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三步曲

更新时间:2024-02-06 点赞:18502 浏览:8287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摸索出了一套“三趣曲”教学法,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

一、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不足、设悬念等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昼夜吟诵他的诗歌。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了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这首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我就可采用设悬念的策略———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是怎么写的?采取“引趣”法,能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更佳。

二、课中“持趣”

古诗间隔现在毕竟年代久远,而且兼以“文约而意丰”,再加上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初中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就不由自主地淡化了,他们的大脑皮层也会进入暂时抑制状态。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此时,假如教师留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在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笔者设计教学如下:假如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钱塘湖春行》的内容拍摄西湖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假如指导细一点,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哪些人等。”)在学生各抒己见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西湖风景录像供学生鉴戒。课文“持趣”的策略是很多的,教师只要能够公道运用,就能使学生的学诗兴趣保持下去,以而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新的学习。

三、课末“增趣”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初中生毕竟不是成年人,抽象思维尚不成熟,重感性、轻理性的思维特点明显。学习古诗,教师不妨捉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运用类似游戏性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之际,采取演小品(多用于写人类的)、编故事(多用于叙事类的)、打擂台(多用于哲理性的)、改原作(多用于抒怀性的)、拼字词(多用于绘景类的)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学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在间隔下课十分钟时,可先征得学生同意,引导全体学生根据诗的内容恰当地布置场景,并邀请一位女生和一位男生,分别扮演母亲与游子,像演小品一样演《游子吟》。这个表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学生了对该诗的理解,还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课末“增趣”主要是为了使古诗的课堂教学趋于完美,并将有限的课堂古诗资源延伸到无穷的课外学习活动中去,所以不容轻视。
总之,语文教师只要能根据诗歌固有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教学能力等因素,公道运用教学形式和手段,就一定会走出古诗教学的被动局面,使之布满生机与活力。
(作者单位:331600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西沙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