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践行践行新课改理念,构建高中地理有效课堂

更新时间:2024-02-06 点赞:20100 浏览:8577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一轮的教育教育改革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新课改下,高中地理逐渐从传统讲授式教学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式教学中,教学中更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注重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拓展应用来培养学生的技能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地理 有效课堂 构建策略
高中地理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既有理源于:毕业论文致谢www.618jyw.com
科的严密和逻辑思维性,也有文科的灵动与活泼,其空间广阔,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在教学中一直被认为是较难的学科之一。然而地理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综合性,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趣的学科。在新课改明确提出的培养学生形成“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如何通过引导培养学生发现地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它不仅包含对知识收获的成就感,也包括学习过程的快乐感。快乐的学习能够让学生精神振奋,积极性高,极大的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历程中获得知识。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带领学生轻松学习。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数让学生在课堂上临时预习几分钟,然后提出相关问题让大家思考,但是往往突如其来的难题让学生心生惶恐,担心教师抽问到自己回答不出觉得难堪,这些细节往往会击溃学生想要学好地理的决心。所以教师应该创设有效的问题,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逐步的提出与教程同步的问题。比如给出一道图,先让学生说说对该地区的了解,然后问问大家从图中能看出什么,进而引导学生对该地区的建设、经济发展等进行分析。这种渐进的问题提出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整个教学气氛也显得轻松自然。
其次,通过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高中地理不同于初中地理,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很多,涉及广泛,这注定地理学科不是枯燥无味的,也不是大家想象中地理就是简单的看图与读图。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把自己身边的事情与地理联系起来,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增加地理的趣味性。比如让学生养成看天气预报的习惯,从主持人的播报中联想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多看看与地理相关的节目,在了解自己祖国山河的同时,增长自己的阅历;也可以让大家联系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太阳的东升西落,联系大家学过的季节的昼夜更替以及时间的长短,根据夜晚云的多少判断夜间温度等,这些无一不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神秘,进而促进学生探索的兴趣。

二、提出问题引导,合作探究构建

新课改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体现,而实际教学中,很多知识单靠教师的讲解,也很难真正让学生领悟到知识,因此需要学生亲身的参与、探究和实践才能逐一被学生吸收。如教学《月相变化的规律》章节时,教师的讲述是枯燥乏味的,而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之后,才能被学生真正的掌握,这种以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开展探究式的学习,需要教师重视问题的导入和提出,开启学生探究的动力。
地理的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主动的运用自己的思维进行问题的探索,加强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热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地理水平,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例如世界洋流部分的学习向来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可以结合学生在掌握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尝试着画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再和教材上的图标相对比,创设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而合作式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思维互补,是学生获得的概念更清晰,得到的结论更严谨准确。
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意想不到的错误来提出问题,因为在具体教学中,学生往往会禁锢自己的思维,从而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提出的一些错误见解来引导大家探究学习。比如我们都知道的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引起大气运动,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近地面空气的受热不均,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都会影响热力环流的变化。但是很多学生就会认为地球上受热多的地区,其近地面是低压,而受热少的地区则是高压。这时候教师可以问学生,在纬度为30°的地区和纬度为60°的地区,两者的环境温度相比是怎样的?它们的近地面的高压带和低压带的分布如何?再从热力和动力成因方面去也提示学生,让学生自己深入探究。

三、课后拓展应用,促进技能提升

综合而言,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依然是围绕高考做准备,只有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才能让大家讲知识内化以应对高考,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和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于课后的指导和辅助依然非常重要,学生的每一个学习环节,教师都要清楚的知道,以便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对于课后习题的练习或者与生活的联系,应该以一定的规范来要求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查出自己知识的空缺点,努力突破知识的盲点,经常的反思和请教同学或者老师,在应用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地理知识结构。
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思考方向上和探讨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的纠正,比如读图的习惯,对问题的理解程度,都要加以及时的评价,而且应该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想法,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保持饱满的热情,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主能力。
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以问题为引导,促进合作探究,加强拓展应用,让学生从知识学习向知识应用发展,这样的地理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发展的课堂。
参考文献:
、赵生龙,张海亮: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如何学好地理——以人教版高中地理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
、杨鸿雁:怎样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创设问题[J],科技资讯
[3]、赵智方: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学习方法探究[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