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思辩

更新时间:2024-01-24 点赞:2843 浏览:673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基础教育课程革新教学论文如同一缕和煦的春风,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气氛、师生联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走进语文课堂,就会感到课堂环境变得宽松了,学生们敢说话、爱说话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老师们也正在以满腔热情和加倍的努力进行着这新一轮课程革新教学论文。
可是,在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进程中,由于对新理念内涵理解不透,把握不准,致使教学的某些方面以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主要体现如下:

一、联系了生活,忽略了文本

现在的语文课,很多时候让人感到热热闹闹的,学生却似乎什么也没有学到,再一想,学生以头到尾都没怎么翻书,那么他们在干什么?十有在“联系生活”。我们提倡联系生活学习语文,但放开文本,只让学生三五分钟接触文本,课文都来不及让学生仔细阅读、咀嚼品味,只蜻蜓点水式的一带而过,就迫不及待地把教学内容引申到补充的课外资料中去,引申到生活中去,似乎扯得越远越“延伸”越是“拓展”,似乎这才是新语文,新课程。学生连基本的文章都未深入理解,他又如何能延伸到生活呢?文本是“本”,我们的语文教材一定要充分利用,只有对文章内容深刻地理解,才能做到去汲取生活实践中的营养。

二、“满堂灌”变为“满堂问”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什么学生记什么,即所谓“满堂灌”,是填鸭式教学。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于是,很多教师都采用了老师设计好不足,让学生讨论交流回答的方式,一堂课下来,教师的不足源源不断。这样固然可以使学生直奔教材重点难点而去,却使学生产生惰性心理,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得不到培养,对一个方式的课堂也会产生厌烦心理。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不足比解决不足更重要。因此我们可以在学生感知课文后先让学生自己提出不足,有必要的讨论解决,然后老师再提出总结性的以及学生没有涉及到的不足,这样既培养学生质疑不足的能力,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过分尊重个性

新课程标准夸大“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不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在不足的探讨上,教师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但有的老师却演变成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原则,于是乎,只要学生张口说话就一味肯定、赞赏。对学生停留于文体表面的肤浅熟悉不加以引导;对学生的错误主张、偏激看法也不予以纠正,而是听之任之,过分迁就;生怕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求知欲,似乎这才是尊重。根本不考虑文本的价值取向,不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久而久之,不利于学生健康进展,不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学生的“主体个性”就可能进展为“主体人性”。

四、只图形式自主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于是一种现象体现为:提问、讨论、解答等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却成了旁观者,不敢多说一句话,生怕剥夺学生的自主权。导致该讲的不讲,该挖的不挖,该导的不导。导致学生熟悉肤浅,理解模糊,这是过分夸大学生的主体性,而弱化漠视教师的指导作用的结果,这绝不是课改的初衷。我们在教学中既不能放任主体,又不能削弱主导,二者应该有机结合,协调进展。另一种现象体现为:课堂上乍看小手如林、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实际上都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老师指定的任务,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考虑学生的内心需要。如:对还没接触过一两篇课文的一年级小学生,教师就提倡“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这种提法无可非议,但是时机不对。“教”应该服务于“学”,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课堂中,让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不断产生碰撞,让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潜能。

五、只重情感态度,忽略知识能力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由传统的只重“知识与能力”,变成要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策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重。面对教学目标与以往的区别,很多老师片面理解成新课程只要最高的层次要求,把更多的目光聚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判,忽视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策略”的重要量,拔高了教学要求,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实际情况,似乎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新课程,形成了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一堂语文课,上来就是对文章的感悟,对生活的拓展,对学生情感态度的教育,孰不知,很多学生连语句都没有读通,文章都没有读懂,背景丝绝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又谈何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以而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呢?语文是工具学科,在重视它人文性的同时,也不能忘掉它工具性的一面。汉字的读音释义,写作背景的先容,篇段文章内容信息的理解,这些知识性的东西绝对不能抛弃,只有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我们仍要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练习,还语文教育的本来面目。

六、无效讨论、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方式,已被广大教师所接纳,但是操纵起来往往流于形式,主要体现在:1.不足无思维容量,无需讨论交流;2.讨论、交流是单项的,只是自立门户,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不会融合,失去了合作的作用;3.时间不够充分,讨论交流还没切入主题或刚落到兴奋点上却戛然而止,导致讨论、交流不深入,更谈不上碰撞出聪明的火花,出现独特、新奇、有见地的观点。为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的实效性,特提出如下倡议:1.分组要公道,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小组成员要公道分工。2.讨论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思维容量,要有广度和深度,要体现思维的价值,不要什么不足都让学生去讨论,太简单无需讨论;太难激不起兴趣。应把讨论放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进行,应难易适度,学生通过合作努力,能得到解决,品尝到成功的喜悦。3.交流讨论的形式与时间安排要公道。先让学生独立思索,再让学生交流讨论;先让有困难的学生发言,不能解决的再让优秀学生发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和空间,切忌流于形式。4.讨论的目的要明确具体,以解决实际不足为根本,注重学生革新教学论文思维的发现和培养。5.讨论时要留意倾听他人意见,学会评判,并能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主持人或发言人要能整合大家的意见,这样的讨论才有实效性,才有价值。
课程革新教学论文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任何革新教学论文的推进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作为语文教师,假如我们仅以概念上理解,形式上转变,势必走进误区而不能取得质的进展,因此,我们应该以实际出发,认真解读新课标,在工作中自觉反思实践,走出课改误区,让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春风给我们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王长燕河南省商丘市实验中学4760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