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职教语文教学创造教育方式及途径

更新时间:2024-01-20 点赞:5116 浏览:149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材作适当的补充,构建语文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体验,让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课堂,使之变得具体、生动,让学生感悟到语文在生活中无所不在,激发起内在的学习需要和动力,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不足,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去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3.浓缩生活精华,互动拓展思维能力。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语文教师需要把涉及教学内容的生活情境浓缩,留给学生大量的想象空间和发挥余地,并通过师生双方或学生之间的互动形式传递信息并相互影响。实现师生同教、同学、同做,同生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当指引让浓缩的生活经学生的互动拓展思维再次丰富起来,老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给老师以启发,相互推动教学论文,共同进展;互有补益。教师可在“导入新课、教学活动、综述拓展、作业练习”等各教学环节设置互动拓展思维内容。
4.借助生活经验,构建认知范式。皮亚杰的知识建构论述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学生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互动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生活是知识的源泉,语文教师要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调动相似的经验,实现生活经验升华为自己的理性认知。

(二)学生生活“语文互动化”

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知识,做到让学生生活“语文互动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生活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树立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的观念。因此课余时间教师要采取多种互动形式,引导学生将语文化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几方面实施。
1.日常生活“语文化”。教师拓展课外阵地,融语文知识入日常生活。天天的起居饮食、活动学习、喜怒哀乐,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零零碎碎,在互动语文化后,学生可以说是无时无刻不在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2.校园生活“语文化”。丰富的校园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载体。班级上一切活动都可以用语文的方式来开展。教师可利用板报、征文、演讲、辩论等形式组织学生用语文知识表述自己的校园生活。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推动,校园生活都可语文化。语文老师要力求做到“班级无处不语文”。
3.社会生活“语文化”。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让学生关注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时势政治等内容。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产生的互动性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提升他们迈入社会生活的信心和能力。借“生活化”方式,助学生置身于生动、有趣的语文大课堂。

(三)构建多元化的职教学生评价系统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仍采取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学生。为此我们摒弃以教师为主导,以考试成绩为主的传统评价方式,构建一种宽松、协调、有效、包容的和谐评价氛围,注重价值评价,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评价的作用在于推动教学论文教学。因此我们主要建立激励进展的评价对策,以尊重学生为条件,重视学生的个性健康进展和人格完善,采用开放性的评价策略,通过竞赛、组织活动、同学间互评、自评、个人成果展示等评价方式。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正确地熟悉自己的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成就和不足,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鼓励学生上好每一堂课,激发学生的信心和热情,取得积极的、有活力的课堂效果。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书本,把语文教育扩展融入到生活中,引导学生在生活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创造。我们通过寻找语文教材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精心组织生活化学习和互动探究活动,创设了生活化互动式课堂的基本途径:以语文教学内容入手,将生活引入教学;以互动入手,转变师生的交流方式。在生活化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里,语文教师沟通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书本之间的联系,沟通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四周的世界之间的联系,使语文课堂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的生活,使学生在自己的生活语文世界中活得更出色,实现现代生活教育追求的目标──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
参考文献:
[1]成思危,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文萃[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谢荣国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