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开放性如何体现小学科学课程开放性电大

更新时间:2024-02-06 点赞:29547 浏览:13335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提倡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加强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与整合”。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从上述几方面入手,努力体现其开放性,以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开放学习内容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设计和技术四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尝试解释各种各样跟科学有关的现实生活情景为背景的问题及现象”。小学科学课程的知识涵盖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自然科学知识,又有人文科学知识;既有理论阐述,又有事实论证;既有对人类已知科学领域的介绍,也有对人类未知世界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与现实的科学知识相比,科学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显得比较浅显、单一、侧重于理论性。为了使学生学到更深刻、更丰富、富有实践性的科学知识,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拓展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内容。
例如,教学《肥沃的土壤》(凤凰国标教材三年级下册)后,在学生已知道什么是腐殖质、腐殖质的多少影响土壤的肥力后,我们可以布置学生自己回家用含腐殖质的土壤试种一盆植物。引导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好观察日记。如发现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两个月后,再安排他们把自己种植的植物带到学校来,比较植物生长情况,交流种植经验,总结其中得失。这样做,不仅使学生通过对植物生长情况进一步懂得了腐殖质的多少影响土壤的肥力的道理,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二、开放活动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局限于课堂内,以师传生受的形式进行。教师虽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这样的教学,学生得到的只是有限的、枯燥的书本知识。《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情感”。所以,在新课改形势下的科学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在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鼓励他们在探究性学习中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笔记录。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大自然,实现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机联系,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凤凰国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知道大自然中生活着种类繁多的生命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体会探索的乐趣,意识到生命的宝贵。教学时,笔者把学生带到校园里,引导他们在花圃里、水池中、大树上甚至天空中寻找各种有生命的物体。活动中,孩子们都满怀着浓厚的兴趣,表现异常活跃。教学效果远远优于局限于教室内的照本宣科。这一活动,让学生获得了关于动物和植物的亲身感受,懂得源于:标准论文www.618jyw.com
了要珍爱生命的道理,其实践能力也得到有效培养。
正如《新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通过课外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

三、开放课外练习

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单纯的科学课堂教学并不能真正使书本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外化为他们的行动。因此,教师在精心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还应认真设计课外练习,使学生在完成这些练习的过程中消化、吸收书本知识,真正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科学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又与其他学科有着天然的联系。学生验证、运用这些知识,就必须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来进行,就必然要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科学的许多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就成为学生的‘现实’”。所以,教师一定要在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或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或联系其他学科知识,精心设计课外练习。
《看月亮》(凤凰国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月亮的观察,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培养他们连续观察的能力和做好记录的能力;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执著的态度。教材要求学生课后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认真观察月亮,发现、归纳月亮的变化规律,尤其要记下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等出现的农历时间。笔者布置学生在完成上述作业的基础上,联系语文教材《望月》(苏教版语文第十册),感受满月那皎洁的光辉吐洒在大地上,带给人们的朦胧之美、静谧之美。这样做,不仅有效实现了教学目标,还促进了学生对语文相关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开放学习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出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
1.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往的学生学业评价只是任课教师一个人的事。这样的评价显然不够客观、全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应开放评价的主体——对学生科学学习情况的评价,应由任课教师协同同班同学、家长甚至社区工作人员来共同进行。
2.评价内容全面化。对学生科学学习情况的评价内容,不能只限于他们学习、运用书本知识的情况,还要包括其学习、运用课外科学知识的情况;不能只限于他们的学习结果,还要包括其学习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状况。
3.评价方式多样化。科学课程的评价方式,应做到“三结合”:平时考查与期末考查相结合,问卷考查与行为表现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从确定学习内容、选择教学方式、设计课外练习、实施学业评价几方面入手,充分体现其开放性,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科学自主探究能力,并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