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和生活有机结合

更新时间:2024-02-22 点赞:8414 浏览:3339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孕育了语文,这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说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和生活应是紧密相联的。

一、寻找语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的最佳契合点,把语文课引入生活

课文中所写的人和事、所抒的情、所说的理都来源于生活,是作者把自己的经历过程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因此,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进入角色,真正使学生了解文章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作者的心灵呼吸。如《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虽是高度艺术性与思想性完美结合的文章,但由于学生和作者的生活年代不同,所以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过去的教育制度和私塾生活。在教学时,我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封建教育制度会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我们的素质教育是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样通过比较,学生知道了二者之间有着着明显的时代差别,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不仅使学生思维不局限于课本,而且使封闭的语文课走向了广阔的社会。
作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由于作文的题材来源于生活。要使学生作文水平不断提高,除了多读、多写外,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深入生活、理解生活。如:我教完《我的老师》一文后,要求学生写一篇同样的文章,在指导时,采用四个步骤:(1)让学生口述一位印象最深的老师二三事;(2)把口述内容整理后写成一篇文章;(3)把自己的作文和课文对照比较,让同学评讲;(4)互相修改作文。这样,学生明确了课文和自己写的作文都是以生活为题材,要写出好文章,必须深入生活,并在生活中专心观察和思索。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新课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语文学习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我在进行“感受自然”这个综合性学习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带领学生走进罗浮山。游览时,让学生自己当导游,在布满成功喜悦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了罗浮山这个旅游景点,感受了罗浮文化。

二、寻找语文与周边生活的联系点,让语文课走进生活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假如我们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社会、投向周边生活,以课内走向课外,那么,学生不仅会学到一些做人的知识,还会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语文知识。基于此,每逢双休日和节假日,我有意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如:回家帮父母做些家务活,去逛街留意街上的店名、对联、广告词,去市场了解做生意的学问,学习人们讨价还价的艺术,晚上看看电视新闻和广告,而且要求他们把这些活动用文字记录下来,待回校后,和同学们相互交流。通过接触生活中各行各业的人,学生对农村、城市生活会有更多的了解,以而理解生活的真谛。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生活上的知识,陶冶了道德情操,口语交际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三、寻找语文与校园、家庭生活的共同舞台,并让他们在舞台上尽情表演

学生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的主场所是学校,因此,要把校园生活作为教科书。近几年来,我在所教班级都设立了一些能让学生自我体现的舞台,并且每个学生都有自我体现的机会。如:朗读水平较好的,让他们参加朗读和演讲比赛;写作水平较高的,让他们参加作文比赛,并在班上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学生则根据实际情况,因人而设,有的讲故事、讲笑话,有的复述课文或转述别人讲过的故事。此外,班上的宣传板报也由学生自由组合,轮流出好各期的班报,并进行评选。这些活动,学生既是介入者,又是评委,到期末,这些内容都列入平时语文素质评估范围。因此,在这些语文活动中,学生很有兴趣,由于他们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可以养成良好的读、写、听、说的习惯,并在实践中得到进展。
家庭生活是一本丰富的教科书。丰富的家庭生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潜能。父母是他们最早、最长久和最忠实的老师。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都愿意讲自己过去的故事,讲社会变迁的故事,以激励子女好好学习、不断进步。学生也很愿意把学校的故事说给父母听,因此,我要求学生把学校的故事写成文字,说给父母听,把父母说的故事也写成文字,回校后说给同学们听。这样,学生们不仅享受了“倾吐”的欢快,而且逐步提高了对生活的熟悉,同时,语文水平也在“倾吐”中逐步提高。
责任编辑黄日暖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