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

更新时间:2024-01-16 点赞:6087 浏览:2093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初中语文教学,培养语感,至关重要。有人以为语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有人以为语感是语文能力(听、说、读、写)高度综合的体现形式。
“语文课标准”明确指出:把语感培养作为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语文老师必须把语感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现实中,笔者发现“语感培养”的观念并未深入师心,不少语文教师懒得读,不会读,读不出文章的韵味。尤其在经济进展相对缓慢的农村情况更为严重。笔者以为其中理由有:
一是“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中“高境界”的东西,它要求指导老师有较高的语感素养。
二是“语感培养”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可操纵的难度比较大。
三是关于“语感培养”的考查、评价机制不明确。
四是农村中学师资整体水平堪忧,教学设备、手段、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以上一些理由,让笔者感到“语感的培养”举步维艰或是蜻蜓点水。这一薄弱的环节也势必影响新课程实施的整体效果。因此,语文教学如何培养语感的不足极需探讨和探讨。
关于农村语文教学中设备、手段等客观的“硬件”不足,作为平凡的师者难以考虑,只想以语文教学一线积极探讨一些“语感培养”的“软件”不足。

一、熟悉语感

前辈们关于语感有很多论述,这里列举有代表性的五例:
叶圣陶以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作用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语感’。”
李珊林以为:“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练习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
王尚文以为:“主观的语感源于客观的言语,主客观的言语对象是对人的语言器官长期雕琢的结果,是人的语言器官长期感受言语对象不断积淀的结晶,是人的言语这一对象在人身上对象化的实现。”
李海林以为:“语感是对语言隐含作用(即指句子字面作用以外的作用,依靠于句子以外的因素而又包蕴在该句子内)的一种深刻的直觉。”
杨炳辉以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语感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的熟悉和本质的理解,直觉中潜伏积淀着逻辑理智基础,这样就可以在感性直接关照里,同时了解本质。”
以上阐述分别以语用学、教学论、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角度来描述、概括、探讨语感。提法迥异,各有侧重,但归纳起来不难发现:语感是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感性中粘附理性的悟性,或是由语言文字引起的瞬间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熟悉活动,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
用现代心理学的论述,完全可以解释“语感”现象。“语感”即语言感受,是以感知开始,整个过程包括感受、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复杂的心理因素。而语感能力的培养就是这些复杂的心理因素反复实践和练习的结果。那么,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语感呢?

二、语感的培养

语感的培养,主要的途径和策略就是读,多种形式的读,在长期的阅读练习中不断得到积累和提升。具体来说,主要以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对字词的感受力

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力还远远不够,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以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这是由语言符号中的“共同性”和“个体性”决定的。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特别区分了语言和言语的差别:语言是一般的,按一定法规组成的完整的符号系统,其语词和语义的联系是稳定的、静态的,即约定俗成的;言语是个别的,它是语言有着的形式,其语词和语义的联系往往是变化的,是语言的使用,具有任意性。以语言的理解角度来说,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所理解的作用往往是明确、具体的,这就是“共同性”。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摆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特殊作用、内涵作用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活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性,称之为“个性化”。
这种“个性化”又往往是作家在传情达意时有意为之。陆机提出“文外曲致”,刘勰主张“情在词外”,钟嵘倡言“文已尽而意有余”,司空图赞赏“味在咸酸”之外,都主张写作时,须有“言外之意”,也有的是作者无法表达的情感。中学生所面对的往往是这样的“个性化”语言。
此外,语言中有着着大量的模糊语词。1965年,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查德通过大量实验后得出如下论断:“语言中大量有着着模糊概念。”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思维中又以直觉、顿悟见长,与之相应,汉语词汇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和意象性,富于弹性,富有韵律,内涵的自由度很大。我国的古典作家又往往把模糊性的事物当作审美观照的对象,“引入于冥漠模糊之境”。
鉴于上述语言系统的种种特点,语文教师只要把学生已有的一定数量的词语积累作为语感练习的基础,通过大量的阅读练习,就可以使学生的语汇积累如滚雪球般增加。在课外阅读中,中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新词语,第一、第二次接触时可能不懂,到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接触到时,这个词就比较熟悉了。由于反复接触的这个词不是孤立的,而是连同整个句子一起出现的,学生就记住了十几句乃至几十句具有这个词的句子,掌握了该词的使用规则。这时,对这个词的作用以不懂,至开始有些懂,到完全懂,那么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作用变化规律也可以掌握了。如此日积月累,又不易遗忘。当然,语言符号的“共同性”毕竟是基础,对词义的正确理解,是词汇积累的第一步。中学生头脑中积存的语汇,往往是会用却不会释,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学习词语的策略,显然是十分必要的。课文中出现的常用词、关键词,也有必要加以点拨。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的词汇量会不断增加,语言感受力也就不断得到提高。语感力的提高,又使词汇积累更加轻易,就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留意“意象积累”

每一语言文字符号,都指向特定的事物,代表特定的作用。古人讲究“气”也就是作者在创作时包含的情感色彩的意象活动。气要以文字为托,韩愈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浮物大。”(答李翊)道出气与文字的联系。因此在课文中阅读理解文字的气即就能捉住作者的情感以而形成语感,丰富学生头脑中的意象积累,如“乡愁、舒适、痛恨、悲愤”等,会促使学生现象力的萌发,形成丰富的语感触角。要丰富意象的积累,最主要的途径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农村中学的课外书籍相对较少,那么就要求老师多勤奋,充分利用好每一册有益的课外书,在少中求精、求深。另外多观察农村的万物万事,多思、多联想,都会很有益处。

(三)抓牢诵读

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一般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形成语感能力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抑扬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这种形成语感的策略,古今都有赞赏。周振甫先生以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是非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是非与声之高下中求气,达到了气,就能感受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叶圣陶先生也夸大对现代的“美文”应重视“美读”。朱光潜先生专心理学、生理学原理对该现象作出解释“朗读也是一种模仿,它模仿的是作者喉舌筋骨活动技艺教学论文。久而久之,作者的神气音节就在读者的喉舌筋骨上留下痕迹。”以而培养了语感能力。
初中学段作业内容相对高中来说简单、肤浅,自由支配的时间也较多,接受事物也较为敏锐,最适宜练习朗读。农村朗读的环境虽说较差,但只要重视一样培养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教师拿出专门朗读练习课或每遇美文都努力关注语感的培养,学生都会大有收获。当然,师资水平不足还需老师自身不断努力。尤其语文老师,应有强烈的语感能力,师之高,语不更高吗?
语感培养还应有更多的策略途径,有待我们继续探讨,身在农村的老师只要自信,敢为,一定能培养出与城市学生一样优秀的语感能力!
(宣兆群兖州市第十三中学27210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