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为例以化学为例谈学生科学素养与应试能力辩证联系

更新时间:2024-03-16 点赞:30831 浏览:13687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笔者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以化学为例就学生科学素养和应试能力的关系问题展开了讨论。笔者认为,提升科学素养和增强应试能力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二者在本质上并不矛盾。只要在教学中处理得当,应试能力就是科学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键词:科学素养;应试能力;辩证关系
我省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历经3个年头,2013年6月首届毕业生将进行高考。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学生科学素养和应试能力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心和讨论的话题。

一、对应试教育、应试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但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校为了考试和升学的需要,让学生做大量的课外作业和假期作业,希望借助于大量的重复性习题训练,让学生都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在考试中能有令人满意的成绩。于是,课外作业及各种辅导几乎占尽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发展特长和爱好,家长也无法对其进行特殊的教育和培养。
对于学生来说,繁重的学习压力并不一定能够提高学习成绩,反而常常使他们由于受不了太大的压力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于是就会出现学习障碍、心理异常、中途辍学、离家出走等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方面取得的一些突破,绝不是因为大量简单重复的习题训练,而是由于改进了学习方法。事实上,大量简单重复的习题训练只能使他们习惯于解决自己得心应手的问题,只会导致思维僵化,阻碍创新思维和智力的发展,当然也就无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并且由于经常性地处于紧张和疲劳状态,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受到了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工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总结www.618jyw.com
作和生活。
但现实情况是,我们的社会有太多考试:不管是进好一点的小学,还是进重点中学,或是想要迈进大学的门槛,都要通过考试,只有高分才能如愿以偿;大学毕业后,想当公务员要考试、出国留学要考试、职称晋级要考试、工作上岗要考试……各种考试多得数不胜数。很多考试都是选拔性考试,给了一些人机会的同时,也剥夺了其他人的机会,这样的考试直接决定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一分之差可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所以分数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在应付各种考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很多时候大量的重复性训练确实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成绩,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应试能力,就成了很多人的必然选择。
考试是残酷的,可是如果不考试,又该采取何种方式来检验学习成果和选拔人才呢?
笔者认为,应试能力也是一种能力,也应该是科学素养的一部分,所以科学素养和应试能力二者都不能偏废,我们应该将二者协调起来。协调的关键就在于设计一种与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相适应的评价制度和考试方法,这样学生才能从高压下解放出来,学校也就能专心致力于学生真才实学和创造力的培养,才会造就出一大批有用之才。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对科学素养的考查要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要求的科学素养与高考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社会、国家和高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只不过一个是育人,一个是选人,二者在本质上并不矛盾。甘肃省依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制定了本省的“新高考方案”,要求建立和完善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制度,要求高考内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对科学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视。
以化学为例,从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科学素养要求和近年高考试题中的一些热门考点来看,在科学素养三维目标的五大构成要素中,各要素之间是彼此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而不是孤立的。对化学科学素养来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最重要的,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用化学的眼光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性质与变化。化学科学素养的核心是探究能力和探究思维,而要进行科学探究,必然强调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化学科学素养的灵魂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对自然现象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渴望获得化学知识,从而喜欢进行观察和探究的科学情感;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不轻信、不盲从的怀疑态度;注重引导学生对自然及科学本身有正确的认识。
以考核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状况为主导的化学新高考,充分关注了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素材,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协调发展。试题设计重视把问题连同某个实际情境一道呈现给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素材形成问题,考查学生思维品质、各种能力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
高考化学试题“科学素养”要素中的“知识和技能+科学方法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有着十分明确的导向作用,能够促进科学素养培养与应试能力培养的统一。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充分结合新高考的特点,以提升学生包括应试能力在内的整体素质为着眼点,将科学素养与应试能力统一起来。

三、几点建议

1.重视实验教学,培养科学思维;发展探究能力,把化学课上成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能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引导学生做好实验,就相当于化学教学成功了一半。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及进行实验设计与评价,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观察和思考中学习探究,在探究中学会欣赏,就能使学生初步具备科学素养,所以我们要认认真真做好、分析好典型的化学实验,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育人功能。

2.“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要自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更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学会学习。“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3.创新方法,科学评价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只盯住学生的分数,要综合考查,多角度评价。如采取档案袋评价法、小组评价法、学生自评法等。多角度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且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寇富强(1975-),汉族,甘肃定西人。本科学历,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专业。中学一级教师,现就职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东方红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