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雕细镂披沙拣金精雕细镂

更新时间:2024-03-23 点赞:4425 浏览:1324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材料题,改造,关联性,学情
[]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5—0056—03
材料题是近年来考试和作业训练的常见题型,通过文字、图片、表格等形式呈现,以此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图文转换、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理论联系实际等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作业、考试的兴趣。编写材料题并不是一件难事,但要编写出有质量的材料题则不容易,要投入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而笔者多年的教学发现,许多书本上或其他资料上的材料题,经过适当加工改造利用,同样能焕发出无限的魅力。
要改造一道材料题,首先要确定选择的材料题是否有改造价值。所谓有改造价值,就是要符合教学考查的目标,体现课文内容和教学的重点及主干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对材料题进行改造。

一、材料的改造

1.如何修改增减材料

原题: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1)材料说明了我国古代经济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2)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不足分析:题目中有些词太生癖,需要作出解释;第(2)问没有材料作铺垫,只能反映学生机械记忆水平。
新的改变:在原材料“仰”“吴中”“根柢”三词后面分别作注解;再增加右边两幅相关联的图,并将第(2)设问作适当改进,与两幅图联系起来。
改后题目: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依赖)东南财赋,而吴中(现江苏南部)又为东南根柢(树根)。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1)材料说明了我国古代经济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2)根据下面两幅图,说说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所起作用:注释生癖的词,以减少学生阅读障碍;增加图片材料并稍改设问,提高了材料与设问两者的关联度,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避免了死记硬背的现象,并使材料显得更为生动。

2.如何改变材料的呈现形式

原题:阅读“1957~1980年中国农业等基本建设投资的分配表”。该表数据变化主要反映了
A.国民经济比例关系逐渐趋于合理
B.国家逐渐减少对农业、轻工业投资
C.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重工业投资
D.人民生活水平随投资增长大大改善
答案:A
不足之处:此表数字多,增加了学生的阅读负担;数字变化不直观,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新的改变:减少表格中部分项目(如工业、建筑业),并将表格转化成折线图。
改后题目:阅读“1957—1980年中国农业等基本建设投资的分配图”。该图折线变化主要反映了
A.国民经济比例关系逐渐趋于合理
B.国家逐渐减少对农业、轻工业投资
C.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重工业投资
D.人民生活水平随投资增长大大改善
所起作用:根据知识点和学生认知情况,删除掉一些无用或无关紧要的信息,以折线图出现直观明了、容易理解。本题主要是要学生发现重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工业中重工业与轻工业等的比例关系由失调走向合理——重工业比重得到降低,所以“工业”这个总数和建筑业等显得不太重要。同时,也强化了材料的典型性,有利于提高试题检测的目的性。

二、设问的改造

原题:下面两幅图是欧洲人不同时期认识的世界范围。
问:(1)比较上面两幅地图,它们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不足之处:设问过于宽泛,难度太大,学生难以回答完整。
新的改变:降低难度,增加梯度,将设问具体化,切口小,指向明确,并改变设问的形式。
改后题目:下面两幅图是欧洲人不同时期认识的世界范围。(见上图)
(1)从认识范围上来看,后一幅图多了哪些洲和洋?
(2)欧洲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会发生什么变化?
(3)对于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下列三种不同的答案,请选择其中的一种,并讲出理由。
A.工业革命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新航路开辟 D.指南针传入欧洲
所起的作用:从新题目(1)(2)题来看,由易到难,有梯度;设问指向性也明确。而原设问“它们有什么不同?”多数学生往往答成“范围更大了”,不会指出增多了哪些洲和洋,更不会想到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新题目第(3)题,通过选择题的形式,把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都列出来了,题肢中有“新航路开辟”的提示,学生可能会从时间上去思考论证理由:1420年(15世纪)至1620年(16世纪),正是新航路开辟的时间区域,既降低了题目难度,也有利于考查学生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否则,学生很容易答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三、材料和设问的同时改造

原题:读下列两幅图片,并根据所学的知识,简要评述工业革命的后果。
不足之处:第一,题目本身表述有些问题:讲“后果”有贬义之嫌,改为“结果”恰当;第二,题目问得太大,太宽泛,没有梯度,图片材料所蕴含的信息难以充分利用;第三,第三幅图片用意不太明确:是指工业革命后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大了呢,还是讲工业革命给社会造成了两极分化?抑或是社会出现了两个新兴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是三者兼而有之?令人费解。
新的改变:既要换材料,又要改设问。首先采用“冒烟的新机车和新工厂”的图片取代原题第三幅图,其他不变。其次,将原来一个大设问改为具体的小设问。
改后题目:根据下面三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革命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上述图片反映工业革命哪一阶段的情况?请讲出至少两点理由。
(3)上述图片体现工业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这些影响对我们有何启示?
参:(1)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
(2)早期阶段或第一阶段;理由:①时间符合,在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期间;②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劳动效率提高,经济发展迅速;③主要出现棉纺织业和冶铁业等;④新的机车投入使用等。
(3)积极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效率明显提高;促进了经济发展;消极影响:带来了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
(4)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②我们要重视科技创新;③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所起作用:重新设置的问题作用明显:(1)层次分明,难易有梯度;(2)主干知识得到彰显,如:工业革命主要特征、两个阶段、主要部门、影响、启示等;(3)请讲出所处阶段的“理由”问得最可贵,这里增大了学生思维含量,促进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解读信息能力的提高。(4)“对我们有何启示?”这一问,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次升华,达到以史为鉴、启发未来的目的。
综上所述,当确定一道材料题有改造的价值后,把它利用改造好,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把材料与设问联系起来观察分析。设问要有材料所依,材料要为设问服务,提高双方的关联性。其中,设问所涉及的知识更为重要,如果它是教科书的主干知识,就要保留,千方百计地去改造材料,反之,就改设问。源于:论文提纲格式www.618jyw.com
第二,材料的语言要简洁。尽量用图片或图表来替代文字,它可以使材料直观明确、新颖活泼,增加学生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有时,图片也有指向不明情况,需要我们在下方加注一些文字。第三,所增补的材料或设问要尽量体现新近发生的事物或新研究的公认的学术成果。第四,所改造的材料或设问要符合学情。既不是越浅显越好,也不是愈难理解愈佳,而是要符合所教或所用的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文字史料要尽量避开抽象深奥、晦涩难懂的史料,以减少学生的阅读量。第

五、材料题的设问形式可多种多样,直问、填空、选择、连线等形式均可使用。

改造好材料题,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需反复思考、多次打磨,多研究好题,多改造差题,多听取同事和学生的意见。
[作者简介]徐淑章,男,1961年生,浙江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教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全骜颉]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