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不能忽视作文批改

更新时间:2024-04-13 点赞:33323 浏览:1557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作文在语文学科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篇文章以三个方面来谈本人在实践教学中的感受,要把作文批改当成与学生进行写法、思想、情感交流的阵地,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水平。
【关键词】思想交流写法交流情感交流
语文考试制度实施革新教学论文已经很长时间了,作文在语文学科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它的成绩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作文,可以说是让教师和学生最伤脑筋的一件事了。这种情绪也一直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实在,师生都不应该把作文当成一个分离开来的孤立的个体,而应该把它作为连接师生联系的纽带,使它成为师生沟通交流的阵地,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笔者所以事的是高职院校的师范专科语文教学工作,下面以作文教学工作实践出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让作文批改成为思想交流的阵地

我的学生都是初中毕业考入师范教育专业(大专)的,大多是十七八岁的年龄,正是处在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阶段,他们往往自己以为是大人了,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了,但是实在他们对于某些不足的看法是肤浅或者片面的,这在作文中就很大程度的体现出来了。一次半命题作文,《我感到……》。有个同学写的是《我感到虚伪的可鄙》,内容是为了迎接省、市教学规范化院校所做的一系列工作。这个学生在作文中把为了迎接检查,老师精心备课,学校全面打扫卫生等写的虚伪可鄙至极,非常厌恶,措辞也相当激烈。他在自批中写道:“本文抒发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我就是看不惯学校的这种弄虚作假,写作完有大快人心的感觉……”而在学生互批中这样写:“本篇作文取材于实际生活,很有真情实感,但有些语言欠妥当,一个学生不运用这样的口气批评自己的学校,实在这一切都是为我们好。”看来,怎样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反面素材”,学生在思想上是有很大的分歧的。然后我在批语中写道:作者能够捉住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例,观察细心,构思巧妙,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很好。但是应该更深层次的考虑不足,把学校平时所作的工作和迎接检查时的工作来比较一下,看看那次的工作是真的虚假,难道老师平时就没有精心备课吗?学校平时就不会打扫卫生吗?所以,大家应该学会全面深刻地去对待、浅析某一现象,而不能简单的把某一事物单纯地定为好或坏。那次作文布置修改之后,我曾作过系统的追踪调查,发现那个学生的思想熟悉已经渐趋成熟,与人相处、待人接物也处理得当了。这样,一次贴心的评语交流,使学生免于在思想上误入歧途,我何乐而不为?

二、让作文批改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

学生们经过几年的写作练习之后,各种不同体裁作文的方式、套路已经练习得有自己的思路了,但是在写作中有时候一些具体的写法、措辞却拿捏不到位,明明知道这样写不妥,却又不知该如何具体修改。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给予适当地点拨,引导其把握正确的写法。比如,为了练习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革新教学论文思维,我故意布置了一片老掉牙的作文题目《春天》。一个学生在作文自批中写道:“本文围绕春天写了几幅春天特有的景象,如春天嫩绿的叶子,播种的繁忙,刚发芽的小草,但同时也写到了春天风雨中的冷瑟,这似乎与要求不相符,但这确实是我的真实所观所感。”而在学生互批中也这样写:“本文捉住‘春’写了很多景象,语言优美,让人读后仿佛跟随作者进入冷瑟风雨中。但是本次作文要求写春,文中却出现了冷瑟的风雨,似乎给人以秋天的感觉。”以学生的这些批语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此类作文的写作策略熟悉有偏差,竟以为写春天一定是温暖的。于是我在作文的批语中就写道:实在,春天时写风雨不是不对,关键是要写出春天中的风雨与秋天的区别之处来。春天的风雨固然有时阴冷,但是它是湿润的,柔和的,而秋天的风雨则是干涩的,萧瑟的。所以写景作文的重点是要把握住景物特点,把看似相似的东西写出与众不同来。这样,既纠正了学生们批改中的失误,又指导了写作策略。

三、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师范学生的管理相对于别的专业的学生管理要严格很多,他们受校园学习生活实际和阅读范围的限制,作文的取材一般都比较狭窄,所以大多数学生作文选材大多是围绕身边发生的事或亲身经历而展开的,由于他们要是胡编滥造瞎写一气是很轻易被发现漏洞百出的。尤其是我特殊夸大,学生写作文必须“说真话抒真情”,所以我以一些学生作文中常常会发现一些不足。比如,一位物理老师向我反映说某个同学似乎有心事,上课时魂不守舍,心不在焉还总是皱眉,习题也做不上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我竟然在她的作文中找到了理由,那次的话题作文题目是《我的路》,以作文中显示出她刚和亲人通过电话,才知道父亲病重住院了,家里没有钱治病,正不知自己该如何帮家里度过难关是辍学打工还是继续读书?文笔极其细腻,心情异常矛盾,痛苦溢于言表,不知道自己的路改如何走下去,甚至还求助于月亮星星告诉她该怎么办。很显然,学生出现了她这个年龄段儿所无法决定的事情,这种事假如不谈,学生更加彷徨,很有可能走上弯路;假如面谈,又会引起学生心理的恐慌,损伤她的自尊心。于是我便在作文批改善行了一次旁敲侧击的教育:文中的主人公正经历着一次痛苦的煎熬,听不进去课了,一定是碰到了什么自己难以解决的不足了,不妨和父母、亲人、老师说出自己的想法,沟通一下再做决定,毕竟是人多气力大啊。课余时间与她母亲交流得知家里的困难有亲戚帮忙解决。下次作文再交上来时,我发现“月亮不再昏暗,星星不再眨着迷惑的眼睛,主人公的路也选好了”,我心中的那块石头也落了下来。如此这样,既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又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不错!
以上是我在作文批改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这种方式不仅使师生之间有了充分的交流沟通,更是满足了学生对作文的期待心理,由于他们自己写出来的作文能够引起别人的共鸣了,这样会大大的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策略,又有了兴趣,学生作文水平必然就会提高了。
参考文献:
[1]王俊霞.《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之探讨》.《考试周刊》,2007年第14期
[2]张凡戴汝潜.《素质教育教学简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版
[3]费寒芳.《积淀、练习、讲评──我的作文教学经》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