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高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选题

更新时间:2024-04-16 点赞:12047 浏览:4725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新课改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要我们善于抓住机遇,理智的应对挑战,相信一定会在新课改的大潮中有所收获。作为一位课改前沿的高中历史老师,我对新课改也有自己的看法,就历史课程而言,全面使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新教材,新教材同老教材相比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它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也是一次充满智慧的挑战。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改;高效课堂

一、转变与提高

由于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刚刚推行,很多方面仍处于尝试探索阶段。对于如何打造一堂高效的历史课,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对高中历史新课改粗浅的认识,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要转变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理念是顺应新课改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泯灭,创造性被扼杀,从长远看学生还谈何发展。新课改下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从学什么到知道怎样学,课堂的教学鲜活了起来。夸美纽斯说过:“真正的教育不只在学校中,通过学校而且将在一生里洋溢和传播着教育。”这句话是对新课改理念最好的理解和阐述。

(二)以课标为依托,整合课程内容

历史新课程依据“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采取专题式教学模式。教材内容的编排虽然经过了教育专家组的精心规划和设计,但部分教材内容呈现的顺序与学生的认知过程不一致,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如果教师一味地按照课本顺序“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必然受到影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适当整合教学内容是有必要的,从而更好地凸现新课程的优势,弥补其不足之处。为此,本组老师认真钻研新教材,参考他人教学设计,集思广益,优化组合。

(三)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方式

历史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形式是否新颖,方法是否科学,手段是否有效,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各种能力的培养,学习成效的提高。本组老师在上课之前,总会发挥聪敏才智,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四)以能力为宗旨,加强学法指导

源于:论文写法www.618jyw.com
历史新课程强调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习效率,有着很关键的作用。针对高一新生学习方法普遍欠缺的情况,本组老师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加强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问题与困惑

(一)教科书编排的影响

新课程教材虽然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影响了教学的实际操作,增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其一,新教材高度概括,跳跃度大,基础性知识介绍得较少,较零散。其二,专题史人为地割裂了历史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政治事件的形成往往与经济事件、文化事件紧密联系,单独学习政治史是无法深入理解和掌握的。 以专题方式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大,而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普遍较差,这给高中教学带来很多困难。 其三、有些章节内容“繁、难、偏、杂”,观点超过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往往会花很多课堂时间去进行补充或解释说明,学生消化吸收的情况也不尽人满意。如果不补充,又会出现学生不知所云,思考理解跟不上的情况。故而,本组老师都有课堂任务大,时间紧的困惑。

(二)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

初中历史教学普遍不受重视,历史基础非常薄弱,严重影响高中教学的正常开展。不少学生仍然采用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知道如何主动思考问题,做课堂笔记以及课后复习。基础的薄弱和方法的欠缺,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高中历史学习的需要,畏难情绪日益滋长。

(三)理论设想与实际操作的矛盾

新课标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要掌握大量的史料,必须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而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时间很有限,上网查阅的条件不具备。新课程教学的许多设想非常有利于个人素质和能力的长远发展,但受高考制度和实际情况的影响,许多设想得不到好的实现。比如,新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合作探究,但学业负担的沉重不允许学生有这样的机会,被动接受仍然是主要途径。此外,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充实,趣味性和直观性强的特点,然而学校多媒体硬件设施的不足制约了这种教学方式的开展。

(四)课后练习没有落实到位

高一历史每星期两节课,由于学科任务的繁重和对本学科的不重视,学生课后巩固的时间较少,教师也几乎没有时间对课后练习进行及时的评讲。讲而不练,练而不评,都会使教学效果大大减半。本组教师既意识到其中的弊端,也感觉到时间短缺的无奈。

(五)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欠缺

新课程的知识面广,难度要求更高,常常使教师在有些方面捉襟见肘,非得下一番功夫不可。教学方式的单一,教学技能的青涩,同样无法适应新课程灵活开放的特性。我们深切感到提高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六)高考方案的不明确

新课程虽然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但以成绩论成败的高考依然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目前,高考方案及其细节不明,教师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前进,难免有时会走“错路”,走“远路”。

三、对策与措施

虽然历史新课程教学困难重重,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我们必须以积极平稳的心态去面对,不可漠视也不可畏惧和抵触。针对目前最突出、最需解决的问题,本组教师“立足基础、立足”,提出了以下两点对策:其一,落实基础知识,加强学习方法指导。高一新生在这方面都普遍较弱,直接影响到后期教学成绩的提高。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高能力,在引导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寻求效率。其二,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合作教学观念。自身教学理论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固然最为重要,但单匹马、孤军奋战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加强集体备课、议课、评课,才能更好地解决新教材中的诸多新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历史教学给我们教师带来了诸多的冲击和挑战,也给了我们同一起点和机遇。我们只有坚定信念,迎浪而上,在充满矛盾的现实中寻找出路,用智慧去化解难题,用机智去逾越障碍,用改革去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03年4月出版
杨瑞平.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之我见.观察视角,2008年第8期
[3]杨守香.构建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时代教育,第6期
[4]梅建华.新课程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之我见.新课程学习,2009年第8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