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新文化思索

更新时间:2024-03-20 点赞:8428 浏览:3336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积极的情感,欢乐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想活跃,轻易形成新的联系;反之,消极的情绪,则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教学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理性与情感两个方面的动态交际过程”。人在轻松、愉快、欢乐的情绪下学习要比在一般情况下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让学生动情,让他们成为语文的“追星族”,哪有不愿学,不乐学之理?那么,如何才能营造教学情景,拨动学生的“情”弦呢?

一、设计导语,以“导”引情

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导语犹如一台戏开演的叫板、锣鼓,它是创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也是强化课堂心理场的第一步。精美动情的导语,能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学生的心弦,让学生“一听钟情”,全身心的去“歌之”、“咏之”、“悟之”。
我教《沁园春·长沙》时,设计了如下开场白:古来有才学、有抱负之士,一旦登临送目,凭高揽胜,必生万端感慨。日月的变迁,家园的忧患,人生的苦辛一起涌上心头,奔赴笔端。曹操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以显英雄气概。杜甫吟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叹时运不济。这样的名篇佳作,不胜枚举。今天我们将学的的《沁园春·长沙》一词更以其境界的开阔,气势的恢宏令吟唱者叹为观止。学生听了这一段导语,能不动情?当然精美动情的导语,要围绕教材内容,贴近学生思想,否则不能“披情入文”,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

二、注重朗读,以“读”传情

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既是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也是“以声传情”感染学生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调节自己语言的高低轻重,语调的抑扬抑扬,语速的轻重缓急,点燃学生感情的火焰,让学生乐学。
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样的诗歌,教师如能用朗诵“情感演示”,就能使学生自醉其音,心醉其情,入情、入境地感受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若迷恋浅析,学生缺了体味的一层,很难进入诗文的情景,更谈不上动情、动心。所以说,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三、寓知于乐,以“趣”

实践证实,让学生在兴趣的境界里学习,留意力集中,反应最灵敏,思维最活跃,求知欲最旺盛,学习效率最高。比如《胡同文化》一文,主要写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反映了作者怀旧、伤感、无奈的情感。倘若按一般教学,肯定引不起学生兴趣,也难以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我在教学本文时,精心设计了三个亮点:(1)导入新课时,用多媒体投影一系列北京胡同的照片,并提问:“假如把这些照片收获一本集子,让你给这本集子写篇序,你会写些什么呢?”(2)在讨论胡同文化的四个特点时,我又提问:“结合课文的有关语句,结合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谈谈你喜欢哪个特点,不喜欢哪个特点,为什么?”(3)在体味作者的怀旧情感时,我适时播放了画面音乐《前门情思大碗茶》。这三个点的设计使学生情绪高昂,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进入角色,以“情”唤情

教师只有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受到课文的启迪与熏陶,使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才能进入角色,感染学生。有的老师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把这首诗与李瑛的《一月的哀思》放在一起教,反复朗诵,教师哽咽不能卒读,学生则潸然泪下,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以情唤情,使学生在情感的感染下完成学习任务。
语文学科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工具”只有通过科学练习才能掌握。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语文能力,而练习则是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因此练习应当贯串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环节。知识会在练习中获得,能力会在练习中形成,技艺教学论文会在练习中掌握,智力会在练习中进展,其内容通常包括口头练习和书面练习。语文课堂教学中口头练习较多,书面练习较少,部分教师以为书面练习较口头练习费时,殊不知书面练习有着口头练习无以伦比的优越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思维的镜子……是聪明的创造者。”的确“心灵手巧”是相辅相成的。只要处理好练的时机和内容,完全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练一练。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只有在教学中留意教学情景的营造,学生的全身心才能很快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与作者一同黯然泣下,或一同神采飞扬。此时,学生动情,再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心去学习课文不是很自然、很欢快的事吗?
张宏,教师,现居江苏溧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