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音符在音符中获得情感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5113 浏览:1754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中小学音乐目标教学中,情感目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由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音乐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这三者在教学过程中应成为一个综合的整体结构。其中,情感目标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而把能力目标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从中获得知识。
关键词:音乐;审美;情感
1002-7661(2013)08-184-03

一、问题的提出

1、素质教育要求,育才先育人

近年来,基础教育阶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话题非常热门,有关的报纸杂志和研讨会就此发表的文章和议论也屡见不鲜。素质教育是个有方向性、目标性的概念,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涵概了基本素质(德、智、体、美、劳、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和专业素质(具体专业应具备的要求)的教育。具有基础素质,是一个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战略任务中,会发挥其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研究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就必须探讨音乐审美与情感的课题。
情感是什么?情感是作为事物能否满足于人们的主观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它与人的认识不同,不是人们对事物的直接反映,而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比如:当我们听《命运》交响曲,了解了贝多芬本人以及作品产生的背景,只是一种认识,还不是情感,但当我们欣赏完这部作品而引起情绪的激动和对音乐的喜欢,这就是情感。

2、学生现状:情感麻木

“现在的许多孩子,为什么不会被感动?”这个困惑,不单属于哪一个人,而是众人不时可耳闻目睹的事实。一堂语文课上学习一些催人泪下的感人文章时,总有部分同学无动于衷,比如,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尾处小女孩手捏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情景时,有的同学不但丝毫没同情的表情,还互递眼神偷偷地发笑;音乐课上,我给学生观看了一段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一个也不能少》中,衣衫褴褛的师生在简陋的操场上,五音不全但满脸庄严地唱着《义勇军进行曲》——他们的背后是破败不堪的教室,坑坑洼洼的山道——我们的学生哄堂大笑,甚至前仰后合边指指点点……
“不以为意”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那是爱心和同情心缺失的表现。对这种现象,相信许多老师都有同样感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许是多种多样的。那么,我们的孩子,他们的情感到底在不在了?或者是我们没有挖掘出来,使他们的情感麻木了?当然不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人会爱,也会恨;会喜欢,也会厌恶;会高兴,也会悲伤。情感无时无刻不在游走于我们的生活中。培养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准确的情感,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二、解决方法:探索情感在音乐教育中的获得

1、理论依据

苏霍姆林斯基在《公民的诞生》一文中说到:音乐是情感的语言。旋律能传达言语难以表达的最细腻的各种感受。音乐从词穷时响起。
现代著名的美学家苏珊.朗格指出,艺术是“将人类情感呈现出来源于:论文的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供人观赏,把人类情感转变为可见或可听的形式的一种符号手段”。艺术所表现的是一种概念,是“标示情感和其他主观经验产生、发展和消失过程”的概念。艺术展现概念的方法是依据不同的符号手段来制造幻象。绘画、雕塑、建筑的基本幻象是“虚幻的空间”;音乐的基本幻象是“虚幻的时间”;舞蹈是“虚幻的力”;戏剧是“虚幻的经验和历史”。在这些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情感生活的摹写,是一种本质上作用于听觉的运动形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正是在音乐的听觉表象中,展开知觉、想象、联想,唤起表象、记忆以及相应的嗅觉、触觉、听觉、视觉、味觉等通感,来综合感受作品的喜、怒、哀、乐。

2、实施策略

(1)唤醒心底的细腻情感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全部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审美教育的成功与否,不是理性说教的深刻程度,而是情感感染的强烈程度。如学生聆听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音乐过程中,在小提琴第二次高八度反复时,学生觉得悲伤减少就是快乐,这样的情感体验有失偏颇。本身这个音乐通过小提琴演奏淋漓尽致地表现犹太人的凄凉心情,小提琴的三次演奏,情绪变化是先如泣如诉再哀而不伤最后痛苦奋争,音乐音区的变化固然是为了对情感的更深层次的传递,此处感情哀而不伤,但不是马上转换成另一种截然的情绪。可见音乐除了能表达情感的内容,又能表达情感的强度;它是具体化、形象化、可触摸的细腻情感,可以感觉到我们心灵实质的载体。
(2)完成音乐形式的转换
要完成情感教育,必须把音乐形式转换成感觉及情感。
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范畴。它既包括作品所反映的景色画面,也包括一些自然的声音的模拟;既有人们特定的情绪体验,也有对人生、社会的抽象思考。因此,作为音乐教师,仅仅完成音乐结构分析,而不挖掘其内含的深刻情感因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借助各种媒介——语言的准确表述、对其他艺术丰富的审美经验,通过敏锐的感知,丰富鲜明的想象、奇特的联想,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引导他们能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
音乐形式转换成感觉,必须借助于联想和想象。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音乐时,往往会使人联想到听觉以外的事物上,这就是联想的结果,而想象是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它与联想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一切音乐活动,一切情绪体验都少不了人的想象力,音乐的本质和价值,也在于激发人的想象力。中学生处于现实和幻想交织的时期,他们对于音乐作品的欣赏,都能从自己的情感体验中加以自由想象,他们更喜欢沉醉于语言无法描述的音乐艺术的情感世界之中,把青春的欢乐和忧愁融入对音乐的无限想象。
要完成情感教育,教师适当的引导是关键。
我们发现,在教学实际的想象过程中,若完全放手,任其自流,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些由于受小学阶段思维方式的影响,欣赏音乐时总是费力地去拼凑好些他们知道得还不够具体而又看不见摸不着的故事、物象等,由于感到始终无法在想象中将这些与音乐音响联系起来,久之,便会对音乐产生失望厌倦的心理。如果教师根据乐曲内容过多地指定具体的物象,则过多地限制和干涉了对音乐自觉的想象和创造,又容易造成他们心理上的消极与被动,让他们觉得枯燥无味、丧失信心,还会产生负重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空间,同时也应注意教师适当的引导。由于音乐内容具有不确定的特点,作品的音乐表现手法有不同,欣赏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活动也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类是由描绘性(造型性)音乐所引起的联想。如作品《图画展览会》、《动物狂欢节》等,此类音乐作品不是单纯的用模拟手法来描写景物,而往往是情景交融,故不仅应从景物的形象,更应从音乐情绪入手理解作品。一类是由情节性音乐所引起的联想。由于音乐与文学内容的联系,有些标题性音乐带有一定的情节,如《梁祝》、《天鹅湖》,对于这类音乐、应以文学、戏剧的题材内容以及乐曲的标题与文字说明为根据。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就成为连接音乐音响与情节内容的纽带。
第三类就是由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所引起的自由想象。这些音乐反映现实所采取的主要手段不是描绘性的,也不是情节性的,而是抒情性的。这以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较为代表,莫扎特作品素以抒情性、细致的感彩著称,《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他写下的十三首小夜曲中最喜欢的一首,第一主题开门见山,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随后是轻盈的舞步般旋律。第二乐章, 音乐开头乐队奏出简易、 动听如歌的主题,旋律温柔恬静,犹如轻舟荡漾,充满了绵绵情思。第三乐章,主题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充满了青春的活力。第四乐章主题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旋律明澈流丽,跳荡着无忧无虑的情感,象征着幸福完美的爱情。作者以音乐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抒发感情。学生则凭借音响的感知来展开音乐的想象活动,来体验作品所表现的感情。
(3)分清楚“听”音乐和“欣赏”音乐的不同
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通常需要声音作为交流的媒介。声音可以随意创造和重复,而情感则不能。作为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分清楚“听”音乐与“欣赏”音乐在本质上的区别。“欣赏”音乐是通过思想的积极思考来顿悟情感,是真正的介入音乐,摄取“意味”;而“听”音乐则有不同的动机,所以产生的效果也就不同。在商业街接踵而至的一家家商店里,此起彼伏的乐声成了不折不扣的噪音,所起的作用仅为吸引顾客、招徕生意,音乐的欣赏价值则无从谈起。因此,欣赏应是相应层次和水平的追求,是心灵的投入,是人生经验发生、发展和消失的观照。它带给人的是类如清风、流水、闪电、鸟语花香、思辨咏叹及情感喜怒哀乐的历程。
很多时候在音乐教师上课,不厌其烦地对作品的和声、调式、调性、对位配器进行分析,在没有征求学生意愿的前提下,把作品颠来倒去一遍遍地听,是在加深感受呢,还是在让学生麻木?我认为,这恰恰是我们在音乐教学中的误区。应该说,所有的作品都是可以细细品味的,但作品欣赏是纯属个人直觉的东西,个中很少有非此即彼的答案。音乐不象语文,可以归纳中心思想,可以提炼段落大意。要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师当然要深入钻研教材,对教材要充分理解,首先自己要融入情感,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进入角色,投入情感,可以有效地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通过教师自身情感的外露来感染、影响学生,产生共鸣效应。教学过程也会因为这种情感的力量而迅速发生质的变化。
一句话,教师如果在启发上做过多纠缠,带领学生无休止地研究作品的外在,而不去深入探究所表达的感情,或者仅限于作品表面的、肤浅的感情,成为教参的代言人,没有教师自己的感同身受,就会失之烦琐,这样的教学是会让学生产生怀疑并且厌倦的。
(4)情感驾驭,功夫在“诗外”
音乐的载体当然是声音,然音乐之中也不乏有无声之境。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就有“大音希声”的著名论点。所谓“大音希声”并非神思游离于乐曲之外,而是完全超越乐音规范,在聆听时直接繁衍出奇特的空间形象和情感体验。白居易的《琵琶行》也以“此时无声胜有声”阐述了作为欣赏者的他与琵琶女之间此时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相通。约翰.论文下载中心www.618jyw.com
凯奇的《4’33”》在音乐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很多人看来这样的音乐不算音乐,但这些无声的音乐中,表达者是在启发观众挖掘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样的感情虽然不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但必然比有音乐的时候更自由,更能发掘听众内心的丰富情感。
当然这样的启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于广博的涉猎和丰富的知识。能否从音乐中听出意味,成为作者的“知音”,需要相应的艺术修养。作为音乐教师,即使他有较扎实的音乐知识,如不具备文学、美学等方面的广博知识,那么他在完成从音符到情感的转换过程中无疑会受阻,他对音乐的理解就很难跳出“匠人”的窠臼而达到“人师”的层次水平。
如果我们学习一些艺术心理学的知识,就能在欣赏音乐时更有效地调动通感去进行综合想象、联想,对作品的景、情、意、境有深层的。如果我们学习一些艺术社会学知识,我们在欣赏作品时就能站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去鸟瞰作品的时代含义。如果我们学习一些学知识,在欣赏作品时我们就不会步入唯美主义的泥沼,从真善美三者的辨证统一中去挖掘美的深层意蕴。如果我们能学习一些美学知识,在分析作品是就能结合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多方面地感受作品魅力,如果我们能了解雕塑、建筑等姐妹艺术,我们在欣赏时就能触类旁通,无论是理解还是表述将会更加准确、形象、生动、鲜明。譬如,我们在欣赏民族器乐曲《春江花月夜》时,音乐除了展现了一副绝美的春、江、花、月、夜的图画之外,或许还会跳映出一个凭栏远眺的闺中女子的形象。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全方位地观察作品。同时教师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的感受、个人观点,再如我们在欣赏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时,在引子后面高亢、自由的“一道道的山来哟,一道道水……”这样的信天游风格,不仅仅使欣赏者产生兴奋激动的感受,还能让我捕捉到内敛的“甜到心里”的幸福感,这样,紧接着激动的快板“千家万户哎咳哟,把门开哎咳哟”就是藏不住的外露的幸福体会。我把这种个人感受告知学生,即得到学生广泛的喝彩。所以,教师的感受越鲜明、深刻,对学生唤起的情感共鸣就越强烈,这种共鸣会促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一种强大的感召力,促进学生在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良好发展。
三、结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师要有这样的胸怀,要认识到,在音乐欣赏中自己跟学生同样是接受着,教师愈是虚怀若谷,就愈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一千个观众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多少次演奏就有多少部作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音乐作品在反映情感时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要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允许学生欣赏时保留自己心目中的形象,不断地让学生发现新的情感,才能最大程度地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所有喜怒哀乐,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到我们的情感体验中来。
只是一个人的梦想,也只是一个人的命运,艺术家无论运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达,他都是要在所有人面前欢乐,也是要在所有人面前痛哭。艺术就是这样在情感里走向所有人,它可以把欢乐传递下去,也可以把悲伤感染给所有人。
让孩子拥有一颗善感的心,就可以成就我们具有完整人格的孩子,就可以成就孩子的美好未来!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