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问了岂能“——问了之”生成性追问

更新时间:2024-02-06 点赞:21922 浏览:9693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课堂,少不了提问. 课堂提问是紧扣教学重难点而设计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启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基本方法. 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问是思考问题的起点,有了问题,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其积极地参与课堂. 有“问”才有“答”,提问与回答一直是数学课堂教学对话交流的主要交流途径,因此,提问的质量与时机直接决定着课堂目标的达成与教学效益的提高. 课堂提问分为“预设性提问”和“生成性追问”两种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当源于:论文 范文www.618jyw.com
学生完成了预设性提问,教师的预定目标已经达成,对这个问题是否可以“一问了之”就进入下一个问题?有必要追问吗?又该在什么时候去追问呢?

一、生成性追问的必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楠教授曾经说过:“课堂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的行程.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无论老师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意外”,这也是课堂蕴含丰富的生成性之所在.
因此,数学教学应该是“活”的教学,不能拘泥于课本、教案,更不能拘泥于预定的答案,而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的过程. 在课堂中,要注意两点:一是当学生回答预设性问题时,教师应转换角度或铺设台阶再次提问,使学生能够顺利解决预设性问题;二是预设性问题得到解决后,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问题的本质而进行“由高到低”的发问. 做到这些不仅需要老师的预见能力,还需要智慧. 有效的生成性追问源于正确的教学理念、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灵活的教学机智. 应该说,它是课前精心设计与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机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巧妙设计生成性追问,抓住追问时机,运用追问策略,让生成性追问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平台,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把握课堂中生成性追问的时机

1. 当学生思考不够全面时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由于受诸多条件的制约,学生的思考往往不够全面,这是正常现象,如果教师不能把学生生成的“不全面的资源”加以利用,那将是一种浪费. 因此,当学生面对预设性提问思考不够全面时,教师应该通过生成性追问,以开拓学生思维
案例1 在学习“勾股定理”后,出示问题: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6和8,求第三边的长.
生1:第三边为10.
教师:6,8一定是直角边吗?
生2: 6一定是直角边,8也可以是斜边.
【说明】 在本例中,教师通过追问,使学生明确了使用勾股定理的前提是必须知道哪个角是直角,为今后学习需要分类讨论的直角三角形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当学生思维出现错误时

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预设时应有所预料,并充分考虑到解决措施. 当学生在解决预设性问题时出现了错误,教师应通过生成性追问,帮助其纠正错误.
案例2 在学习“菱形”后,出示问题:
对于一个四边形ABCD,满足什么条件,能得到它是菱形?
A. 对角线互相垂直 B. 对角线相等
C. 有一组邻边相等 D.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生1:A.
师: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吗?
生1: 不一定,我想出来一个图形
师:请这名同学上黑板画出来.
(这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了一条对角线垂直的梯形)
师追问:同学们想一下,为什么A不对呢?
生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而题目仅仅是四边形,所以应选D.
【说明】 在本例中,教师没有因为学生简单的错误而加以责备,也没有马上叫他人回答,而是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再思考,画出反例图形,及时进行追问,将题目与菱形的定义、判定联系起来,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凸显了数学问题的本质.
当学生思维遇到障碍,面对预设性提问不能展开思考,无从下手时,教师应通过生成性追问,给学生以疏导,令其打开思路.
案例3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 = 3,AD = 4,点P在AD上,PE⊥AC于E,PF⊥BD于F,则PE + PF等于( ).
生1:我想分别求出PE和PF,可是一时求不出来.
师:这一方法很有难度,能否换个角度呢?
生2:是否可以把PE + PF看作一个整体来求?
师:如果把它看作一个整体,又该用什么方法呢?
环节虽然可以预设,但是它就像一部没有画上句号的手稿,它一直在自我完善、自我纠正的动态发展之中,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所有的细节,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的意外生成,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适时追问、只有这样,师生才会释放出生命的活力,闪耀出智慧的光芒,数学课堂才会散发出更多的魅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