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过程中“留白艺术”探析

更新时间:2024-04-06 点赞:4277 浏览:959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教学过程,涵盖了哲学的思索和审美的判定过程。有人说语文学习的真正境界是一半在天上,一半在水中。此话听起来似乎是曲解了语文教学的过程,但是仔细想来,才觉得是真正揭示了语文教学的内涵。它告诉我们:语文学习一定要留有“空间”。
“空间”是哲学术语,它特指物质有着的广延性。以美学角度而言空间能产生美感。庄子称“虚静恬淡”为“万物之本”,这“虚”即是浩淼无际的空间。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书法、绘画艺术十分讲究留白,这“留白”即是耐人寻味的空间。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远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一渔翁坐在船上垂钓,四周除寥寥几笔微波外,几乎全是空缺,虽如此,却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远的意境。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理解读者,更相信读者,所以特意设下空缺,通过实有的线条和虚留的空缺,体现整体的意象和情调,以而产生空灵的美学效果,在一种几乎“无”的状态中达到了高境界的“有”,以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无穷的艺术美感,让他们去思索,去补充发挥,并和自己共同完成作品美学价值的创造。这是创作者高深的艺术修养的体现。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也可以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的艺术,构成教学的“阴晴圆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引起学生的留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去探讨、思索和发现,让他们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臼里得以充分发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在阅读上留白,张扬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主人”和“个性化”决定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因此,我们要留出空间,适时、巧妙的“布白”,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和空间,“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使阅读布满生命的气味,让学生的阅读更加出色,以而凸现人本,张扬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语言的积累,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首诗,一篇演说,一个布满真情催人泪下的故事,教师切莫急于讲解,应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思,自我感悟,自问自解,自求得之。须知,朗读完或听录音、观录像结束,绕梁的余音正是把学生带人诗书境界的最好媒介,“此时无声胜有声”,生硬的剖析无疑已成多余。学生在安静的阅读中积极主动地对文本进行独特的“个性化”感受、体验和理解,以而感悟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体味到语言的出色,语文的魅力。如读朱自清《荷塘月色》,那是一幅清新美丽的景象:田田的叶子、点缀着的白花、缕缕的清香、淡淡的月色等等,这里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学生只有充分阅读后,才能进入情境并马上会找到与自己生活体验的相似点,因而各自有侧重地去开掘自身的情感内涵,产生精神上畅达无阻的往复交流,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就被激活,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王守仁语),创造性思维也就更加活跃。这样的留白,真正使教师的教学达到了“不着一字,尽得”的境界了
因此,以某种作用上说,教学也是省略的艺术。“水至清则无鱼”。《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中假如能适当、适时地留白,省略些不须讲而学生自能领会的东西,那么,学生会得到更多,学生的阅读会更出色。学生不仅能走进文本,而且还能走出文本,进而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受到了情感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文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只有主动阅读,感悟积累,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在思索上留白,展现思维过程,激发学生探讨的热情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压强”论述以为,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完满即有“缺陷”或“空缺”的形状时,会在知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紧张的“内驱力”,并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和“空缺”,使之趋向完美,构建成一个“完形整体”,以而达到内心的平衡,获得感受的愉悦。因此,教师要通过留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讨探讨去获得空缺处的内容,以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所以,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一定要提出一些较有难度的不足,给学生以充足的思索时间,引导学生作一番认真的思索,做一番深入的感悟。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份收获,有一份提高;才能长一点悟性,增一点内功。那种不“开”只“达”的教学方式,只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能力培养也成了一句空话。
语文教学基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和上风,为学生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语文,尤其是文学,特别具有形象性、表意性和灵活性,它本身就给读者、教者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丰富的联想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和上风,循循善诱,以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入手,留出空缺,引导学生在理解领会文章内容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己对生活的熟悉和体验,进行课内课外、天上人间、古今中外超越时空的联想和想象,把文章的文字符号变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开拓思路,增强教学的高度和深度。以《使至塞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物描写,到《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无一不可以留出空间,启发学生进行拓展思维,进行再造性想象,使无声的画面变为栩栩如生的景观。
美国有位教育专家说,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不足提出之后,至少要等待3秒钟,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不足,可减少卡壳现象,可增加学生的信心,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增加发散性思维的成分,可增加学生回答不足的多样性等;若不给学生留思索的时间,提问也就失去了价值。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缺,此时,学生的留意力、思维、情感、意志等交织在一起,是智力进展的最佳时刻。教师要善于创设这样的空缺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愤”和“悱”的状态,以而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点燃学生探讨的热情。
例如教读《孔乙己》,有位教师于无疑处生疑,问:“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谁?”学生一愣。随后,这位教师接着笑了,说:“他地位太低,姓名被世人忽略,只有绰号叫孔乙己。”学生这一愣,正是“留白”价值的体现:学生表面凝神屏息,而内心却如即将喷发的熔岩。学生在看似短暂的时间里很快完成了对这个不足的思索,一经教师点拨,便会马上大彻大悟,并对这个不足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而加深对人物命运的理解。
“留白”本是“接受美学”审美欣赏的一个概念。画家作画留空缺,诗人写诗有跳跃,音乐家演奏更注重“无声胜有声”……“踏花归来马蹄香”、“正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目的是留给欣赏者遐想的余地,以而获得对作品更深的理解和把握。人们常说,“玉不琢不成器。”可是假如我们本身不是一个高明的玉匠,那就会造成未成器先毁玉,留下的只能是无可挽回的遗憾。我们常常担心,在语文教学中,过于殷情的传教会不会是在用善的泉水兑淡美的琼浆。据说,宋代王阳明教他的弟子,花半天时间读书,用半天时间静悟。似乎同样的做法,日本木谷实围棋道场也曾实施过。这种做法,无论以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角度上,都应该作很好的考证。它使人想到了牛的反刍:夏天,池塘边,柳树下,斜躺着。安详的目光,悠闲的神色,放松的躯体,蠕动的嘴巴。是对营养的咀嚼吸收,是满足,是享受,是沉醉!相伴的是对个体生命的一种认可和肯定。以以容容,自自然然。语文学习中,学生自我“反刍咀嚼”是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解根本无法替代的。这种“留白”的空间是学生理解、消化、感悟、联想、升华的过程,是真正作用上的掌握过程。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亚里士多德曾说:“闲暇出聪明。”在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新形势下,语文老师更应该有大的气度,在教学中多给学生营造“留白”的时空,以生命的层面上全面构造他们的精神世界。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