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绽放兴趣,让学生绽放精彩站

更新时间:2024-03-28 点赞:5994 浏览:2025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八十多年前,年仅23岁,还是清华大学在校学生的曹禺先生,凭借其卓越的才华为我们呈现了一部经典的人生话剧——《雷雨》;这是一部四幕悲剧,表现了周、鲁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前后30年的复杂纠葛。它是曹禺先生的天才创作,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在话剧舞台上常演不衰,其浓郁的悲剧色彩令一代又一代的人感慨不已。
《雷雨》第二幕写到了周朴园、鲁侍萍及两个儿子周萍、大海这一家四口的重逢,剧中矛盾冲突激烈,人物语言精彩,一直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老师在教授本课、分析人物时,通常的思路是把目标锁定在周朴园身上,并以“你认为周朴园爱鲁侍萍吗”这样一个让学生感兴趣并直抵实质的主问题,拷问周朴园的真情或假意,引导学生品读剧本语言、分析矛盾冲突,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感悟人性的复杂。这种做法显然是可取的,毕竟周朴园是《雷雨》中的核心人物,也是全剧最可圈可点的人物。但是,在阅读教学中,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应仅仅做到活学活用,还应有属于自己的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教学切入点。在本次执教中,笔者进行了一次实践探索,尝试着转换了一个视角,把赏读重点确定为剧中另外一个主要人物鲁侍萍,引导学生细品她的语言、细看她的行为,让学生思考体会在这个命途多舛、历尽悲苦的女性身上,作家寄寓的那宿命般的悲剧意味。
《雷雨》节选片段篇幅不短,如何进行“长文短教”,设计一个好的主问题是有必要的,可以达到“牵一点而带全篇”的效果。在这节课中,笔者设计的教学主问题是“在摘自:学术论文翻译www.618jyw.com
你心里,你认为侍萍是一个可——的人”,以此引导学生感知这位女子的命运,体会复杂的人性。赏读中要求学生细读文本、品味语言,结合相关情节,用“可”字组一个词,来感知人物形象的特点。实践证明,这个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发散性思维的机会,有利于培养他们多角度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有很高的参与热情,组成了一些意义既相似,又相对的词语,如“可悲、可怜、可敬、可爱、可叹、可气”等,展现了学生对人物多角度的认识。这些词语放在一起体现出来的那种复杂矛盾,正好映照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也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纠结和矛盾,较好地实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在赏读过程中,自然生成了一个问题:鲁侍萍引着周朴园一步一步把自己认出来,是没骨气的表现吗?这成了学生最感兴趣的一个点,他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在各种观点的交流碰撞中,真正感受到了人物内心的丰富、人性本身的复杂。可以说,这个问题就是本堂课激发学生的兴趣点,而围绕此问题展开的探讨,也成了本节课最大的亮点。

一、课例呈现

师:选取文中印象最深刻的能体现侍萍性格、命运的戏剧语言,进行品读鉴赏,并用“侍萍是一位可( )的女性”对自己的赏读做出概括。
生:……
师:同学们关注的基本是周、鲁两人明确身份之后的对话,前面还有没有呢?
生1:读前面的内容时,我觉得鲁侍萍有些软弱,对周朴园好像还念念不忘,可悲也有点可气。
师:你从哪里看出“她的软弱和对周朴园的念念不忘”的?
生1:当周朴园认出眼前的这位老妇人就是鲁侍萍时,鲁侍萍说了一句“朴园,你找侍萍吗?侍萍在这儿”,这种称呼,这样的语气,让人觉得她对周朴园还一往情深。
生2:周朴园几乎害了她一生,她还这样,太没骨气了,而且我觉得她是故意引着周朴园认出自己来的。
师:你从哪里看出这个“故意”呢?
生2:课本第五十六页两人刚见面时,周朴园通过“你回头跟太太说”“那你走错屋子了”两次提醒她可以离开了,但她都没走,还没话找话问“老爷没有事了”,并主动去关窗户。
师:刚才两位同学为我们深入理解鲁侍萍这个人物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点”,而且这个“点”和我了解到的一则资料很吻合,据说被誉为“中国话剧皇后”的朱琳当年排演《雷雨》时曾拒绝出演鲁侍萍,理由就是“对一个几乎害了她一生的人不是掉头就走,而是一步一步引着她把自己认出来,太没骨气”。我想请同学们结合相关剧情再次认真思考这个问题:鲁侍萍引着周朴园把自己认出来并流露出某种真情,是没骨气的表现吗?在这一点上你觉得她真得很可气吗?
生3:当年在大年三十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他和他的家人那么残忍地把侍萍和刚出生才三天的孩子赶出家门,让她以后的人生遭遇了那么多痛苦和不幸,对这种人就该充满“恨”,她却仍然显得温情脉脉,就是“可气”。
生4:“此处不留我,自有留我处”,鲁侍萍应该忘掉过去,勇敢开创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
师:刚才同学的发言给我的感觉是“非常现代的女性发表的非常现代的独立宣言”。我想提醒同学们的是,课释已经告诉我们,《雷雨》的背景是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当时女性的地位还是很低的,也受到很多观念的束缚。
生5:我也觉得同学说得太现代了,当时鲁侍萍只是一个处于下等地位的女仆,而且未婚先孕,这是很伤风化、很被人瞧不起的,所以被赶出来后,她首先选择的是跳河,即使被救活了,课文中也说到她以后的生活就是“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在学校里伺候人,两次再嫁”,很艰难。
生6:读课文时我很有感触的是两人共同谈到了印有梅花的衬衣这一情节,它让我觉得两人当年相恋时还是很温馨和甜蜜的,侍萍把梅花绣在周朴园的衬衣窟窿上,也可以看出她对这份感情的投入。刚才同学说她被赶出周家大门以后的人生都很苦,所以她对过去的美好以及和她有关的人怀有眷恋,是不由自主的,也是很自然的。
师:你的意思是说现实境况很不如意的侍萍对“在最美丽的年龄,和自己度过了可能是这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光”的那个人流露出某种深情,是合乎人之常情的,是真实人性的表现?
生6:对。
生7:我同意刚才同学的观点,而且我认为周公馆似曾相识的布置也激发了鲁侍萍的念旧之心,周家搬过家,但环境布置没有改变,过去关窗户的生活细节也保留着,这都会让侍萍觉得周朴园心里还装着她。源于:论文格式字体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