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口语交际基于案例下小学口语交际“生活态”例谈

更新时间:2024-02-25 点赞:30436 浏览:13549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为了在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中加强有效的双向互动,教师应创设生活的交际情境,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采取生活化的教法去培养学生良好的言语交际能力,从而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
口语交际 生活 案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属于言语交际范畴,言语交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所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
基于对以上概念的剖析与理解,笔者认为,要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我们的口语交际课迫切呼唤“生活态”。兹摘录自己的几个课例,就口语交际所做的一些思考,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在生活中寻求交际话题

案例:《借粉笔》(一年级)
班队课铃声响了,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小宇铭就指着后面的一位同学叫了起来:“老师,下课的时候他走过黑板前,把这片绿叶擦掉了,待会儿下课后要来检查黑板报啦!”我说:“没关系,那你拿支绿粉笔把他涂浓一点。”于是,他走到黑板前拿粉笔,可他又叫了起来:“老师,绿颜色的粉笔没有了。”我也没太在意,说:“那算了,淡一点没关系的。”想不到小家伙们竞叫真起来,齐声喊:“不行,那我们就没有第一名了。”以前的任何时候都没看他们那么齐心过,于是我想,何不趁此机会教他们如何去解决小困难呢?于是:
师:那大家想想办法,怎么办呢?
生1:我到校长室的楼下去领。
生2:我到楼上杨老师的办公室里去拿。
生3:太远了,我去隔壁一(3)班陆老师那儿去。……
师:好主意,那谁去借?(小朋友都争着想去借,尤其是小宇铭,我就请他当代表去借。)
师:那你怎么去借呢?(我拉住他,担心地问)
生:我说“陆老师,借一支粉笔”。
师:这样可以借到吗?
生1:对,陆老师不知道给你什么颜色的粉笔,应该说“陆老师,借一支绿粉笔”。
生2:“陆老师,请你借我们一支绿粉笔。”这样就有礼貌了。
生3:对,说话要有礼貌,陆老师给我们粉笔后我们还要说“谢谢”。
生4:还可以像拿先进红旗时那样先敬个礼。(班长领过先进红旗)……
师:对,我们向别人借东西时说话要有礼貌。
分析:
口语交际的内容要使学生的学校生活更贴近日常生活,使学生想说、敢说,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不能仅仅以成人的眼光来选择,而且要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体现出实用价值。这也是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在价值观上的区别所在。上课伊始,教师就用敏捷的眼光抓住并发布“没有绿粉笔”这一生活信息,全班学生情绪高涨,参与互动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不由自主地参与“救急”,无声无息间学论文下载中心www.618jyw.com
生接受了交际任务,开始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同时,口语交际讲究在什么情境下讲什么话,做什么事,讲究做法的“得体”。借东西要有礼貌这种交际常识,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教师就借助一句反问“这样能借到吗?”顿时,学生平时的体验瞬间迸发出来:有的说要说清楚是绿粉笔,甚至有的小朋友根据自己平时领红旗的体验说还可以敬礼。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领悟“借东西要有礼貌”的交际常识。
——生活话题是交际的源泉,口语交际呼唤“生活”。

二、在模拟生活情境中交际

案例:《这样做不好》(一年级上册)
上课伊始,我翻开语文书,说:“小朋友们,这节课先请小朋友先来看这幅图。”然后,我把妈妈开大水龙头在洗菜的幻灯片投影在墙上,然后继续问:“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可能是在下午上语文课的原因,加上这幅图也没什么新意,小朋友明显没有以前那样的兴趣盎然,只有廖廖几个小朋友举手说:“图上画着一个妈妈,她在洗菜。”“那她这样洗菜对吗?”我问。学生程序化地说:“不对。”我又继续问:“这样做不对,那你会怎样劝说这位妈妈呢?”老套的问题使只有少数小朋友举起了手,其中一个说:“她洗菜把水龙头开得那么大会浪费水的。”我请第二个小朋友说,也相差无几。此时,教室里死气沉沉,小朋友们丝毫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个别小朋友甚至开始低头做起了小动作。“不能这样下去。”我心想,于是灵机一动,随手拿起旁边的大毛巾系在身上做围裙,说:“小朋友看,这位妈妈来到了我们教室。”学生一听来了位妈妈来劲了。我又继续说:“谁能够上来劝劝妈妈我呢?”于是,陈琦豪小朋友上来了,就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生:妈妈,你洗菜水都流出来了,这样浪费水是不对的。
母:小孩子知道什么,快玩去。(妈妈开大龙头继续洗菜)
生:真的不对的,老师对我们说过不能浪费水。
母:那水龙头关小,菜就洗不干净了。
生:那你先接满水,关掉水龙头洗一遍,待会儿再打开龙头接水洗就行了呀。
母:那太麻烦了,你看,隔壁亮亮家的妈妈不也这样在洗吗?(妈妈指指旁边)
此时,毕竟是一年级的小琦豪,他说不下去了。于是,我解下围裙说:“老师建议4人小组,大家先讨论一下:怎样才能说服妈妈?然后再上来说。”话音刚落,小朋友们像变了个人似的,小脑袋都簇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个不停,以至于下课铃声响之后,都举着小手嚷:“我还有办法说服妈妈!”
分析:
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基本方法。李吉林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一定的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口语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案例中从一开始的死气沉沉到最后的欲罢不能,转折点是什么?是教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模拟的对面对互动的情境,唤起了学生口语交际的:首先,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妈妈这个角色是学生熟悉的,说服妈妈的任务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最后能说服妈妈的成就感更是学生向往的;其次,以角色变换创设了交际互动的环境,从小组交流的生生互动到师生互动,使课堂成为了学生为主体的口语交际活动。教师顺应一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影响的心理,巧妙创设了有利于学生交际的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让他们带着情感、怀着情感走进交际的环境,去作进一步的体验。源于:毕业论文致谢信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