于课前,由于不能得到教师有效的组织、指导和监控,其学习效果未必佳,而前置性学习的效果对教学的后续活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目标导学学习应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安排在课内进行,将其置于“教”前。这样,在课堂上“先学”和“后教”连贯而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这也是一堂课关键的一步。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义是问号。”教师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学习情境。教师扮演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依据课本对这种情境发问并自己收集证据,让学生从中有所发现。学生各自带着情境问题开展独立探究。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各种学习方法,充分利用课本,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建构。此环节,学生充分实现自主学习,表现在:自主支配学习时间,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主调配学习资源,自主掌控学习进程,自主体念学习情感和自主进行学习意义、价值的建构。由于本次活动只是让学生感受历史,因此,教师在设问时要抓住重点、难点,就基础知识点、难点或加强心理教育的切入点设问。
第二环节 情景再现——体验、研究历史
引导学生在现历史情境,体验探究历史。体验探究历史过程中,学生个体以及与教师之间最大限度的积极协作,相互支持,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效。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证联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理解的要求是深刻,这就要求历史学习时应精读、细读、有重点地阅读;要善于综合阅读,诸如历史地图、历史材料、图片乃至注释都应有目的地读一读;学习时,要讨论,要探究,要思考,要查阅资料,要整理笔记,生生合作,师生交流。
“体验、研究历史”就是理清脉络,讲清重点和难点,授予学生知识。如何体验、研究历史呢?

一、要科学的中专生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确定“体验、研究历史”的内容。一是根据学生的喜好和教学目的的需要穿插些辅助性的故事,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二是必须着重讲述疑难点和重点,使问题更集中、更深化、更明确。三是要选择教育性较大的史事,通过教师生动描述,使学生受到感染教育。
第二,“体验、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应注意以描述法为主,讲解法为辅。教师通过生动的史料、图片、影像资料、具体地描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文化成就等,使学生形成历史表象,激起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三,在“体验、研究历史”的过程重要注意启发性,发展学生得智能。因此,在理的过程中,要以点带面,该简的简,该引申的引申,这样才能使“理”充分发挥启智的作用。
第三环节 随堂练习或课后巩固
“生本”不仅仅是一种理念,它更是实在的教学活动,它必须而且一定要接受过硬的检测。任何哗众取宠的教学表演都无法逃遁实实在在的科学检测。教学是否体现“生本”,是否“有效”,是否实现“高质量”的目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检查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已经达成。这是一个变知识思维力为实践能力的飞跃过程。这一过程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作业训练。无论是“前置性作业”还是“检测性作业”都必须科学和有效。这一手段不仅可以检查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程度,同时也是可以检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思维方法。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精心设计、认真辅导、科学讲评,便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保证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教育教学无止境,课堂无止境,课堂教学的改革无止境。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永恒的课题,决不是一个模式、一段研究、一个策略就可以万事大吉的,我们将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继续从学生实际出发,以课堂实践作为完善的依据,脚踏实地的坚持下去,不断改进,让历史教学既有情又有趣,符合教学规律。
参考文献: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2.
周 峰,郑向荣..从“洋思”到“东庐”——优质学校形成机制探索.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
[3] 王 强.高中生本课堂的教学设计——第六届中学生本教研论坛发言稿.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