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30 点赞:4093 浏览:1265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我们一直在追问,一直在寻觅,走过了柳暗花明,经历了峰回路转,蓦然回首间,我们明白:文本是素质的本源;对话是不变的主题;是永远的旋律。
文本,素质天生之源
[案例]
某节公然课《碧螺春》,课堂设计如下:
环节一:播放音乐《鲁冰花》,由“家乡的茶园开满花……”一句导入家乡江苏的名茶——碧螺春,以而引入课题。
环节二:组成学习小组,自主学习课文的一部分。(分为名称由来、采摘、制作、品尝等)
环节三:录像再现碧螺春的采摘与制作。
环节四:学生将课前准备的茶叶及茶具取出,泡茶并品尝。
环节五:拓展延伸到家乡金湖县的蒌蒿茶,谈蒌蒿茶的功用,给蒌蒿茶设计广告词。
这节课上得甚是热闹,学生时而随动听的音乐歌唱,时而被优美的画面沉醉,尤其是品尝碧螺春这一部分,忙得更是不也乐乎。如此活跃的课堂,迷失的是目标,丢失的是文本,缺失的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课前准备大量信息并在课堂交流,而这些信息没有与课文的理解相联系,课堂变成了与文本毫无关联的喧哗,学天生了游戏舞台的展品。更多的非语文与泛语文使语文教学与语文本色越走越远。表演的越是出色,收到的成果越是低效或无效。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深入,这种语文教学必须也必然淘汰。
语文教学之根在哪里?毫无疑问,文本即根。我们的语文教材是根据“课标”精神来编写的,是对“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我们提倡超越文本,但缠绕在我们课堂上的非语文,泛语文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也太重了。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记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是学生的学习之本。
对话,素质天生之径
叶圣陶语:“自我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练习必作到这两点,及为教学之成功。”可以设想,叶老的这一愿望如若实现,学生又是怎样的语文素养。
[案例]
薛法根《卧薪尝胆》
……
师:“奴仆”见过吗?
生:见过。电视里那些服侍的下人就是奴仆。
生:在王宫里的太监也是奴仆。
师:在古代,“奴仆”就是下等人。
生:我家隔壁的人家就有奴仆,那个女的天天给那家人家做事。(众笑)
师:那个女的到底是不是奴仆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样的人才是奴仆,老师把他们画出来。你可要仔细看哟!
师:(在黑板上画“女”字的象形文字。教师侧身站着,低头,俯身,双手前伸交叉在胸前。)这是什么人哪?(生笑)这是女人!古代的女人见了男人就要这样,一副温顺的样子。(再画“奴”字的象形文字。)尽管女人已经很听话,很温顺了,男人们还是用一只大手一把捉住女人,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这样的女人就是“奴”!这个字就是“奴仆”的“奴”。
师:(问刚才的学生)你看到过隔壁家的男人打骂过那个女人吗?(众笑)
生:没有。他们对那个女人挺好的。(众大笑)
师:在我们新中国,人与人是同等的,所以没有“奴”。
生:还有“仆”吗?(众大笑)
师:(在黑板上画“仆”字的象形文字。边画边解说。)这是一个侧身站立的人,有人在他头上戴了一个“羊”的标志,表示这是一个战俘或罪犯。在他的屁股后边还要插上几根尾毛,让他走在大街上。(边说边画,众大笑)假如是你,会觉得怎么样?
生:只有动物才有尾巴,很难为情。
师:不把人当人!
生:我会觉得耻辱!
生:我感到是一种屈辱。
生:这是对人的侮辱!
师:(板书:耻辱、屈辱、侮辱、羞辱、欺辱。归类,并引导学生齐读。)
师:不仅这样羞辱他,而且还要他整天干重活!(师画图形)这样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生:过着悲惨的生活!
生: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生: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很痛苦!
生:他的命不值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杀死了。
师:(脸色凝重地)这样的人就是“仆”!这个字就是“奴仆”的“仆”!
师:勾践夫妇到吴国当“奴仆”,他们又会遭到怎样的磨难呢?
生:(自觉地拿起课本读起来。)
……
,素质天生之翅
“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这也是教育的真正体现,比起其它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因而语文更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案例]
我在班级执教《白鹭》一课时,其中有一个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给白鹭起的画名,想象画面,自己朗读课文。当班级同学读完时,我班有一位朗读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刚读完一半。按照常理,我可以继续下面的环节,这时我发现了他,我鼓励他勇敢地把书读完。事后我才知道,课上完,当听课老师提及这一细节时,我们讨论当时我的这一举动是否影响教学效率时,他却一个人在哪里仔细的读书。回家更是如此。随着他的努力,他的朗读速度提升了,语文成绩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高林生老师曾经在一次报告中深刻地指出:我们的语文得了怪病,口语交际课上成了“写口语交际”,作文课上成了“说作文”……这些都是剥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权利,都是语文课上的不,意味着还权,把听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说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写的权利还给学生。
素质不再是时髦的口号,素质不在是社会的呼吁,而是切切实实的需要,“语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顾黄初《我的语文教育观》)让我们立足文本,寻求素质之源;对话课堂,天生素质之泉;倡导,激越素质之花。
【作者单位:金湖县育才小学江苏2232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