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诗歌育人功能

更新时间:2024-01-28 点赞:33726 浏览:15684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国事诗的王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孕育了难以数计的脍炙人口的诗篇。中华传统文化培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优秀作品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小学和中学的语文教材上所选的诗更是历代诗作之精品,我们诵读之,感受之,感悟之,徜徉在美妙的诗境中,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因此,古诗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诗的技艺教学论文的浅析,而应着力于整体感知深入感受诗的意境,充分发挥诗歌的巨大的育人功能。
盛唐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
“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以为“物境”得“形似”,情境、意境“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这就告诉我们,意境是求其“真”。诗境的美涉及到事物本质的美。什么是诗的“意境”呢?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描写事物所达到的情景交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境界和情调,它是作者通过形象创造出的一种美的境界。
古诗意境的内涵往往是难以言传而又余味无穷。人们常用“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来描述古诗意境的特点。我们通常以为,诗的主要任务不是再现客观现实,而是抒发诗人的内心感受,其内涵十分丰富,表情性极强。因此,教师要把诗教好,学生要把诗学懂、学好,让诗歌真正发挥其作用,关键在于领悟诗的意境。怎样才能把学生引入到诗歌创造出的美好的境界中去呢?
首先是指导学生诵读,在反复诵读中感受意境。
语文课堂上不能没有朗朗的读书声,古诗学习更是离不开反复诵读。我们通常的做法是,第一步学生自由读,第二步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时,要求学生留意语、语调和节奏的把握。(教师要)学生读出语调的抑扬、语速的快慢和节奏,告诉学生要专心去读,去感受,要能够读出计诗人的忧伤、欢快。还要提醒学生留意领会“诗眼”。古诗词常“因一字尽传精神”。也就是古人说的“一篇之骨,一诗之眼”。诵读时,捉住了这“一字”,也就掌握了理解诗题的钥匙,进而领会到诗歌的意境。例如。读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苏州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一首抒怀的七言绝句。全诗28个字写了一连串的意象:落月、啼乌、枫树、渔火、寺院、客船,还有枫桥、江水,这些独立的意象,由一个“愁”字,像一根线将其贯串起来,以而使各个物象都带上了“愁”的色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判定出这个“诗眼”,也就领会本诗所体现的旅人哀愁感伤的意境,这里所说诵读,意在“反复”上,不需百遍,其意境亦当初步“自见”于读者眼前。
学生反复诵读之后,进行第二步教师范读。在扫清文字障碍之后,诗的大意已经明了,这时,教师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教师的范读(或录音),随着抑扬抑扬的朗读声,驰骋自己的情思,感受主题意境,让自己的心灵穿越时间隧道,与诗人的心贴在一起,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假如教师能运用配乐朗诵,“一章十遍读,一句十回吟”,那便会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深入地感悟诗境。
其次,可引导学生欣赏画面,以画面中感受诗的意境。教材中,有些古诗配有优美的插图。插图正确地体现了诗的内容。教学时,切不可浪费这优越的教学材料,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领略画面上青山绿水、密柳长堤的美景,感受画中人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进而领会诗的意境。
小学语文第八册有《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这两首诗的两幅插图。第一幅《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插图画面色调清洁雅,特别夸大了松、云,一棵参天古松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远处高山顶端白云缭绕,一派朦胧仙态,这样的画面衬托出生活在如此环境中的隐者,定有超凡脱俗的品质和高洁的情怀。感受本诗的意境,可带学生以浅析欣赏插图入手。
第二幅《题西林壁》,这是一首哲理性很强的诗:“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小学生理解此诗有一定的难度,利用插图就轻易多了。插图把庐山各种奇特的山峰状貌、远近不同间隔的山峰姿态,描画得非常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感性。熟悉、感受这首诗的意境,插图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有些诗很有画感没有插图,教师有着美术才能的,可自己创作,也可请美术教师帮助,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诗境的印象。

三、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情景交融之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情景交融的作品称为上乘之作,即所谓“上焉者意与境浑”。缘情入境既是诗歌的美学特点,也是品赏情境的策略途径。教学中,把握住诗人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深入到作者营造的诗境之中。意境是诗歌艺术形象的客观有着,具体可感,客观生活的各种景物在诗人的笔下飞舞,使诗的意境异彩纷呈。诗中有借景达意之景,因境入情之境,有移情入事之事,还有人情化境的典故。这些景、境、事、典等特象均为诗人“缘情”所致,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物景,理解诗人的用意,感受其思想感情。
例如高中语文中,杜甫的《登高》是情景交融的佳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过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羽觞。
这首诗首联、颔联所写之景是意中景,对景物的描绘是粗线条的,泼墨似的,具有明显的写意特点。颈联尾联抒怀也并未径言直说,而是把自己的处境和形象描绘了一番,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形容枯槁、颜色憔瘁的老人独立在峡风中的高台上,捶胸顿足,老泪纵横,情景自然融合,而且前后情调一致,和谐自然。诗中,作者全身心的融到他眼中的景色中,调动视觉、听觉写尽了眼前事物的动荡、悲壮。这诗中的景已不是纯客观的景,而是意中之景,是折射诗人心灵的景。
又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人描绘了在船上看到的深秋江边的夜景,触景生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体现诗人孤寂的情怀。讲析时,要留意体味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的,作者所借景物有哪些?作者把看到的江枫、渔火,和听到的鸟啼、钟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秋意肃杀、寒夜愁长,难以入眠的意境。这种情景,我们很自然就能感受到诗人那种愁绪万分的心情。
感受到了诗的意境,还要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才算完成了真正作用上的教学。
中小学学生活泼好动,思维广阔,不愿受制于人,但可塑性很强。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正是以其丰富的内涵、深遂的思想、优美的境界,塑造学生的个性,在学生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优秀的诗篇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诗中所蕴涵的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审美的趣味,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熏陶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让学生受用终生。如,读到杜甫的《春夜细雨》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时,那种大自然的美好,自然界对人类的关爱,悄无声息奉献于人的品格,可以感化学生;而《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开阔的意境,宽广的胸怀,无不给奋勇向上的学生以启迪和鼓舞;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蕴含的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可成为学生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不可缺少的养料,这些精美绝伦的诗句,在学生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过程中,起着名言警句所无法比拟的作用,滋润着学生的心灵,让人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