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注重文本过渡与照应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18454 浏览:8204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因而语文教学的终纵目标也就是让人能更好地生活,即通过阅读文本的语文教学来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当然这条件是要读懂文本,那么怎样教学才是读懂文本?本人以为这跟语文教学中要领会文本的过渡与照应密切相关。有时语文教学中浅析得太细碎,过于纠缠文章的细节,没有留意行文的过渡与照应,反而忽略了文章的中心表达而读不懂文本了。苏轼在《题西林壁》里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识庐山“真面目”,横侧远近高低须相联,这就是所谓的过渡与照应。下面,就语文教学中不同文本来谈谈怎样来注重文本的过渡与照应。
首先,谈散文教学。“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特点,所以散文教学中侧重于把握作者行文的主脉,留意每一段的关键句子,一般是开头或结尾的议论性抒怀性句子,把它们画下来读完后,把画出来的句子连起来,这样,文章的中心就清楚了,理解文意就轻易多了,这就是散文教学的主旨贯串法。如教学《鸟啼》,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假如学生不能感受到这篇文章语言的诗味,就轻易陷入单一而片面的解读。作者想要说明的并不只是生的顽强,而是指向生命的是一种本能,正所谓“阳光底下有阴影”是客观规律一样,可阳光的部分就是阳光,阴影的部分就是阴影,生命的本色是阳光,与阴影无关。课文对大量死的描写是客观的自然规律,不是衬托生的顽强,而是让人明白生与死是同等的,在同等中我们学会自然选择,那就是热爱生命。所以说还生命本色,还生命欢乐是《鸟啼》的旨意所在。有了“生命”之“神”,其“形”就一目了然了,行文分三个部分:感知生命,理解生命,把握生命。这样也就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文意纠缠,作者劳伦斯也就不会被过于琐细的语文教师给误解了。
其次,谈诗歌教学。其过渡与照应的策略是意象组正当教育论文。如教学《相信未来》,全诗共七节,后三节基本意思很好理解,基本上都是议论、抒怀,能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它的意思是不管现在的人们对于死去的作怎样的评价,但将来人们明白了理想,会对曾经所有的努力、坚强作出公正的评价。作者夸大的诗歌的主旨表面上是相信未来,而实际上是热爱生命。我们拿什么东西来相信未来呢,只有生命。我曾听了新课程培训关于这节课的几次公然课,由于执教者他们忽略了行文内在的照应,只留意表面的过渡,即除第四节是过渡节外,其余每一节最后一句都有“相信未来”这四个字,所以执教者要么紧扣相信未来,每节内容不是让学生随意发挥,要么紧扣读此诗的一句话: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以而大谈文化大革命,甚至将它读成了一首令人啼笑皆非的政治诗。实在,前三小节才是本诗的意旨所在,由于这是一首朦胧诗,没有揭开“相信未来”的面纱,是难露出“热爱生命”的真面目的。解读诗歌要以意象入手,解读文意以过渡为突破口。本诗的过渡是第四节,这不丢脸出。第四节是说明历史是聪明而公正的。承上说明前三节是要热爱生命,由于有“生命”才有“历史”,而后三节生命有“历史”才有“未来”。生命是未来的前题。食指这首《相信未来》与其说是相信未来,不如说是呼吁生命,坚强生活。由于全诗的最后一句是“相信未来,热爱生命”。所谓“卒句显志”,热爱生命正是作者的意旨所在。实在前三节的意象早已说明。联系前三节最主要的意象是雪花、鲜花、枯藤、大海、曙光。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我们不丢脸出作者的意旨。作者告诉我们生命处于冬天,喻指政治上再无情,物质上再贫困,地位再悲哀,可生命如同雪花般纯净而美丽;当青春已逝去,理想已破灭,爱情已背叛,可我还有自己,还有来年,枯藤逢春即新芽;以大海般的胸襟忍受一切吧,希望就在眼前。由于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相信生命的春天就会到来。所以相信未来就是相信自己的生命,要热爱生命!十一年后,作者食指再也不必“朦胧”,直接以《热爱生命》为题最后一节这样写道: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我有信心:以人生作为天平/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应该讲热爱生命才是《相信未来》的真正心声。
再次,谈小说教学。其过渡与照应的策略是三素汇聚法。“汇聚”指的是三要素与主题之间的联系。以《祝福》教学为例,设计“祥林嫂之死,谁之过?”这样一题,可以汇聚情节、人物形象与环境。情节是祥林嫂四次来鲁镇,以眼睛浅析为例。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心灵又是外部世界的投射。于是以祥林嫂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出环境,而环境又分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鲁四老爷是人文环境的代表,而雪花是自然环境的代表,雪花又推动情节的进展。可见三要素各司其职,却又能殊途同归。它们都是为了烘托小说的某一主题,可又不会局限于某一主题,毕竟小说的主题是具有多义性的。以环境上浅析,《祝福》的主旨是封建礼教吃人;而以人物形象上浅析,学生却归纳出人性吃人,由于以行文的过渡与照应的“三素汇聚法”浅析谁都是凶手,谁又都不是凶手。就如鲁四老爷也不是礼教的保卫者,由于他遵循的不是礼教而是利益。假如祥林嫂能不讲阿毛的故事,不沉迷于往事而正视现实,也许她也能跟柳妈一样终老。说到底鲁四老爷并不是嫌弃她“伤风败俗”而是她“老昏不中用”。因而学生以中浅析出杀死祥林嫂的真正首恶是“没有信仰”。可见,正是三素汇聚的过渡与照应,才能更好地明白小说时代主题的鲜明性与永恒主题的多义性,这才是生活,而不是说教。由于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纳,同时也是投入和创造。
最后,谈戏剧教学。其过渡与照应的途径就是言语内析法。记得教《雷雨》这一课时,学生在预习反馈中提出课后思索练习三关于“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这一提法觉得不妥。有几位平时比较喜欢语文的学生都提到应改为“有没有爱情”较为妥当。学生的预习反馈给了我一份意外的惊喜,由于学生读出了《雷雨》言语的弦外之音,即明白了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复杂的情感。学生这般年龄虽还不太明白情感的性质,可学生能以他们对话照应中读出了爱情的滋味。岁月流不走爱情,正是这三十年的间隔,才让周朴园与鲁侍萍彼此之间读懂了对方的爱,明白什么是爱的刻骨铭心。三十年后的相遇,相同的地点,相同的场合,相同的情景,不再相同的缘由,可以让人冷静地面对爱情,静观自己的情感。当年的始乱终弃可以反映出周朴园的冷酷,却不能说明他的无情。由于前者是性格,后者是情感。这以周朴园对繁漪同样的冷酷,而又不一样的无情中可以看出。年轻时的周朴园之所以赶走鲁侍萍,一则是无奈,由于他那时还未真正因经济而独立;二是那时他还不懂得爱情是什么。当爱情阔别时,当经济真正独立时,周朴园才会深切地体验到爱是什么,它不是门当户对,不是,而是人内心情感的归宿。这以他三十年来虽迎新人却固守旧物中可以看出。固然,三十年后,鲁侍萍苍老得令周朴园无法一眼认出,而鲁侍萍的一再相“逼”让周朴园明白眼前的鲁妈就是自己的恋人时,周朴园却再难以表白,由于眼前的鲁妈让他迷惑。“你来干什么?”“以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仔细品读周朴园在鲁妈的一再相“逼”下而说的一系列看似无情的回话,留意照应可以读出无情是其表,爱才是其内核。由于此时的鲁侍萍一直以“鲁妈”相当,并且口是心非,弄得周朴园无法放下周老爷子的架子,所以周朴园接着拿出钱是他此时心境最恰当的表达方式了,由于恋人已成“仇人”。鲁侍萍在接支票前的一句话是:“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这当然不是鲁侍萍的真实内心所想,要不一开始她就不会将错就错,走进周朴园的房间而不离开了,可见鲁侍萍是主动来找周朴园的,不是为了算账而是为了重温。可是也许正是周朴园没有一眼认出她,所以鲁侍萍心有所失,待自己一再提醒而周朴园终于悟出后,鲁侍萍自然“不客气”,态度也强硬起来,这令周朴园也多了份心思:原来侍萍已不爱我,她今天过来是有备而来,我爱的侍萍已不复有着,眼前是四凤的妈,她是鲁妈。也许正是姓鲁的剥夺了他爱的“权利”,所以周朴园才会说,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假如不是心中有真爱,说“你以后永远别到周家来。”不就好了吗,何必加“鲁家的人”此词呢?三十年的辛酸让彼此都难以启齿,只好用看似相恨的话来掩饰彼此三十年来的爱的相思,可它却更能见证彼此间爱的深沉。可以这么说,所有的爱的疑问在支票这一细节中消散,支票的一“接”一“撕”的对话中周朴园确证了鲁侍萍只是他的恋人而非仇人。明白彼此的心迹之后,再谈情爱是多余的了。此时作者安排周大海出场了,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爱也就戛然而止,耐人寻味。通过人物语言的过渡与照应,我们感觉到那是一对纯粹恋人间的言语。正是这种言语内析法,让我们见证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爱情故事。
总之,语文教学要注重过渡与照应,避免断章取义。就如生活忌人云亦云,方可有品。在这喧嚣的年代,阅读没了耐性与心境,那就很难让人读懂了。语文教学是具有功利性的,在阅读是快餐文化的背景下,授之以渔显得十分重要。阅读是另一种人生,只有读懂才能获得真经,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断章取义是“只缘身在此山中”,而留意不同文本的过渡与照应的不同策略,以这些策略与途径中不仅可读出作者,更可读出自己,以而丰富了生活。■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