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和谐:我语文教学主张

更新时间:2024-03-09 点赞:3249 浏览:876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五、用好文本与资源拓展主次分明

课程革新教学论文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如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越教材”,但不少教师对“用教材教”的实质缺乏深入的理解,以至于拓展教学走进以下误区:一是本末倒置,忽视文本。教材中的文本内容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但有的老师为了“超越教材”,将教材内容匆匆忙忙、囫囵吞枣地学完后,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便急于进行拓展教学。二是注重形式,误解课标。如一位青年老师在教完《赠汪伦》这首诗后,在屏幕上打出了《芙蓉楼送辛渐》等一组送别诗,读一遍后,老师便要求学生合作探究这些送别诗的特点。结果,花了十分钟时间,也没能探究出什么,这种拓展练习的形式有了,但却误解了《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三是追求深度,脱离学情。一些教师拓展练习时,过分追求深度,加大了与学生“最近进展区”的间隔,这种脱离学情、过度拔高的现象阔别了孩子们的熟悉水平。四是曲解主旨,偏离目标。教师拓展教学的内容与文本内容的主旨不相一致,阔别了教学目标,以至于拓展教学缺乏实效。
我们教师能有意识地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并进行拓展教学,这显然是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给我们带来的一大进步。但假如我们在实施拓展教学时忽视了文本,只注重形式,脱离了学情,偏离了目标,那么这种拓展就是无效的,我们提倡在用好文本的基础上适度进行拓展!

六、教师引导与自主探究相得益彰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对话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首先,教师应精心选择对话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留意“文本风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引领学生对文本的重点、难点、亮点予以欣赏、品味、咀嚼、思索。其次是要设置好对话话题。一是科学性,所设置的话题与学生熟悉水平构成一种协调的张力平衡,贴近学生“最近进展区”。二是时代性,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话题起到影响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效用。三是开放性,让话题与生活链接,洋溢着生活的气味。四是启发性,话题能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联想想象。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话的方向和结果,既尊重学生的多元感悟,又留意文本内容的价值取向。
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但决不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探究。聪明的语文课堂应是布满不足探讨的,发现不足、浅析不足、解决不足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探讨学习的过程。学生只有在积极介入、自主探究中,才能激发求知欲、好奇心,才能变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在课堂中,当学生茫然时,给他们以启发,当学生困惑时,给他们以引导,当学生思维碰到障碍时,给他们以帮助,让学生带着不足走进课堂,带着不足走到课外,让教师的引导对话与学生的自主探究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二者相得益彰。

七、追求诗意与提倡创意珠联璧合

有人说:“教育是一首诗。”那么语文就更应是一首诗。语文的灵魂是诗意,语文的生命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诗意。诗意的语文课堂闪溢着灵动、惬意、恬淡与高远,它既有小桥流水的平淡温馨,也不缺乏长江黄河的豪迈气势。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堂上吧,让身心彻底放松,精神高度自由,思想任意驰骋,去感受李白、杜甫、安徒生、契可夫……总之,诗意的语文是自然的,它连着生活的源泉,诗意的语文是梦幻的,它让人遐想联翩,诗意的课堂是神奇的,它提升着孩子的灵魂,诗意的课堂是聪明的,它给孩子以气力……
除了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诗意外,还应让课堂成为孩子革新教学论文的乐园。阅读是带有明显个性化色彩的行为,在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学生阅读中的多元感受,庇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闪现的聪明火花,让课堂成为学生革新教学论文意识和革新教学论文能力得到进展的港湾。我觉得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中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要不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的时空和发表独特见解的机会,注重让学生大胆质疑。另外,还需培养学生阅读革新教学论文能力,努力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尊重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差别性,注重因材施教,鼓励自主革新教学论文。
八、精心预设与随机天生相辅相成
预设与天生是课堂教学中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语文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天生。预设体现了教学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天生则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具有互补性。
首先,出色的天生离不开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楚、理性的思索与安排。正如杜威所说,每一位教师带着自己的哲学思想走向课堂,愈是优秀的教师,设计教案的水平与质量愈高。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案,既是教师经验的积累,也是教学机智的展现,其间蕴含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聪明。教师只有充分地浅析教材,浅析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过程,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在课堂上应付自如,实现师生互动,达成预设,促其天生。
其次,精心的预设无法预知出色的天生。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天生的过程,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新课程夸大天生,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和复杂性,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因此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预设。有时假如巧妙利用意外的“天生”,也许会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无法预约的出色。预设和天生,并非水火不容,而是相辅相成、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倡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崔峦.对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的思索.小学语文教学2006(6).
[3]王尚文.“人文”原在语文中.语文教学通讯,2006.
[4]张圣华.叶圣陶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翔宇教育团体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潘静波)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