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成效

更新时间:2024-04-15 点赞:20978 浏览:94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信息技术的进展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多媒体这一新的科技手段正以令人始料未及的速度渗透到教育领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即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不但能优化教学过程,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信息技术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革新教学论文意识和探讨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一、语文教学必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必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要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以往语文教学中难以解决好的不足,来优化语文教学质量。信息技术有很多上风,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能力明显有益:

1.信息技术再现情境,激活感官,激发情感

以教学实际出发,利用现有条件下的教学软件,根据教学需要的内容制作出实用的课件来再现课文中的情境。它能转变原来枯燥的文字呈现形式,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和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直观而生动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九寨沟》一文时,大部分学生没有亲眼见过九寨沟的样子,固然课文中已有先容,但是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而通过播放课件,将一个流光溢彩、风景如画的“人间仙境”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图文并茂,使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也就油然而生。

2.信息技术教学识字,生动活泼,有情有趣

多媒体教学课件集色彩、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于一身,具有较强的整体性、集成性、交互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有效地转变低效率的识字教学这一近况。如在教学形声字时,我首先把“包”出现在屏幕上,然后加上不同的偏旁并进行“闪烁”,接下来是“包”字变成红色,这样一来,不仅能引起学生的留意,而且能引发学生的思索:为什么同是一个“包”字,加上不同的偏旁,意思就不同了呢?这些新字又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我一边让学生思索,一边再播放精心挑选出的一些插图动画。这样,教师把教学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真正做到了“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想”,很快就掌握了字音、字义和字形。通过多媒体直观图的演示和突出的“闪烁”,激起学生对学习新知的渴求和思索,增强思维的动力,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

3.信息技术解决难点,形象直观,事半功倍

借助信息技术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只有产生与文本的对话期待后,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以而进入“真正的读书境界”。《詹天佑》一文固然感人,能激起民族自豪感,但所描写的时代和事物间隔学生实际较远,加上一些专用性词语,学生理解有难度。因此,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上风,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先出示一张“京张铁路图”,引导学生理解“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进而熟悉这条铁路的重要量,同时出示“给诺索夫夫人的信”,让学生理解詹天佑临危受命的执著、豪迈、无畏。再用动画的形式,展现詹天佑为了缩短工期而想出的不同施工策略。这不仅吸引了学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他们形象直观地感受到其策略的精妙,使学生以内心情不自禁地对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和杰出才华发出赞叹。

4.信息技术设计习题,形式多样,灵活机动

为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进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分层次、因人而异地设计习题内容,可以更好地检验教学效果,提高反馈信息。在教学中可以做到:①根据画面内容,判定出展现的是课文的哪一部分,并用简短的一句话作出概括;②观看课件,背诵文中的段落,增加形象记忆,积累优美词句;③依据画面内容,指导学生即兴进行口头习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观察力。此外,也可运用信息技术,设计词语搭配练习、选词造句练习、补充或改写句子练习、改错字练习等。各种练习形式均有鲜活、直观的感受,深受学生的喜爱。

二、现行的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使用的误区

1.流于形式,为用而用

在这种课堂上,教师往往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强拉硬扯,将多媒体这一新式武器拖进课堂。教学实际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教师全然不顾所做课件能否真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这种“流于形式、为用而用”的做法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留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2.制作花哨,影响效果

看过不少的课件,过于注重外观的精美,背景和装饰图案五彩缤纷,不少与课堂无关的插图、动画、音响充斥整个课件,刺激了学生的无意留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留意力。学生表面看似颇有兴趣,课堂也看似活跃,但实际教学效果甚微。

3.不加斟酌,盲目“拿来”

目前,真正能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课的语文老师也许并未几。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现在市场上、网上课件很多,“拿来”似乎很轻易。不足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课件的制作缺乏必要的熟悉。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甚至班级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而有些教师恰恰忽视了这一点,盲目“拿来”,结果只能使教学过程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4.喧宾夺主,以辅代主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把一堂课的所有环节、所有内容甚至一个小不足的提问统统纳入课件中。过分依靠多媒体技术,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结果是限制了教师的临场发挥,使教师不能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5.夸大视听,忽视文本

当前一些语文课件过分讲究视听冲击力,图片、影视片断往往是课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却偏偏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比如上《祝福》,不是让学生去阅读课文,而是放了一段电影剪辑,看完就让学生讨论祥林嫂的形象。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力的提高是离不开对文字本身的感悟的。语文学科讲究形象思维,文学艺术注重形象可感,文学欣赏的过程是形象再创造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是具有差别性的。一味的以直观形象的画面代替文本阅读,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信息技术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正确运用

针对目前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运用的近况,要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认真地浅析教学内容,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遵循一定的运用原则,并留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正确熟悉信息技术,正确定位多媒体技术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不可否认,多媒体课件中优美动听的音乐、图文并茂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演示,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它在语文教学中只能起到“配角”作用,运用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这是由教学自身的规律性决定的,一切技术手段都必须为教学服务,假如过分夸大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喧宾夺主,势必会导致教师、学生为现代教学手段所役,终极影响教学效果。

2.转变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课件制作坚持以人为本

教师首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都必须以人为本。在实际操纵中,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应自己驾驭多媒体手段,将自己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和教学策略融进多媒体手段之中,以而极大地发挥先进手段的教学上风。只有这样,多媒体手段才有可能不成为摆设,不出现新瓶装陈酒的境况。

3.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的性质

文字的体现力有时是无法用其他形式替代的,比如宋玉笔下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敷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的“东家之子”,我们就很难用文字之外的手段去体现它,而只能让学生在想象中体味。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留意语文学科的特点,不要因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而束缚以及扼杀学生的想象。

4.提高自身素质,为多媒体技术恰当运用提供保证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并在探讨教材、探讨学生的基础上,亲身设计、编写课件,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只有不断加以革新教学论文,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以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桃花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