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语文教学资源

更新时间:2024-02-01 点赞:11609 浏览:4687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教学资源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语文教学资源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取、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养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优化语文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比传统语文教学更丰富、更生动、更直观的语文教学资源。

一、开发“全息式”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体现着语文教育思想、教学内容、策略等,是教学的根本,教师依靠语文教材进行教学达到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假如语文教材编得不好,系统不完整,教师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难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说没有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就无法进行,更谈不上语文教学方式的建构,另外教材的科学性也会影响到教学方式的科学性。
笔者以为,我们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一套“全息式”语文教材,以适应不同层次的教师与学生的需要。这里的全息式有两个含义:一是载体的多样性,二是内容思想的全面性。

(一)载体的多样性

“全息”是指文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二维三维动画、超级链接、网络等多种媒体信息。简单地说,就是以多种形式呈现信息。
在信息社会,信息呈现的形式、传播的方式都显现出多样化的走势。我们的语文教学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也要参考鉴戒,转变原来只有大量文字,偶然穿插少量图片的教材。新课程标准中就倡议:“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就灵活多样,避免方式化。留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探讨性专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新型的语文教学方式中,要求使用新型的语文教材,这门的教材载体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文字资料信息,另一部分则是与文字资料有关的图形、图片、音乐、动画、知识教学构件、音像资料等。

(二)内容思想的全面性

新型的语文教学方式是现代语文教育理念的实际操纵方式。现代语文教育理念是通过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不仅仅注重学生掌握字句、能说会听,而且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样就要求语文教材不能只选取一些以科学内容为主的课文而淡化人文关怀。但一本文字信息的语文教科书的容量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力开发辅助教材,来充实语文教科书。
如:上海的小学语文课本H版教材中有这样一篇课文:《望星空》
天上星星一闪一闪,我望着星空眨着双眼。多么希望有那么一天,乘着火箭去游玩。
在那遥远的外星上面,会不会碰到像我一样的男孩:黑黑的眼睛,圆圆的脸,也望我们地球眨着双眼。
我乘着火箭,他坐着飞船,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许会在太空见面。
天上星星一闪一闪,我望着星空眨着双眼。多么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手拉着手,在太空游玩。
这是一篇具有明显的科技取向的课文。假如以对儿童的科普启蒙或开发儿童的科学幻想才能来说,这无疑是一篇好课文。但星空不仅仅是我们征服与主宰的对象,星空也不仅仅是科普的专利,星空有其他的人文作用。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夸大对宇宙神秘与博大的一份尊重,也许同样是有作用的。
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辅助教材,这样的教材中选用以下文章并将其制作得“声文并茂”、“图文并茂”。
文章一:《假如没有月亮》(《中外妇女文摘》1991年第4期)
假如没有月亮,并不仅仅是少了一颗地球卫星——没有空气,水分……没有生命赖以存活的占有条件的围绕地球转动的惟一天体。月亮不仅仅是元素、岩石、环型山以及直径、质量、体积、温度等物理数据,是的,不仅仅是这些。
假如没有月亮,人类会失去一块神秘的天空,一个视角、一个古老而永恒的神话,会失去那清凉的光芒、壮丽的想象、童谣、民歌、麦场上娓娓的叙说、儿童惊奇的追问和遐想……
假如没有月亮,也就没有月光如水人淡如菊,没有《诗经·月出》,没有《春江花月夜》,没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奇景,没有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李白的“金樽对月”、“青天揽月”、“吴牛喘月”、“峨眉山月”,也没有“效寒岛瘦”、“昆山玉碎”,没有李贺的“梦天”、杜牧的“夜泊秦淮”以及李后主的千古绝唱、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没有月亮,那些倜傥的大诗人会韵减三分,悠久、虚涵、灿烂的中国文学史会黯然失色……
文章二:《月》(李叔同作词作曲)
仰碧空明明,朗月悬太清。瞰下界扰扰,尘欲迷中道。惟愿灵光普万方,荡涤垢滓扬芳香。虚渺无极,圣洁神秘,灵光常仰望。
仰碧空明明,朗月悬太清。瞰下界暗暗,世路多愁叹。惟愿灵光普万方,披除痛苦散清凉。虚渺无极,圣洁神秘,灵光常仰望。
将第一篇文章做成配乐朗诵,第二篇文章则与李叔同的曲作一起让学生欣赏,使学生体味在那遥远的地方,仿佛有另一个天边的高远、清朗、圣洁,具有灵性的神秘美丽世界,映出人间的渺小与有限,感受精神生活的永恒有着。
这样的教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都是很有必要的。

二、创设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

早在20世纪初,杜威就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我们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过“社会即学校”的主张。新课程标准则夸大:“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总之一句话:“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当然教师们没有办法在每一节语文课上都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但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帮助教师虚拟、再现社会、学校、家庭生活场景,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
例如:人教版教材高中第一册中有一篇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写的散文《冬天之美》,文中热情地赞美了乡村的冬天:
“在巴黎,人们想象大自然有六个月毫无生机,可是小麦以秋天就开始发芽,而冬天惨淡的阳光——大家惯于这样描写它——是一年之中最灿烂、最辉煌的。当太阳拨开云雾,当它在严冬傍晚披上闪烁发光的紫红色长袍坠落时,人们几乎无法忍受它那令人眩目的光芒。即使在我们严寒却偏偏不恰当地称为温带的国家里,自然界万物永远不会除掉盛装和失去盎然的生机,广阔的麦田铺上了鲜艳的地毯,而天际低矮的太阳在上面投下了绿宝石的光辉。地面披上了美丽的苔藓。华丽的常春藤涂上了大理石般的鲜红和金色的斑纹。报春花、紫罗兰和孟加拉玫瑰躲在雪层下面微笑。由于山势的起伏,由于偶然的机缘,还有其他几种花儿躲过严寒幸存下来,而随时使你感到意想不到的欢愉。固然百灵鸟不见,踪影,但有多少喧闹而美丽的鸟儿途经这儿,在河边栖息和休憩!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或者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的神奇的连拱和无法描绘的水晶的华彩时,有什么东西比白雪更加美丽呢?”
但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们来说,上学的路上看到的是经过打扫的泥头土脸的雪堆,高大的楼房上的积雪是无缘看到的,仅有两边路旁的树上及高大楼房顶部还残留一些干净的白雪。在他们走在泥乎乎的已融化过的雪路上的时候,他们能够感受到的是严冬的寒冷和肮脏的路面。对作者对乡村冬天的赞美怎么会有同感呢?
再有,对生活在南方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很少经历过严寒的冬天,也许到学习这一课时还以未摸到过雪。雪对他们只是一个名词,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他们能感受作者对冬天的感觉吗?
那么,教师怎么激起学生的联想,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呢?
对课文中语句的解释浅析无疑是画蛇添足,作者布满情感色彩的简洁的语言会在教师的浅析中被肢解的支离破碎。还怎么让学生体味作者语言的美以及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呢?
笔者在观摩一位教师在上课时,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景进行有机的组合,在悠扬动听的音乐中,朗读那段文字,学生就会在虚拟的现实中感受冬日的乡村中寒冷掩盖不住的盎然生机。
三、结束语
对新型语文教学方式中的学习资源,笔者试以下图表示:
即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对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语文教材中生活情景等进行再现、虚拟,浓缩后使学生在典型的生活实例中有强烈的感受。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赵新波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