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之“动感地带”

更新时间:2024-01-19 点赞:10255 浏览:4345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我不禁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教法在变,理念在变,形式在变……“教无定法,善变则通”,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中前进的,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不可能毫无感触。现仅就新课程理念下我的教学探讨——语文教学之“动感地带”,谈谈我的看法。
“动感地带”之一:观念的变动。
每个老师都习惯一领到新教材,就去翻看内容,以便留意一下教材的编排,我也不例外。《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这篇短文被安排在第五单元。我想既然是好习惯,为什么不能早些培养呢?于是我把这篇短文更改在开学的第一天去学习。在以往,碰到这样的独立阅读课文,基本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能知道文章中的要点、能解答一些不足就罢了,可长此以往学生对此类课文有了索然无味的感觉。于是我仔细阅读此文,吃透了教材意图,明确了教学目的,并围绕教学目的设计了一个美丽的“陷阱”。
上课铃响了近1分钟,估计学生已经等得有点心急了,我才拿了张报纸,边走边看。走到教室门口,一不小心碰在了门上,学生哄然大笑。我恍然大悟般说:“抱歉,抱歉……”有个学生问:“老师,你刚才在看什么呢?很好看吗?”“是啊,是啊,不过现在已经看完了……”我假装绝不在意地回答。
“能说说你刚才看的什么吗?”
“报纸信息量太多,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读怎么办呢?”
……
一堂课似乎在谈论一个闲散的话题,可是孩子们却真正领会到了读报的好处,以及应该怎样文明读报。上完这节课我想,语文重在感悟,用什么样的策略让学生真正感悟,这是值得老师去花费心思的。作为现代的教师早就该走出教的误区,改“教”为“引”。
“动感地带”之二:师生的互动。
记得有一次在教学《过故人庄》时,有一个同学提出质疑说:“老师,我想知道“故人”到底指的是哪位朋友呢?他叫什么?……”这个不足在我意料之中。我查阅过好多资料,都无确切记载,只是把他理解成“老朋友”而已。但是我想假如直接告诉他或许在学生心里会有搪塞之意,便说:“很抱歉,我暂时不能回答你的不足,你愿意在下课后和我一起去查阅资料吗?”学生欣然答应,结果一下课就有好多学生一起来到我的办公室,我和他们一起在网上查询,终无果……学生对此有点遗憾,但是他们也同样有收获,那就是和老师互动的交流。
“动感地带”之三:课堂的灵动。
我总以为,小学语文教学不应该有固定程序。教师可以设计教学的基本程序,但允许在教学过程中修改程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提出新的程序,提倡常式和变式的结合。假如我们运用“创设情境──提出不足──探究与交流──实践与运用”的教学程序,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就会形成开放的教学格式。同样是在学习《过故人庄》的过程中,我刻意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当学生对“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我出示了这样一句话:“开轩面—,把酒话—”让学生有充分的想象,结果让人欣喜的是学生的回答让我叹为观止:
“开轩面青山,把酒话家常。”
………
这一颗颗思绪的火花在这里绽放,这就是跳跃的创造啊。学生的课堂在这里灵动起来了。
“动感地带”之四:的涌动。
听过一位同仁的课,他教的是《广玉兰》,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让我为之感慨。当同学们学到“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要感受不同形态的花具有不同的美时,教师忽作娇羞之态,拎起衣角旋转,让学生用词语来形容他。同学们兴致盎然纷纷、畅谈:娇羞、芙蓉出水、千娇百媚……
接着老师让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理解的不同的花的形态下的美丽。同学们的思维和情趣被老师激起来了:有的为自己选择的形态写了一段先容,有的用画笔画下了美丽的瞬间,还有的用歌声来表达……一个看似造作的环节能让学生如此踊跃地展示自己的理解与想法,这不就是涌动的课堂吗?这样的学习哪个学生会累、会烦呢?
“动感地带”之五:心灵的感动。
记得一次语文课上,要进行说话练习,内容是“xx我想对你说”。当时我咽喉炎发作,没讲上几句话咽喉就干涩,并不停地干咳。我强忍着痛苦,不停地清着嗓子,试图叙述完说话练习的要求。可我话音未落,涂婷同学就站起来说:“老师我想对您说,您休息一下吧!”“老师,您已经病了好久了,您的嗓子需要休息了。”范立亨同学满眼关切地说。……这一切的一切,都很平凡,也很常见,可我却感受到了以未有过的满足。当他们开始动笔写时,题目都不约而同地写成了“老师,我想对你说”。
也许那堂课按常规来说,是失职的课,可是我和学生都由于这堂课而感动。当学生和老师有了融洽的交流,有了默契,有了那份珍贵的感动,我想那时候的语文,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落入到令人乏味的地步的,而且这才是真正的“大语文”。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