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26 点赞:13520 浏览:5005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是两者结合的理论基础,两者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具体,对象更为主体化。要使两者结合,就要从思想上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在内容上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框架;在队伍方面,整合相关的力量;采用多种方法有效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
[] 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4—0035—0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健全个性。目前,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健康讲座以及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已成为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实际的效果并不太理想,大学生当中仍然存在不少心理问题,甚至事件也屡有发生,现实中的一些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目标不明确,游手好闲,感到日子空虚无聊,经常迟到旷课,不少学生经常泡在网吧。据有关同学反映,开设的心理课程内容重复空洞,流于形式,并且,目前大部分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已出现问题学生的矫正与治疗方面,而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发展。这种现象就违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偏离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解决的思路。
1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可行性

1.1 从实践方面,结合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但是大学生众多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目标,正是由于进入大学后所面临的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原来支持自己考上大学的目标实现后,导致大学生出现目标的缺失期,一旦人生缺少了目标,大部分学生就开始放纵自己,沉迷于网络,再加上报考专业时缺乏对自己和专业的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所学的专业并不适合自己,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容易出现消极对待学业的状况,引起生活无意义感的强烈体验,抑郁、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就会出现。况且,大学与高中截然不同之处在于高中阶段是一个整齐划一的、有共同目标和良好学习环境的被动学习时期,而大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独自查找和收集相关学习资料的主动学习时期,这是进入社会后准备不断自我学习之前的演练,因此大学阶段对学生今后的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在大学阶段主动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往往会影响到整个大学生活甚至将来潜力和能力的发展。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虽然也在实施之中,但是并没有起到有效的效果,并没有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因此,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寻找到个人生活的动力。通过两者的结合,使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更能有针对性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1.2 从理论方面,结合具有可行性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既不属于隶属关系,也不属于并列关系,而是属于交叉关系,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正是它们结合的条件和基础。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目标相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都是帮助学生解决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优化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健全个性,帮助成长中的大学生心理成熟,防治心理疾病,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让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成功地与人交往,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把握有正确的心态,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等,这些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从微观层面可以概括为“自我追寻”、“体察环境”、“目标引领”、“魅力人格”、“挫折磨练”,这些目标能很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其中,“自我追寻”指的是在生命的成长历程中发现和追寻本我,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认识自我相一致:“体察环境”主要是关摘自:学士论文www.618jyw.com
于个人和外在环境的关系,这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学生正视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选择适己适情的生活方式,学会关注周围的环境,并在不断“自我追寻”的过程中顺应或改造环境;“目标引领”指人生的意义取决于正确目标的选择,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树立奋斗目标;“魅力人格”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健全个性一致;“挫折磨练”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相一致。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认为,生涯规划概念的演变历程是生涯规划逐步迈入心理健康视野的历程,也是生涯规划的理念与当代心理健康观日趋吻合的历程。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大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是大学生价值观的体现,是大学生在不断地思考“我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等等。这些是大学生在确定自己的目标前不断思考的问题,一旦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目标确定以后,它将会指导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同时,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也是大学生对人生不断认识的过程,随着完成不同阶段的规划任务,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也逐渐趋于稳定。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大学生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确定他们的职业生涯目标,有了目标,学生才有动力,才不致于迷失方向,才能使学生的学习不盲目乱撞,使学生在面对人生的各种选择时能够做出有利于自己职业生涯目标的选择;同时,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即使遇到困难,也能使学生坚定意志,克服困难,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摘自:毕业论文范例www.618jyw.com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体化为层次递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分析我是谁、我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除此以外,还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与就业环境,指导学生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路线以及为实现职业目标所要进行的相关培训方案和能力提高策略。因此,围绕以上内容,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阶段,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
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途径
从我国高校现有的现状来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3.1 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确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地位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已得到普及,但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得到开展,没有引起大部分高校的重视。虽然有些高校认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但是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展,没有把它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项内容来抓。高校有关部门应该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可操作性途径,使大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下,解决其心理困惑,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各个高校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只有思想上引起重视,才能付诸于实际行动中。

3.2 内容上的整合

众所周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有:普及心理科学知识教育、自我认知教育、情绪稳定教育、意志品质教育、个性健全教育、人际交往教育以及积极适应教育,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四个环节(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职业生涯规划探索、职业生涯规划策略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行动)以及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初步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框架,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机渗透和同步发展。
具体而言,大一阶段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探索方面存在目标的缺失、自我了解的不足、不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等,围绕这些问题,应该开展入学适应教育、自我探索教育以及专业教育,通过这些教育使大一的学生找到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方式,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大学阶段的责任,引导他们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就业方向以及发展前景,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去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大二、大三着重于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职业个性的优化、职业价值观的确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自身的特点,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通过职业实践发现自己适合做什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优化心理素质;大四主要开展就业指导,广泛宣传就业政策、提供就业信息,进行求职前的培训以及转变角色,及时疏导就业中的不良心态,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以积极开朗的心态迎接挑战。

3.3 队伍的整合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单纯靠某一门课或某一类教师所能完成的,而是依靠全体教师共同合作、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等形式,帮助学生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生涯规划方案的过程。因此,应该整合学校所有的力量,共同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具体而言,首先,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原有心理咨询室的功能,加强对学生面对面的个体辅导,不仅要辅导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还要辅导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出现的心理困惑。其次,建立班级职业生涯互助小组,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学生的自助教育功能,毕竟学生已是成年人,对事实都有判断的能力,因此,可以在班级内建立职业生涯小组,定期地交流、探讨彼此的生涯规划进程,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可以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和相互启发,加强学生之间的自助学习和自我教育,有利于学生制定和实施适合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同时,这种职业生涯互助小组既是加强学生之间情感的纽带,也能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学生许多心理问题。最后,各院系成立职业生涯规划导师小组,主要由专业课教师、心理学教师以及班主任、辅导员共同组成。成立该小组的主要作用在于尽可能多地向学生提供各类信息,给予他们细致的帮助和具有前瞻性的指导,从专业素质、文化修养、心理品质等多方面提出具体的培养步骤,了解学生的职业心理需求,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趋向,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舞台。通过这种队伍上的整合,充分发挥了现有教职工对学生的帮助和指导作用,随着职业生涯规划的展开,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有机渗透其中。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促使学生不断反省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使自我教育的需求变得尤为强烈,改变了以往被动受教育的局面。

3.4 方法上的整合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目前高校主要采用以个别辅导为主的单一方式,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各有利弊,为了更好地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即个体和团体相结合,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顺利成长,也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顺利开展。
首先,采用个体辅导咨询的方式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遇到的困惑或问题。个体辅导咨询的主要形式有谈心交心计划、专家咨询和网络咨询。其中谈心交心计划主要由辅导员、班级导师来完成,他们制定相关的谈心交心计划,与每个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最大程度地尊重、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兴趣、需要和意愿,帮助学生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解决各方面的心理问题和现实困惑。
其次,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解决学生在学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答辩www.618jyw.com
习、生活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共同问题。主要形式有朋辈辅导、主题式团体辅导和拓展训练。朋辈辅导的主要实施方式是在大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担任生涯辅导工作的“助管”,经过学校的统一培训后,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朋辈生涯辅导,收集广大同学的心理问题和实际困难,根据自己的成长阅历和成才经验辅导同辈同学,在教育方面发挥示范、激励和引导作用;主题式团体辅导主要是针对不同年级特点广泛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生涯辅导:针对大一新生开展“快乐启程”入学适应团体辅导,在一、二年级学生中广泛开展“生涯探索”团体辅导,在大三年级学生中开展“三岔路口的抉择”团体辅导,在大四学生中开展“我的未来不是梦”团体辅导。另一方面,针对家庭贫困、学习困难、学生干部、专业异动、心理创伤等不同学生群体进行生涯团体辅导,让学生在团体的力量下充分释怀;拓展训练主要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进行锻炼和培养,根据大学生普遍缺乏的心理素质开展相关的活动。
通过以上方式或方法的结合,不仅解决了学生在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存在的职业生涯规划困惑,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了学习、做事、生活和发展。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