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习兴趣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更新时间:2024-02-10 点赞:7031 浏览:2269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农村初中学生为何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语文学习必须抓习惯的养成和兴趣的培养。如何培养农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①密切语文与生活的联系;②课堂上拓宽学生的视野;③各种活动的大力开展;④作文等写作活动的不断加强;⑤对本地人文知识的了摘自:学生论文www.618jyw.com
解;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渗透;⑦各种媒体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语文;兴趣;培养
1 农村初中学生为何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1.1 教育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语文教学围绕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而教学,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远离了学生生活的空间,使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发生了偏移,错误地认为语文学习是为了课本而学,为了教师而学,语文的应用性降低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疏远了,语文脱离了语言交际的本初功用与目的。
1.2 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育的功用是多方面的,它以培养学生的素养为出发点,重在训练学生的读说听写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鉴别欣赏的能力,陶冶情操,培养人格和价值观等。可如今考试制度的束缚使教师以教材为主,以书本为主,学生紧围书本转。以考纲为主,考什么学什么成了师生的共同目标,语文的审美情应用功能消失了。
1.3 单一僵固的教学形式。学生每天都在教室里耐心的听,写,练,教法的单一是生动形象的美文失去了光彩,学生已经与“书读百遍”结下了情缘,大量强化训练是学生敏感的思维僵化了。语文学习对他们已不再新鲜好奇,加之各学科之间的碰撞使他们已不堪重负,疲与应付尚且不及,那有时间再去漫游“快乐的书海”,品味快乐的文化大餐呢?
2 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要抓的两个方面:
习惯的养成:人们常说: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丰收,语文的学习更是如此。《康熙起居录》中对康熙的生活做了详细的记录,他每天的活动井然有序,从而是他有条不紊地做好一天的事,日积月累,他的知识储备和处世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与拓展,完成了一件件惊世骇俗的大事,成就了“千古一帝”。《朱子治家格言》中讲到了如何做人,做事,而习惯的培养是做事的前提和保障。
兴趣的培养:人们长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知和对事物的浓厚趣味,它激励人们不断进行格物,探求本源。牛顿好奇“苹果落地”,瓦特好奇“茶壶盖冒起”,霍金好奇“天体”,王选好奇“印刷技术”等,从而有了一个个突破。杨振宁讲“诺贝尔奖”的每一位获得者都是对该学科的浓厚兴趣而获得的。
3 如何培养农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1 密切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日常口语的训练,语文的学习是与生活密切相连的,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要及时的得以应用。如《长城》的雄伟,《春》的美好,《论语》的哲理等,可以相互探讨,共同分享,激扬文字。语文是交际的工具,书写是其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如信件,合同,诉状,广告,即席演讲等,这就要求将丰富的语文知识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应用多了,兴趣也就来了。

3.2 课堂上拓宽学生的视野。

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自主学习,探讨学习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大显身手,尽情发挥,积极的说,大胆的论,并学会品味,欣赏。语文是交流的语言,学生必须会讲能用。提倡大语文观,只要有人的地方都充满了语文知识,因而,我们要重视课堂但不拘泥于课堂,更不要被课本所束缚。“请把鼓励给他们吧!”白岩松说。对中外名著的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励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知道外国有雨果、莎士比亚,普希金、马克吐温等,中国有屈原、李白、苏轼、曹雪芹等。对文学发展史也应有些了解,不同的时代都孕育出了不同凡响的文学体裁,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美文佳作,它是文明灿烂的见证。

3.3 各种活动的大力开展。

所学知识同活动紧密结合,使语文的实用性进一步得以展示,并体味其中的乐趣。如在环保活动中让学生动手分类垃圾,珍爱动物,保护水土。踏春活动中走进子午岭,感悟生活,认识自然,了解家园,游后的作文训练是生活与知识的再次融合。劳动实践,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体味到劳动生活的艰难。升旗,读书活动,诗文朗读,文艺表演等使学生在表演中找到乐趣,拓宽知识。学习园地、板报、书画展中都需要一笔好字,这是书法展示的舞台。展览室,图书室是知识的海洋。总之,活动是学生能力的展示,在活动中增加知识,培养兴趣。

3.4 作文等写作活动的不断加强。

日记,新闻收看,征文活动,作文、周记,课堂随笔等都是写作训练的天地,教师要常抓不懈,使学生在点滴的积累中不断成长。作文训练要与自己的所见所闻,感悟相联系,重真情实感,让学生在写作中享受快乐,突显才干,表露真情。写作既是练笔,又是情感的宣泄,它让点滴的知识得到融汇,聚集,升华。

3.5 对乡土人文知识的了解。

通过对当地的人文知识的了解使学生产生浓厚的乡土情结,对故土的挚爱之情,增加语文的学习兴趣。如黄帝陵,子午岭调令关,罗川古城等了解当地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对当地风貌的了解使他们明白家乡的地形特征,土质矿藏,动植物分布等。对古代名人事迹的了解,如扶苏囚于阳周城,李自成大战湫头塬,赵邦清治理滕县,景清血溅京城等,使他们对家乡产生真情。古庙会,剪纸,唢呐等民间知识的了解增加乡土情结。对家谱,校史等的了解使他们知道先辈创业之历程,进而增加自己的归属感,并不断激励学生奋进的决心和信心。

3.6 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渗透。

语文和政史地本是一家,它们之间相互融合贯通,不可分割,相互补充又相互影响,大语文应是他们的组合交融。《史记》是文学,也是政治,又是历史,亦含地理知识,它是各科的组合,语文一定要和其他学科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加强文理科之间的联系,如果没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就看不懂古籍,对古代的工艺制作,机械制造,天体运行等就会一知半解。如古代的天灯,弓弩,的制造,天体的运行,地动仪的原理等都无法知晓,因而,各科的学习都必须学好语文,多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7 各种媒体的推广应用。

影视,电脑,媒体课,校园广播,小记者等形式多样的现代化教学对学生有莫大的吸引力。学校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多渠道帮助学生汲取知识。让学生学会网络学习,使学生应和时代的节拍,密切人与知识之间的沟通渠道。同时,在播音,录象,剪辑,制作等活动中让学生学到了更多知识,了解到了许多新技术,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总之,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大力培养农村学生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语文教学才会有灿烂的明天。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