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略论新课程革新下历史教学艺术性

更新时间:2024-02-22 点赞:4355 浏览:1106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艺术性是指艺术作品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思想情感所达到的鲜明、准确、生动的程度。新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注重的是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即需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艺术性的实施教学不失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做为历史教学而言,艺术作品即是教材,而艺术手段的实施者则是教师,依笔者的粗浅之见,历史教学的艺术性,主要是以语言艺术和行为艺术来体现的。

1.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学最基本的载体,教学过程实施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语言。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容量不小,因此,为达到教学目标,在不自觉中往往会使整个教学变成“一言堂”,学生只是“储存知识”,而没有消化吸收的过程。这背离了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的基本目标。因此,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下满堂灌的语言表达,要注意姿体语言、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有效结合。

1.1 姿体语言

包含教师的表情和动作。恰如其分的姿体语言,能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克服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1.2 书面语言

即教学板书的设计。板书是体现教学主体知识点的基本媒介,也是学生自主复习的主要凭借。如果仅仅是将教材中各目简单罗列,而体现不出系统性和有效性,久之,学生会觉的索然无味。且以已教授的历史必修一、二来看,在教材的编写上还有不尽成熟之处,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善于整合教材,设计出合理的板书实施教学。

1.3 口头语言

虽然历史教学中十分强调教学语言的严谨性,但这并不排斥在实施教学中,通过浅显的口语化表达来达到教学效果。如必修二的第二专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进展"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展特点时,用”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来形容,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集中了过来,在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后再进行浅析,学生相对理解掌握地也较好。

2.行为艺术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励着儿童在他的心灵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会转变为信念。”[1]所以,在新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艺术性也十分重要。依笔者认为,教学的行为艺术包含教师“教”的艺术和引导学生“学”的艺术。

2.1 “教”的艺术

陶行之先生曾说:“好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不仅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这种观点也正是新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所强调的。如何才能提高“教”的艺术性呢?[2]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3]“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4]因此,提高学生的兴趣是笔者认为新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下“教”的艺术的首要环节。而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则贯穿于教学环节的始终。
2.

1.1 导入的艺术

导入环节要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比较有效的方式为“悬念式导入”。如在必修二“斯大林方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课的导入中,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及成效,再设置理由“如此有效的措施,为什么苏联要舍弃之,而寻求其它进展道路呢?”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将新经济政策做为认识斯大林方式的一个有效参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
2.

1.2 教学设计的艺术

传统教学方式下,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地进行。但对于一些较乏味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则容易使学生感觉疲惫,失去兴趣。因此,新课教学的各环节的设计也需要艺术性地整合。如必修二“战后的西欧和日本”整课均是对西欧、日本在战后经济运作方式的诠释,如果教师喋喋不休地以头讲到尾,连教师自己都会觉得乏味。因此,笔者采用表格式板书,分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四个纵目,国别、经济方式、内容、成效和特点五个横目,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通过竞赛的方式,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连动式回答(即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活动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超过了笔者的预计,连原先一些不太爱听课的学生也能保持较高的积极性。这一堂课后,笔者的感触颇深,切实感受到了艺术性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新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下,教师确实应该多以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角度出发,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过程。

2.2 引导“学”艺术性

“每个人的心灵都是历史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史思维不过是人的心灵的自我认识。”[5]新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下,要求的不是学生获取怎样的结论,而注重的是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即让学生有更多的思维空间。因此,引导学生“学”的艺术,即在于重视学生的历史思维的实践。如在必修二“斯大林方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教学中,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道路的教学,笔者设计了“苏联为什么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苏联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如何评价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三组类似的理由,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以“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思维的逐层深入引导学生思维,以达到教学效果。
讨论也是引导学生“学”的有效方式。“在有争议的领域进行探究,主要策略教学论文是讨论;讨论时应保护参与者不同的观点,而不是试图达成一致意见。”[6]因此,在教学实施中,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但并不是无原则地认可学生的观点,而是在评价学生这一观点的同时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引导学生讨论也是需要艺术性的。

2.3 沟通的艺术

雅斯贝尔斯说:“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联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联系,均使人萎缩。”[7]教学中的交往联系,即指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曾听过的一堂公开课给笔者留下的印象颇深。该课所授内容为必修一“罗马人的法律”。在上这堂课前,学生与教师是完全陌生的。由于生疏的联系,刚开始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并不十分积极。而转折点是以该教师设计的一个师生互动环节上。教师要求学生分别以鼓掌和举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学生积极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再让学生阐述自已观点的理由时,则就更为自然、有效了。
当然,如何更好地实施艺术性教学以达到教学目的,需要历史教师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新课程教学中不断总结、归纳和完善。以更好地实现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所要求实现的三维目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 参考文献
[1][2] 转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0

7.3“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历史课堂教学实践”

[3][4] 转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07.

1.2“新课程背景下增强历史教学有效性摭谈”

[5][6][7] 转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07.4“历史诠释学对历史教学的启迪”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