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比较法运用

更新时间:2023-12-27 点赞:25428 浏览:1176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比较法是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策略。比较策略运用得法,很多概念性的东西就轻易变得具体,学生对文本和语法的理解就会深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浓厚。比较法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还能开拓学生的思维与情感空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浅析能力、想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求异思维概括能力。
关键词:比较法思维方式语文教学
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联系的思维过程和策略。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现有创造。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可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思路宽广,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
一、近况
现在的中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有一种依靠心理,老师也乐意学生随着自己转。老师和学生的这种“配合”,无意中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在语文课堂上,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被动地接受。导致学生对语文课兴趣不浓,课堂上萎靡不振,调动不起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挥。没有调动起学生思维能力发挥的教学,是不能够让学生掌握到更多、更深、更牢固的知识的。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用比较教学法,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也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思维。由于“有比较才有分别”。比较能使人的思维更加严密,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现今的大部分语文教学,多采取的是对单篇课文进行系统完整的先容,很少对课文进行比较浅析,更少对学生进行比较式的学习练习。例如,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作品有2O多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让学生加以“比较”,如哪些作品是小说、散文、杂文,哪些作品是揭露满清政府、北洋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作品中出现的“我”,哪些有鲁迅的影子,哪些就是鲁迅,哪些与鲁迅无关等等。通过比较,激活思维,归类分类,总结规律,深入探讨。
二、探讨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比较法,不仅可以将新旧知识,事物联系沟通组织起来,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和秩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策略。

(一)阅读中比较

例如:《卜算子咏梅》与陆游《咏梅》诗词比较: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咏梅》)
首先,两首词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其一,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其二,都体现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其

三、都赞颂了梅花的高尚品格;其四,两位作者都以梅花自比。

两首词的不同,也是很显明的。其一,词中的梅花形象不同。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尽管也仍保持其高洁的情怀),这里的梅花,象征了屡受排挤打击的主战派。笔下的梅花形象是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她象征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人,体现了中国革命者在20世纪60年代面对国际国内巨大困难的时候,那种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其二,两首词的感情基调不一样。的词,感情基调积极乐观布满信心;陆游的词低沉孤高。比如同样写梅花与群芳相异凌寒独自开放的特点,的词是“犹有花枝俏”,陆游是“寂寞开无主”;同样写梅花的品格,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陆游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当然,我们对两首词进行比较,目的不是比较立意的深浅,也不是比较其艺术性的高低,由于时代不同,那是不比如较的,而艺术的风格的不同也不可论其高下。

(二)临场中比较

教师在上课时,有时发现书上注释和自己讲解有出入,这就造成了老师与课本之间的分歧,给学生带来了困惑。平时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大胆地“以书为敌”,我特别留意去发现书中一些明显的谬误,并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去比较鉴别,判定出谁是谁非。课文中对成语“油然而生”作如下解释:“形容好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对于这个解释,我不敢苟同,查询了几本词典后,更增添了决心否定它的信念。于是,我告诉学生,书上对“油然而生”的解释不妥,并造句说明——假如我们在黑夜时听到怪异的声响,或者忽然遭受亲朋好友的误会,那么一种恐怖的心情或痛苦的情绪就难免油然而生了。所造的句子情理上无可挑剔,那么若照课文上的说法,所谓的“恐怖”或者“痛苦”又是属于哪一种好的“思想感情”呢?这种归谬法的推理和比较立即否定了课文中的说法。仅此我觉得还不够,树立正确的观点还要进一步以理服人,我对学生说,“油然而生”原指油在加温时达到一定的温度,其液体自然而然往上涨溢,后来人们借此来形容人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或刺激,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油然”侧重体现自然而然的精神状态,而不在于限制感情的好坏。我的道论述证让学生心悦诚服了,思维得到的拓展。
三、总结
两篇或多篇课文放到一起作比较,既能比较出多篇课文相同或不同的写作策略、表达方式、主题思想等知识点,又能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和严谨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学会把两篇或多篇文体或体裁相似的课文进行比较学习,在严谨的比较中掌握知识。
比较法是教师的一种教法,也是学生的一种学法。比较法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还能开拓学生的思维与情感空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浅析能力、想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求异思维概括能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