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应给语法一定地位

更新时间:2024-02-04 点赞:23754 浏览:108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近年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忽视语法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初中语文要不要进行语法教学?作为一线教师我感到非常困惑,在此,就这一不足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语法教学地位的缺失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关语法教学的要求:“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知识教学。”
以人教版的课本教学内容的设置看,只是在课本后面有一个“语法修辞知识要点”的附录。语法知识(“汉语词类表”“短语结构类型表”“句子成分简表”“复句”等语法知识)只是在书后的“附录部分”被提及,并没有相关的知识要点和例题巩固。这样的课程要求和课本设置,明确地把语法“踢出”初中语文教学系统,也导致一线语文教师对语法基本上忽略不计——不讲、不上。
再以初中语文试卷题型的设计来看,语法已经不被列入考试的内容,顶多就是仿写句子和病句的修改,而这些并不需要系统的语法知识,花一定的时间进行强化练习即可。既然不考,那教师和学生就更不会去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去上繁琐的语法课。再加上,现在各种论述和研讨会对人文性的提倡,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倡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主体的感悟,更多的是赏析文章主旨和品味文章语言,而初中语法教学彻底陷入了低谷。

二、语法教学缺失的尴尬

但一个非常尴尬的近况就是,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并不能回避语法知识。就拿中考来说:
中考尽管不靠语法,就是考一些非常基础的知识点,如病句的修改,修辞手法的仿写等。这些并不难的知识点在初三语文总温习课的教学中却成了难点。由于学生一直没有系统的接触过词、短语、句子等语法知识点。面对病句修改上的一些术语往往是不知老师讲的是什么。举个例子:病句中的成分残缺,即指句子中缺少必要的成分,它就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又如搭配不当,是指句子成分之间搭配不当,一般为主语、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同中心语搭配不当。以基础开始重新讲语法,那是不现实的,初三紧张的温习不可能花很多的时间进行系统的语法学习,但是不讲,让学生凭语感。凭语感,学生是可以改出大多数的病句,但作为老师,面对课堂上模模糊糊的会改但不知错误理由的回答心中真是不知该说什么是好,面对学生,我觉得自己很不称职。
不教语法带来的弊病不仅仅是病句修改,还有很多方面。如:考试中句子的仿写,就涉及到修辞的知识;阅读中句子的赏析,就涉及到修辞的作用;综合性学习中的对联,也离不开语法知识;文言文学习中更离不开语法知识,一个词类活用就会让学生分不清东南西北。

三、语法教学不能淡出

那么,到底要不要教语法?我觉得淡化语法是有道理和应该的,那些过于繁琐的语法知识,过于机械化的语法练习是应该淡化。但淡化并不即是淡出,不追求系统、完整的语法知识,并不即是完全不要语法知识。把语法知识全然逐出语文课堂,是有损语文能力的提高的,常用语法知识的学习是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的。
首先可以减少学生的错别字,了解了中国汉字集声音、形象、词义于一体的特性,学生就不会由于形近、音近而写错字了,不会把“燥、噪、躁”三个字混淆乱用。其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修改病句,学生了解了词性,句子成分以及句子的构成后,就能浅析出句子错在哪,是结构不完整,成分搭配不恰当,关联词使用不当等等。三是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掌握了修辞的用法后,阅读中句子的赏析,就能针对修辞手法的特点加以浅析,不会把生动形象的比喻句浅析成增加气势的排比句。四能提高学生学习古文、对联等内容的兴趣。写对联势必用到词类知识。学生了解了词类知识,教起来就会事半功倍,也不会在对对联时,只知道字数相等,而不知道词性。
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并不能完全不要语法,需要的是去建构公道的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系统。能删则删,不能删的基础部分、精华部分,则根据新程标准的精神,以通俗、严密、具体、生动的知识呈现方式呈现,使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系统成为初中语文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构建公道的语法教学系统

我以为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系统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形声字、短语的基本类型、常见的四种句式、常见的单句、复杂的单句、常见的复句,宜让学生系统学习,奠定语法基本素质。当然,对这些语法知识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不能为讲语法而讲语法,不能用采用大量的练习形式,这样将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课文也会被分割的支离破碎,失却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在具体的语法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我以为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知识梯度和具体的教学需要,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系统地向学生先容应该掌握的语法知识要点。在专题讲座之前,可以让学生阅读语法知识短文的文本材料,先自己探究、浅析。接着教师采用讲解、启发、点拨的形式进行专题讲座。采用这种方式教学可以包括这些知识点:形声字、实词、虚词、短语的基本类型、常见的四种句式、常见的单句、复杂的单句、常见的复句。通过系统的讲座和练习,学生就有了一定的语法基础和底子,为以后提高能力打好了基础。同时,结合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倡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活生生的语言中随化,学会浅析,掌握技能。
例如:可以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学习词性和词类活用。文言文中有很多词类活用现象,但假如学生不了解词性,教师就无法说清楚。这时,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文言文中,随文而教,强化一些常见的词性知识。就如《童趣》中的“捉虾蟆,鞭数十”中的“鞭”,学了词性知识后,学生就很轻易知道它是名词用做动词,做“鞭打”解释。像这样的例子文言文中非常多,在教学中,我就根据不同的文言句子,适当的引入词类活用的现象,强化学生对实词、虚词的理解。这样既完成了语法教学,也完成了文言文重点字词的落实。
还可以在改病句和阅读教学中适当的学习句子知识。病句的修改是中考的重点,但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学生对句子的知识不很清楚。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前后不当、关联词使用不当等,必须涉及到句子的语法知识点。假如学生对主、谓、宾、定、状、补,定语处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的知识点不知道的话,改病句只能随着感觉走了。在教学中,我就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句子成分的知识点加以强化。还有,阅读教学中,往往要涉及到重点句的赏析,而这些一般就是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结合句子的赏析,就把修辞手法的构成及其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加以强化落实。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