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遵循原则

更新时间:2024-01-11 点赞:7022 浏览:2309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09)-07-0137-01
为培养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我们不仅要构建以现代化知识为内容的现代化教育系统,而且要利用先进的科技,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进展。而实现这种跨越式进展的关键,就是要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现结合本人运用多媒体上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把握趣味性原则,激起学生阅读的

趣味性强是多媒体课堂的明显特点,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可以将传统教学中无法展示的内容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尽情地欣赏千姿百态的四时风光,如临其境地聆听大自然中的各种声响,以而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寓教于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无穷的趣味。如在讲授《桂林山水》一课时,除了运用配乐朗诵外,还可以搜集一些相关图片,把桂林山水画面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加上教师的解说,学生对神奇的桂林就有了感性的熟悉。让学生通过课文与画面的比较,感受到桂林是个神奇的世界,人间的仙境。图文结合,声像俱佳,学生们既有新鲜感,又兴趣盎然,相对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但必须明确,运用多媒体手段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易于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文的学习策略。追求趣味务必把握好“度”。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切忌喧宾夺主。曾有过这样的教训:个别教师教学时,一会儿放录像、听录音,一会儿用计算机制约教学论文显示画面,一会儿又使用投影,将各种手段都尽可能地使用,固然热闹“有趣”,却因教学手段的演示而替代了对教学内容的阅读与理解,学生留意力分散,兴趣由教学内容转向了教学手段。这样的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夸大直观性原则,增强内容的形象性

直观是多媒体的上风。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集在一起,使纯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使抽象的、静态的语言文字活跃成为具体的、动态的直观感觉,以而使有些平时不易看到或接触到的东西,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展现于学生眼前。像《爬山虎的脚》一课教学,可以让学生配乐朗读课文,浅析课文时,再出示爬山虎长长藤蔓、细丝样的根须、不同时段叶片颜色的特写图片,由学生仔细观察后讲出爬山虎的特点,引导学生以小养成留心观察四周事物的习惯。

三、运用启发性原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时,教师要创设特定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大胆提问、答疑,形成师生课堂情感交流、双向互动的配合,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并不简单的学习与练习任务,而不感到学习有什么负担,以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例如课文《捞铁牛》中怀丙和尚说:“铁牛是被水冲走了,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制作课件,既展示了当时捞“牛”的困难,滔滔黄河水,铁牛沉入于泥中,又分步昭示了捞“牛”的全部过程,让学生明白船、沙、绳、牛这几样事物之间的联系,搞懂了水托船的气力比铁牛的重量大时,就把铁牛捞起来了。这就是怀丙说的话的道理。实践证实,学生的熟悉过程随着电教媒体显示的作用获得了质的奔腾。

四、彰显拓展性原则,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比传统的语文课节省时间,它打破了课堂时空限制,直通古今,横跨中外。因此,有的课程用多媒体方式上效果特别好,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彰显其魅力。
例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时,先播放《飞夺泸定桥》的电视录像,然后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结合刚看完的录像所呈现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一是“飞”就是抢时间争速度,必须在敌人援兵的前面赶到泸定桥;二是“夺”就是攻天险,不顾惊涛骇浪,不畏铁索高悬,不惧敌人的林弹雨冲向对岸消灭敌人。这时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就能深深地了解到红军战士“飞”的艰难,“夺”的艰险。使学生被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这样,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突出革新教学论文性原则,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熟悉世界、诠释世界的作用系统和价值系统,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所以语文课件的制作不宜与数学、艺术等课相比,讲究动画、插图的数量与美观,而要注重听、说、读、写的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采用多媒体,就要让它丰富的体现力激发学生无穷的遐想,使思维高度活跃而引发革新教学论文的火花,激发主动探究的。
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课文最后一句:“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按照顺向思维定势,柔弱的小羊是狼的腹中之物已成定局。为了点燃学生独创思维的火花,教师采用求异法,边用电脑演示狼恶狠狠扑向小羊的动画边有意提问:“狼是不是把小羊吃掉呢?”有位学生说:“狼向前扑的时候,掉在前面的陷阱里去了。”我随机演示狼掉进陷阱里的样子,同学们看了兴奋地直拍手,求异思维一下活跃起来。有的说:“狼向前扑的时候,小羊一躲,狼一头撞在大石头上。”有的说:“狼向前扑的时候,被树后的猎人一给打死了。”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柔弱的小羊以力气上斗不过狼,可是它凭自己的聪明聪明,以理智上斗倒了狼,躲过了这场劫难。”学生们突破了思维的定势,以不同的方向去思索不足,把自己的想象和小羊活下来的愿望联系在一起,培养了思维的独创性。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有效功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好计算机辅助教学,上风互补,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