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浅谈低年级计算能力培养学术

更新时间:2024-04-22 点赞:13686 浏览:5826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我国教育改革正在全国深入地向前发展,站在改革前列的教师,不仅要更新观念,调适角色,还必须习得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掌握一整套新的教学技能和技巧。我是一线的数学教师,从多年的经验来看,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中,要从最基础的口算抓起,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改掉粗心的毛病。同时,数学课堂教学一定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中,要让“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落实到实处,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主体的一种自主行为,而数学又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所以数学的学习更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所学的知识才能得以深入理解和有效地吸收。
【关键词】 计算能力 练习效率 培养能力 良好习惯
1 重视让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
认数是计算的前提基础,反过来,计算可以加深对数概念的认识。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概念和计算方法,不能离开学生的亲手操作,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从本学期一开始,我特别重视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去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在教学“10以内的加法”时,我设计了和是9、8、7、6等的加法算式卡片,没有顺序地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把卡片贴在对应的和下面,同学们争先恐后要上台完成。通过练习,学生给每个算式找到了“家”,学生有了成就感,学习兴趣很浓,愿意继续学。于是安排了一个作业——找规律。学生完成地可认真了。如:8+1、7+2、6+3、5+4、4+5、3+6、2+7、1+8,每个算式的第一个数字每次少一,而第二个加数每次又多一,好奇怪啊。激起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2 从生活实际引出计算教学,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理解算理主要靠激发学生要算、想算、怎么算的意识。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呢?要想会算而且算得快、算得好,理解算理是教学的关键。如何理解呢?那就是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例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首先,在引入环节设置情境。我选了学生喜欢的《西游记》中孙悟空和猪八戒摘桃子的故事。话说唐僧师徒西行途中,又饥又渴,唐僧命悟空和八戒找吃的,不一会儿,悟空找来9个桃子,八戒摘了8个桃子,他俩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小朋友你能帮唐僧师徒算一算吗?学生一听很高兴,都愿意帮着算。在学生考虑了一会儿后,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桃子吗?这时学生就会深入思考该怎么办,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发现了,即从八戒摘的中拿出一个放在悟空那儿,悟空手中的桃子就凑成十,加八戒手中剩下的7个就是17个;或者从悟空手中拿出两个放到八戒手中,八戒就能凑成十,加悟空剩下的7个就是17个。学生从动手操作中,很快并且很直观地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而理解算理更有益的地方还在于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进位加法时能够进行知识间的迁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算理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增强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 从实际出发选择练习形式,提高课堂练习效率
在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数的概念,领会计算方法以后,还必须通过及时的、充分的练习,逐步形成熟练的计算能力。为了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而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我十分注意选择练习形式,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同时又便于教师及时检查。除了采用集体视算、听算之外,还改进了过去教师出几张卡片选几个同学口答的练习形式,要求学生制作1~20的数字卡片,要学生在课余时间玩数字游戏,两人的数字合起来是多少?相减又是多少?在玩中学习,在娱乐中进步。既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又增加了数学知识。这种练习形式很受学生欢迎,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四边形时,播放美丽的校园录像,让学生欣赏,然后让学生说出图中的各种图形。因为他们对录像感兴趣,所以发言非常积极。平时教学中,我与学生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在课堂上发言要有序,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要等到别人说完了再说,不在课堂上说与课堂无关的话题,鼓励学生多问、多说,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等。我想,一个形式上有秩序而内容上突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我想要的真正的课堂。
4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一定要先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错误,而这些错误并不是学生不会计算,也不是学生不懂算理,而是因为不良的计算习惯造成的。这表现为:抄错数、看错符号等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只有写对写好才是计算正确的前提。其次,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也就是要看清题目要求,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去解题,以免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这里还要重视提醒学生做题时要看清运算符号和数字,以免出现因为看错题目而算错的现象。最后,要培养学生检查的良好习惯,检查的习惯不能说说而已,要教会学生检查的方法,只有会检查才能去检查。不管是哪种良好的计算习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教师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坚持不懈,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
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靠教师的精心设计、认真指导、形式多样的练习和良好的习惯相结合才能得到提高和发展,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江南.论开放教育下的教师角色[J].内蒙古电大学刊
2 严先元编著.教师怎样进行校本研修.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8
3 申继亮等.教师素质论纲.北京:华艺出版社,1999
4 陈振华.为什么不会做教摘自:毕业论文文献格式www.618jyw.com
师了.人民教育,2004(1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