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林黛玉林黛玉悲剧人生

更新时间:2024-02-04 点赞:20560 浏览:9348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红楼梦》描写了一个“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大悲剧,文章塑造了众多悲剧女性形象。林黛玉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其悲剧结局的原由可从她的悲剧性心理探寻。
黛玉的身世和生活环境造就她的特殊心理。黛玉的母亲贾敏原是贾府的千金,是贾母最为疼爱的小女儿,可见出身娇贵;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前科探花,“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从这等出身来看,黛玉家境虽不可与贾府相提并论,却也该十分殷实富裕。而且他们膝下无子,唯有黛玉一个女儿,视她为珍宝,定是宠爱备至。“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由此可见,黛玉也该是一位有一定学识、贤淑、具有大家风范的贵族小姐,过着自由、舒逸的生活。正是这种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形成了她自然率直的个性。只可惜,她家道中落,父母过早逝世,又无兄弟姊妹,因而无所依傍无所扶持,不得不被外祖母家“收养”了去。脂砚斋评说“(收养)二字触目,凄凉之至”。黛玉的身份由主人变成了客人,由林府自家的小家庭生活变成了贾府整个大家族的生活。这种身份和环境的转变势必会使她年幼的心里感觉恐惧和拘谨。她虽源于:党校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得到贾母的万般呵护,却又怎么比得在自己家中自由,更何况是贾府这般等级森严、感情冷淡的封建大家族中。“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一段黛玉初到贾府的心理描写为她日后在贾府遭遇的一切所处的心理状态奠定了基调。
她孤独寂寞又超凡脱俗。黛玉自幼失去父母至亲,孤苦无依,这种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的生活处境造成了她内心深处的孤独感,让她十分思念往日的生活。所以,她见到土仪便潸然泪下,感慨自己的孤独。这样的心境就使得她不易亲近他人,也不易让他人接近。黛玉的生活环境也是孤寂的。她像是大观园中的一位隐者,居住在有一片“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竹林的馆里。她不问世俗,不热衷于追逐现实利益;她有着独到的审美情趣,向往精神上的自由与洒脱。却也因此,她自然也就得不到现实社会和世俗礼法的承认,使得她被社会所孤立,被生活所抛弃,最终导致她的人生悲剧。
她敏感多疑又多愁善感。宝黛爱情之间最大的障碍便是宝钗。宝钗自一入贾府,凭着良好的交际能力,在众人心目之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而后又以“金玉良缘”之说介入宝黛爱情,为这段纯真的爱情投下了阴影。黛玉也敏感地感觉到了这方面带来的威胁。黛玉寄心于宝玉,然而多疑的心理又使之不肯轻易相信宝玉;而宝玉也有心于她,碍于种种关系或原因,无法表白,二人就这样都将真情收起来,每每用假意试来试去,真挚的感情被不断的争吵所破坏。黛玉敏感多疑的心理,使得她与宝玉的爱情尤为不稳定,原本外界已存在诸多不利于他们爱情发展的障碍物,他们自身的相互猜疑又徒增了一层障碍。最后只落得悲剧收场。再加上黛玉寄情于宝玉,却苦叹父母双无,将来连个替她做主的人都没有,如何能够成全这段感情,也为自己前途未卜的命运而担忧。日子一久便形成了她十分多愁善感的心理。黛玉的人生悲剧主要体现在她的爱情悲剧中。敏感多疑和多愁善感的心理直接影响了她与宝玉的爱情。抑郁寡欢的心理形成了她悲观的人生态度,最终落得“红消香断有谁怜”的结局。她的一生是伤感的,相对于她的爱情渺茫而终,我们更加感叹她如花般美丽生命的逝去。
她体质柔弱又心理脆弱。在黛玉未正式出场前,读者便从贾雨村口中得她自幼“怯弱”的体质,吃药如家常便饭一般。体弱多病的体质,也使之无法长期承受沉重的心理压力。此后,她的不幸遭遇,父母早逝、寄养身份,以及与宝玉飘渺的爱情都成了她身体每况愈下的原因。而她与宝玉的爱情是她最大的心事,种种的不如意,心事变成心结,久久不得解脱。这无疑又加重了她原本脆弱身体的负荷,可谓是雪上加霜。她整日自怨自艾,以泪洗面。“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黛玉最终落得个“泪尽人亡”的下场。黛玉与生俱来的疾病与她苦闷的心理相互作用,当她全部的精神寄托崩溃时,便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黛玉的心理弱势,注定了她的人生悲剧。也可以说黛玉的人生悲剧归因于她的思想悲剧。她摒弃世俗,有着崇高的精神追求,不食人间烟火,却严重脱离了现实。归根结底,她的思想与当时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迥然相异才是造成她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她的反抗也只是局限在精神领域,她并无能力和条件冲破封建礼教的规范,只是无济于事地拼死抵抗,枉送了性命。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