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读出读出语文味

更新时间:2024-03-29 点赞:12596 浏览:5609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苏教版语文书的扉页赫然昭示着:“吟哦讽诵而后得之”。的确,语文的精华在字句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而学生要想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语文的这些魅力,增强对于美的感受力,朗读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近些年来,朗读却如秋日黄叶日渐凋落,一堂课几乎没有朗读或是仅仅为读而读、走个过场便罢,语文的课堂听到的多是对于文章过多的分析讲解。对于文章内容的挖掘与思索固然是重要的,但缺失了朗读,普通话的规范美、因人而异的音色美、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节奏美,起伏错落的音乐美,韵律平仄的格律美、优美或壮美的内容美……何处去寻?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何处去寻?
那么,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该怎样加强朗读训练,还课堂鲜活,让语文的味道逐步浓郁起来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以精彩的泛读激活朗读

精彩的泛读可以引领学生走入情景,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更可以让学生感受朗读本身的魅力从而喜欢朗读。
梁实秋先生在《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一文中谈老师上课的情景:“徐先生介绍作品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丝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很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已经理会原文意义的一半了。”朗读的魅力可见一斑。
在一次全国名师课堂观摩活动中,听北师大附中程翔老师上李白的《将进酒》,程翔老师声情并茂,豪迈高亢的泛读,不仅感染在座的每一位学生,整个会场听课的教师一片静谧,也都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听着他的朗读,我忽然有种错觉,仿佛诗仙近在身畔,与友人名士把盏对酒,慷慨豪迈的形象印入脑中,无法忘怀。在这样的朗读中,学生对诗意本身的理解只在自然之中,更主要的是身心愉悦,从而增强对于语文的兴趣。

二、以巧妙的指导成就朗读

巧妙的指导学生,使他们的朗读水平逐步提高,便会在平时的训练中找到成功朗读的成就感,从而更有朗读的和兴趣。
我们应该让学生吐字发音,要尽量做到正确、清楚、规范。理解内容的指导,要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意图、人物性格等,引领学生找准作品基调、作家风格,从而更好地朗读。
教学《阿里山纪行》一文时,读“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一句,强调学生应抓住两个“这么”重读,学生练读以后把曲径幽路下的青苔的密、厚,绘声绘色地传达给大家时,他自己也有了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喜悦感多次的强化,你慢慢会发现李白的豪放、杜甫的老迈、白居易的沉郁都会在你的课堂表现的淋漓尽致,朗朗的读书声里定会别有一番意趣。而这样的效果是离不开巧妙的指导的。

三、以适当的评价提升朗读

在朗读过程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可以调动师、生多元参与评价,用欣赏的眼光,及时抓住闪光点。同时,不泛泛而论“读得太好了”之类的话,也不是生硬的批评,而是要有针对性的独到点评,在肯定同时继续提高要求,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七颗》一文中写到了生病的母亲和小女孩互让水的感人情节,一位朗读功底比较扎实的学生主动要求起来朗读,可是声音过于高亢,不符合人物当时的身体情况,我就面带笑容当堂评价道:“你的朗读功底很好,让老师怎么听都不觉得你是一位生病口渴,奄奄一息的‘母亲’,你能再读一遍吗?”在同学们一阵善意的笑声过后,她又重读了一遍,赢的了同学们以及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我想类似这样的评价对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升有很大作用的。
“读”终究是一项个性化的活动,是领会、是内化、是探索,是必须由本人亲自完成的操练,要让朗读者自己朗读。没有学生大量的、经常的练读,教师的任何泛读、指导、评价将难以奏效。为了避免单调和枯燥,丰富多变的朗读方法能给学生持久的吸引,
我们平时采用朗读形式可能有很多种,如:速读,默读,齐读,小组读,个人读、男女生读、配乐配画读等等;针对不同的内容还可以巧妙出奇的朗读。

1.以诗入文的读法

诗歌具有句式工整,讲求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内容在于概括性地表现诗人在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思想感情。从这点出发,我们可以将课文改成诗歌的形式,并把自己对文章深刻思想感情的把握融入其中,以达到突现文章主题,便于朗读的效果
如我在教《行道树》这一篇赞美“行道树”无私奉献精神的散文时,将其改成诗歌《奉献》:《奉献》合:我们是一列不起眼的行道树。甲:城市需要我来迎接太阳。乙:行人需要我撑起绿阴。丙:居民需要我制造新鲜的空气。合:这个社会需要我们这样一群行道树。甲:为此,我离开了原始森林的同伴,离开了晶莹的晨露,离开了凉凉的云彩。乙:为此,一身的烟尘将我装扮。丙:为此,我成了无人在意的悲凉点缀。合:我们是痛苦的,整日在寂寥的街道旁苦熬。甲:瞧,那是什么?乙:那是彩霞在飘。甲:瞧,那又是什么?丙:那是小孩贪婪的呼吸。合:啊!那就是我们的自豪。我们有忧愁,我们也有快乐。我们为这神圣的事业而快乐!
通过变形,紧紧扣住行道树的事业:“制造新鲜的氧气”、“迎接明天的太阳”、“撑起乘凉的绿荫”,并突出它在事业中享受的快乐——“看飘飞彩霞的美丽”、“体味小孩呼吸的贪婪”与它为事业奉献所承受的痛苦——“离开晶莹的晨露”、“离开森林的同伴”、“忍受烟尘的装扮”、“忍受寂寥的苦熬”这一组对比,造成一种直觉的反差效果,自然地把“行道树在恶劣的环境下仍然坚守自己岗位,无私奉献”这一主题突现在学生眼前,然后组织学生朗诵诗歌,学生清晰地感受到行道树的这份事业的“神圣”。

2.具有浓厚的方言色彩的文本,尝试用方言读,寻找共鸣

教材中有些篇目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用普通话很难读出其中的韵味,不妨让学生尝试用方言去读。
如教学《端午的鸭蛋》一文,写吃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造型式的语言生动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快感,一个“吱”字就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这时,我尝试让学生用吴地方言来读江苏高邮的咸鸭蛋的“吱”字,别提有多带劲了!再如《台阶》一文中的“凹凼”“硌”、“唿嗒”等词句,学生用吴地方言朗读,亲切、易懂。又如《吆喝》一文,通篇像“馄饨喂——开锅!”,“硬面——饽饽”,“至今我还记得一个乞丐叫得多么凄厉动人。他几乎全部用颤音。先挑高了嗓子喊‘行好的——老爷——太(哎)太’,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才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等处,用方言把北京街头各种人的叫卖、吆喝一一读来,学生乐此不疲。进而又你一句、我一句,翻找出更多鲜活的生活中的素材:从“磨剪刀来擦薄刀”到最有我们本地特色的“吧啦哒一跤,跌出一个紫得嘞块”,读出了浓厚兴致,学生自然乐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情节性强、人物个性鲜明的文章,以剧本的形式进入角色读

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一文时,我让学生对文章特别是任务语言部分进源于:论文封面www.618jyw.com
行简要修改成类似剧本的形式,给他们充足的时间练读,然后进行演读,学生读得惟妙惟肖,学白胜的同学居然唱起了山林小曲,效果相当明显:杨志的谨慎严厉,军吏们的抱怨不满,吴用等人的机智敏捷,白胜的机灵等,无不在学生的角色朗读中呼之欲出。而调动了视听触觉各种感官的学生,对这篇课文再难忘怀。
同样的方法还适用于《变色龙》、《皇帝的新装》这些人物个性鲜明,剧情较强的课文。
这样,在朗读教学中不断创新,变化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减轻疲乏感,产生意想不到的奇效!
有学者指出:“不读是语文的百病之源。”新版语文课程标准高瞻远瞩,为朗读正名,彰显其地位,强调其作用,实为教、学语文的师、生之乐事。愿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了朗读的浸润而更活色生香,愿我们的学生在琅琅书声中丰富情感、涵养德行、完善自我。在一片书声朗朗中读出语文味。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