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民俗文化资源 构建特点语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4-22 点赞:19208 浏览:8434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民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族民间的物质上、精神上和制度上的传统,而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对民俗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并充分利用好民俗文化,无论是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面,陶冶情操;还是传承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民俗文化;语文教学

一、民俗文化的近况

长期以来,在社会经济的转型、国家政策的偏差、市场观念的强化、外来文化的进入、大众传媒的兴起等多种因素的协力下,民俗文化本身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而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期缺失,使得民族传统的传承面对危机,也使得年轻一代面对着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危机。
《中国新闻周刊》在2004年5月3日刊发了纪念“五四”专题,并做了题为“传统文化与当地青年的调查报告”,调查的对象是大学生。其结果令人担忧,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普遍感到陌生,对民俗文化知之甚少,对传统文化的远景普遍表示忧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尚且如此,中学生的情况更不容乐观。我曾对所任教的两个班级104个学生进行一项调查,不足是:你能说出几个中国传统节日,答对四个为及格,答对七个为优秀,调查结果是及格人数占42.6%,只有8.2%的学生达到优秀。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甚至有的学生答到了三八节、六一儿童节,让人啼笑皆非。在随后的调查中,我发现,学生对过洋节日更感兴趣、更热衷,学生表示洋节日有的时髦新潮,像圣诞节、情人节;有的搞笑刺激,像愚人节、万圣节。而传统节日甚至是国人最重视的春节,学生也表示没气氛、没意思。
面对这样的情景,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是否对传承优秀民俗文化这一责任疏忽了,漠视了。文化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必须意识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民俗文化对我们而言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二、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量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将民俗文化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可以推动教学论文和激活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构建特点语文教学。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经常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语文新课程标准》夸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熟悉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聪明”。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重视民俗文化教育对当代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着极其深远的作用。

1.民俗文化是根,加强民俗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熟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文化有精华与糟粕,先进与落后之分,民俗文化尤其如此。优秀的民俗文化是自然、健康、优美而又不悖乎人性的。如新春佳节寓意于合家团圆;清明节着眼于缅怀故者;中秋之夜亲朋好友共婵娟。每一个民俗都承载着一份美好的愿望,每一个民俗里都埋藏着一种感情。然而民俗文化中也有糟粕有着。其中以祛灾拔邪的行为最多,如春节,人们“画桃符以厌鬼”,清明节“蓄井水谓之神水”,端午节“五日以艾缚一人形悬于门户上以避邪气,以五彩丝系于臂上避兵厌鬼”。学生假如接受的是这一性质的民俗文化,就会对民俗文化产生误解,进而怀疑民俗文化教育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积累自己的民俗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民俗文化修养和鉴别力,在传授民俗文化时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弘扬先进,摒弃落后,让学生能正确熟悉传统文化。

2.民俗文化是血液,加强民俗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文化趣味,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民俗学家钟敬文说过:“一个人生下来,就生活在民俗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民俗几千年来就和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民俗反映的是人民生活中的主体风采。语文教学中重视民俗文化教育,就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自然淳朴,进而用这些传统美德来教育和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感知健康有品味的文化,陶冶他们健康的文化趣味。
3.民俗文化是灵魂,加强民俗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国家情感,增强学生传承民俗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民俗文化资源是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己民族文化最好的素材,开掘和运用民俗文化资源,才能让教育在大众传媒兴起、外来文化入侵背景中永不丧失自己的文化精华。中学语文教材中就有不少洋溢着民俗气味的优秀作品,如初中八年级下册的《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鸡蛋》涉及趣味昂然,形象生动的民俗民风;高中一年级的《胡同文化》先容带有浓郁的北京特点的胡同及在胡同中久居的北京人的心理:易于满足,安守天职,逆来顺受的思想意识;又如《故都的秋》《茶馆》等一系列京韵十足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生活美,以而产生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爱,以而呼唤出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爱,在“韩流、日风”、“快男、超女”的低俗娱乐中用民俗文化教育重新树起民族文化的旗帜。

4.民俗文化是臂膀,加强民俗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习相关学科知识。

民俗文化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岁日习俗、礼节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它们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联系密切,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挖掘民俗资源,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学习相关的知识。如讲授《云南的歌会》时,可以联系壮族的“三月三歌圩”,大理白族的传统盛会“绕山林”,侗族的“斗牛节”、“花炮节”,苗族的“踩山节”、“爬坡节”,以及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有代表性的游乐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和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追求。

三、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倡议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形成和进展的土壤,也是学科课程建设的根本依据,那么语文课程该如何吸纳民俗文化,利用好民俗文化?

1.正确熟悉民俗,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自觉地熟悉民俗。作为语文老师,可以在课文中挖掘民俗文化的因素,在上课时加以阐述,或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上多运用民俗知识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讲授《芦花荡》时可以用壮族歌王刘三姐智斗大财主的故事进行导入,刘三姐是我们壮族的智者,老头儿是抗日战场上的英雄。如此联系,既有趣味性,又有生活感。

2.懂得珍惜资源,学会保护民俗

开掘民俗文化资源,特别是本地的民俗既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又可以让学生学会珍惜和保护资源,学校可以利用编写校本教材的契机突出乡土特点,包括当地文化、方言、衣食住行等习俗。讲授当地人物、山水、特别是最具地方特点的山歌。利用当地优秀的民俗文化教育学生,更轻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纳,尤其是一些面对着流失,破坏和亟待抢救保护的民俗文化,更应该得到学生、老师、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和保护。

3.重视动手操纵,夸大亲身体验

民俗文化就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我们对学生的民俗知识的传授毕竟是有限的,要获得更纯粹的民俗文化,还应该将学生引向课外,引入生活中,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去探究和挖掘身边的民俗,感受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如利用每一个传统节日,进行社会调查,记录人们过节的习俗,追溯传统节日的缘起,进展和流变,然后通过演讲、征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形式把学生的亲身实践成果展示出来,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民俗文化之中。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除了探究革新教学论文文化外,更应该开发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中国事世界文明古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深厚,这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构建有中国特点的语文课程,必须让优秀的民俗文化走进教学,走进课堂。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