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两点感受

更新时间:2024-01-12 点赞:21306 浏览:9568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感受
〔中图分类号〕G63

3.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09)
07(B)—0022—01

一、德育应贯串在课堂知识的教学中

首先,应在学生心中确立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家国历来是统一的,只有国家壮大进展了,“小家”才能有更大的进展。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爱国格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些格言想必已经在学生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课现代诗《死水》时,笔者就紧扣住爱国主义这一主题。当怀着满腔抱负的闻一多以美国学成归来时,看到的却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惨景。由于深切感受到和民族压迫,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也被激发出来了。诗的第一节以新奇恰切的比喻破题,诗人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比作“一沟绝望的死水”,以中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忧愤、担忧的心情。诗的第二、三、四节,诗人具体细致地描写了“死水”中丑恶腐败的现象,揭露了当时社会的本质。诗的第五节中“不如让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绝望,更表达了闻一多转变旧世界的决心。通过本诗的学习,教师要让学生熟悉到“以天下为己任”是现实的需要和青少年应该担负的历史责任感。在此,爱国主义思想也进一步深入到学生的大脑中。
其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世界观是人们对客观外在世界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影响和决定着每个人的生活与活动。在人们的思想熟悉中,世界观是根本性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思索和处理一切不足时所形成的具体看法和观点,都是由他们的世界观所决定的。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价值和道路的根本观点和态度。人生观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不论自觉还是不自觉,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总是受某种人生观的指导。人生观体现在人生的各个方面。人生的目的,亦即人为什么活着,是人生观中始终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的东西。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在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之时,教师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鼓励他们应以一点一滴做起,并让学生切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人生格言。
再次,帮助学生正确熟悉和理解真、善、美的内涵和要求。教师要让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理解、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对于接近成人的高中学生来说,教师与其回避这一话题,还不如指导他们正确熟悉这一不足。在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课《邶风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