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情感体验与师德修养水平提升相关

更新时间:2024-03-19 点赞:8921 浏览:33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师德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它体现为德性和规范两个方面,只有作为外在规范的教师道德内化为作为内在生命的教师德性,才能成为教师职业生活中稳定的精神动力,以而激励着教师走向幸福的职业人生。引导教师关注内心积极的情感体验,领悟职业的内在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学会品味教育工作中的乐趣和幸福,是提高师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因为,一个以教育为乐的教师,他的师德遵以绝不仅仅是出于一种职业责任和良知,而是出于一种幸福体验的内在驱动,是自觉自愿的愉快行为。
一情感体验的心理机能
心理学探讨表明:情感体验具有动机功能。情感是唤醒、激活动机的一种持续状态,具有动机功能。美国心理学家扬(P·T·Yong)通过实验探讨指出,情感过程与感知过程的不同就在于它产生动机作用并影响了行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诱发行为、维持并结束行为、调整行为、组织行为。利珀(R·W·Leeper)也认为,情感起着动机的作用,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制约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着主体的行为,指示着行为的方向。汤姆金斯(S·S·Tomkins)认为,情感是最基本的动机系统,它的作用是激活、唤醒或放大内驱力,成为行为的动力。情感体验还有强化功能,它可以巩固或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一个人的行为。这是因为情感体验作为人特有的强化物与人的先前行为相联系,以而影响其后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后继行为的发生,起正强化作用,而消极的情感体验则会抑制后继行为的发生,起负强化作用[3]。情感体验的这些功能,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也具有同样的作用,即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师德的养成,它是提高师德修养水平的助推剂。
二情感体验在师德修养中的作用
研读古今中外优秀教师的事迹,处处都体现出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他们高尚师德养成的重要作用。

(一)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激发教师自觉提升师德修养的需要与动机

人人都有一些这样的心理需要,即希望自己有能力胜任工作,工作业绩显著,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赏识,在他人的心目中有一定的威信等等。教师也不例外,他们的这些心理需要完全可以在践行师德的过程中得以满足。因为,教师的辛勤劳动学生能够感觉到,教师对学生有发自内心的爱和责任感,学生更会心存感激,他们能够理解教师工作的艰辛,领会教师的善意,会以更优异的成绩和自己不断的成长和进步报答老师,更加尊重和爱戴老师,并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这些来自学生的积极反馈会使教师感到很有成就感。而且,每一位教师也都希望学生在自己的教育和培养下能够不断地成长和进步。所以,每当教师看到学生在自己的悉心开导下走出困境的时候,或者是看到学生在自己的点拨下豁然开朗的时候,抑或是看到学生在自己的帮助下改掉了不良习惯,积极上进的时候,教师心中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不仅强化了教师的师德行为,还进一步激发了教师自觉提升师德修养的需要和动机。像孔子那样,在没有优厚待遇的情况下,仍然“诲人不倦”,他的教学生活给他带来了无限乐趣和幸福,学生们认可他的教学能力,欣赏他的学问、品格,师生联系融洽和谐,这样的职业生活状态使得他乐此不疲,也正是他在工作中体验到的这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激励着他不断地完善着自己的德性和人格,最终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万世师表”。

(二)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教师自觉地把师德认识转化为信念,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德性

由师德认识转化为师德信念再内化为教师自身的个性品质须经过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是情感体验。教师在以教之初选择师德行为时常常并不是出于自觉自愿,而是屈以于外在的压力。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可能会受到环境或自身情绪的影响,有时会做出一些不符合师德规范要求的事情。面对教师的失范行为,学生的反应是消极的,他们可能会怨恨教师,抑或与教师形成对立,不愿再接受教师的教诲等等,学生的这些消极情感信息反过来也会使教师产生挫折感,甚至沮丧、懊悔。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反思,意识到自己的失范行为不仅伤害了学生,同时也伤害了自己,那么这些消极的情感体验就会抑制教师后续失范行为的发生。同理,教师如果按照师德规范施教,就会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教师以中体验到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会进一步强化教师后续的规范行为,以而使教师逐步认同社会所要求的师德规范,并自觉地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