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法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02 点赞:3719 浏览:1307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新教材的利用,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作为一名化学教师,适应新课改,具备新理念,探讨新教法就成了当务之急。下面就自己在教学历程中想到的、做过的、看得到、谈些看法,和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一、要让学生懂得化学的重要量

学有所用是人们致力学习的重要动力,由此,在学习初期就要让学生懂得化学在日常生活及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化学与其他学科间的相关联系,使学生树立起一定要学好化学的信心,这就是由“让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例如,在碳酸钙一节的教学,先提出水壶中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怎样才能够除去水垢?然后浅析如下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结合碳酸盐的性质讲授除水垢的原理及检验碳酸根离子的策略。此外,初中化学教学还应该注重联系当前主要生态不足和社会不足,如大气污染、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以及三聚氰胺、苏丹红等食品安全不足。通过运用化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让学生们认识到哪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会人类存活和进展造成危害,以及我们如何防范这些危害发生。这样不仅可以逆向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机,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

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德国诗人歌德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只有当一个人对所要学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大脑皮层才会产生兴奋优势中心,学习才会积极主动,思维才会活跃。由此,化学教学中应巧妙地利用实验,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升化学对他们的吸引力。如,在初三化学教学中 , 严格遵循教学规律 , 平时绝不赶超进度 , 而是做到认真备好课:备教案 , 备学生 , 备教法 , 备教具,备实验;认真上好课:精讲多练 , 扎扎实实 , 一步一个脚印 , 力求第一遍就能让学生掌握好 , 即 “ 宁肯一勺熟 , 不要十勺烩。 ” 这就为总复习的顺利进行 ,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复习时再进行系统复习 , 然后再来个 “ 查漏补缺 ” 。这样看上去是慢了 , 实际上是快了 , 因为学生学得轻松而扎实 , 兴趣提升了,理解得也全面而深刻 , 复习效果自然良好。

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教学的生命在于探究,科学探究作为“课程革新的突破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不足的重要实践活动,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这是“授人以鱼”,而我们新型的教师应该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做到“授人以渔”。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这样,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探究全历程,使知识和能力成为学生自己深思的果实,这也是课程革新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其次,重视化学实验,搭建探究平台,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探讨得出需要掌握的论述知识,这样的教育更有说服力,也更加牢固。

四、渗透安全教育、环境教育,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相结合

近年来,随着生产的进展,随之而来的一些化学安全不足、环境不足也越来越突出。由此新教材体现在化学教育中不只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加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宗旨。虽然教材只是以纲要的形式编写了安全和环保不足,但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点在实际授课中对这些内容加以展开,如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易燃物、强氧化剂、剧毒品、腐蚀品,除了让学生能够识别和了解这些危险品外,更要教会学生碰到这些危险时的处理策略,防患于未然。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新科技、新技术、新成果的同时还应当提醒同学们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进展。教育学生节水节电、节约粮食、少扔垃圾、废品回收、利用绿色商品等。鼓励学生以自己做起,以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爱护环境,保护自己的家园。

五、精选例题、习题,优化习题教学,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运用,而最直接的运用就是解题,只要中考还有着,就必须培养、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由此,我们要做到精选例题、习题,优化习题教学,培养学生解题能力。首先,要结合旧习题,与新教材进行整合,拓展新题型。新教材的习题更注重与生活、科技、社会的联系。为此,我们要多探讨新教材中的课后习题,浅析其命题目的、命题特点、题目难度等,然后整合旧教材中的有关习题,编写新教材题型的变式练习。其次,要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的设计习题。习题的设计应以课程标准和学生两方面实际出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其有针对性。首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点和知识水平,既不拔高,又不降低,设计不当就可能会影响学生情绪,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习题讲解要注重历程浅析,注重策略的培养和规律的总结。讲解时,要讲活讲透,不要就题论题,要注意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训练。一题多解的灵活,是学生思维的发散源,可以训练学生多角度的浅析不足,多层次的认识不足,多种策略处理不足,以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流畅性。多题一解的归类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整体性、有序性、综合性。

六、灵活处理“家庭小实验”和“选做实验”、“常识性介绍”和“选学内容”等内容

由于学校及家庭的实际条件限制,使一些“家庭小实验”学生在家做时会产生困难。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采取课内、学生与家庭相结合的策略,克服了困难,充分发挥“家庭小实验”及“选做实验”的优势,又发挥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如,在学习CO2 能否供给呼吸时,引导学生补充做一个把蝗虫放到充满CO2 的瓶子里的实验,实验结果既便可理解,又过目难忘。学校还应该定期开放实验室,为实验课中因操作迟缓而未做完成实验的同学或完成但实验效果不佳的同学提供补做的机会,为学习中遇到疑难不足想通过实验途径解决的同学提供探讨的平台,也为怀疑自己新的实验案例是否合理的同学提供检验的场所。通过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独立动手、动脑的习惯和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学生以“要我学”到“我要学”学习境界的转变。
总之,只有有了较好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才能真正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