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熟悉信息技术

更新时间:2024-01-17 点赞:13989 浏览:59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现代信息技术广泛介入语文课堂,已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学的一个明显特点。信息技术以其图文并茂、视听兼备,且不受时空限制的再现性、可控性、模拟性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增强了教学效果。但在对信息技术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熟悉到,信息技术在语文课中的运用有着着它的局限性。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不能包办代替一切。当前,信息技术充斥于整个语文课堂的滥用现象,异化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违背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
笔者以为,任何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以信息技术替代语文教学中应有因素的做法,都是违背语文学习规律的,势必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实践证实,现代信息技术能否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功效,关键在于教师对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所能实现的功能的定位。而这种定位又一定要以教师对语文课程的正确熟悉为条件。在此,有一些肤浅的思索与同仁共享。

一、莫让信息技术替代纸质语文教科书

传统纸质的语文教科书作为语文课程最重要的显性载体,以静态的方式呈示着语文学习的动态,内隐着学生语文能力进展的线索。一册语文教科书,分若干单元呈现;一个单元由若干课文组成;每篇课文前设导读,后设研讨练习。一系列的编排体现了编者完整的文本设计思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一定要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都要紧扣这条设计主线而展开,以体现教学的整体性。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将完备的文本内容以若干课件的形式零星地呈现给学生,研读一篇文章也要把一篇完整的课文分成若干个段落分批分次地出示给学生。整堂语文课,学生都是在仰视一个个电子课件中度过,而缺少与纸质教科书的亲密接触。这样的操纵,势必造成对文本的肢解,学生的熟悉会支离破碎,很难在头脑中建构起完整的认知结构。
另一方面,传统纸质教科书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媒介。“圈点”、“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古人学习语文非常重要的学习策略。良好的读书习惯,就要求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边读边写,边读边记。而纸质教材无疑为学生的记写提供了最为适宜的活动空间。而当前以信息技术替代纸质教科书的做法,以“视听”活动替代了学生应有的记写活动,形成了“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畸形课堂方式,甚至削弱和剥夺了学生借助教科书书写的权利,严重地阻滞了学生书写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这不能不说是当前学生错别字较多、懒于习作的一个重要理由。

二、莫让信息技术替代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

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不仅应该包括呈示、对话、辅导等主要行为方式,还应包括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望等辅助行为方式。语文教学,教师不仅要对引导学生如何领会字、词、句、段、篇倾注心血和聪明,更重要的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调动饱满的情绪,迸发真挚的情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靠生动的语言、得体适宜的体态语和富有感染力的神情来传递情感,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目的。很显然,这些任务仅仅靠信息技术是无法完成的。而现在的一些语文示范课,教师板书寥寥几字,甚至一字不写,全以课件演示;范读领读一句不读,全以录音替代;不足引导与解释不作具体阐发,全以课件陈列,而整堂语文课缺少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这样“以机代师”的做法,凸显了信息技术对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同时淡化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诱导作用,简化了语文教学复杂的情感迁移规律,难以体现语文教学的个性化特点,教学很难达到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莫让信息技术替代必要的学生活动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夸大对学生认知策略的培养。要想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这一课程理念,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引发探究学习的机会。在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假如教师过分依靠于它,必然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堂读书、思索讨论、语言表达等活动,缺少主动介入学习过程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便被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了。
另一方面,学生在课上,假如一味地被色彩鲜艳、画面精致的课件所吸引,而缺少对语言本身的品味、咀嚼、运用,对学生语感的形成与进展极为不利。因此,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引领作用,不能因信息技术的介入而撼动,否则会造成语文课堂教学人文境界与语言环境的严重缺失。

四、莫让信息技术替代学生对文本的原始理解

学生学习语文有着自身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既要遵循学生“感知——认知——表述”的心理进展规律,又要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
作为母语学习环境下的语文学习,具有自然“习得性”。学生在进入每一节语文课堂学习之前,都具备自然习得的基础和能力。通过在生活中自然的观察、体验、思索等言语实践活动,以及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语文课堂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储备和语文学习的能力。因此,任何一堂语文课的起点都不应该是“零起始”状态。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珍视学生的“已有”,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作进一步的关于“未知”的探讨。这样,语文教学才更具有针对性,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的进展。
另外,语文课程又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程中包含着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的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熟悉语文课程的这一特点,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了解学生学习的“己有”,因势利导,使学生最原始的理解得以深化、超越,以而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达到对文本的正确把握。而要达到对文本基本理解的条件条件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
反思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忽视学生对文本的原始理解过程,直接将自己或教学参考书的观点灌输给学生。而在信息技术进入语文课堂的今天,教师灌输的手段通常是“电灌”。在学生第一遍朗读课文之前,就为学生播放课文录音,用朗诵者的情感干扰学生对文本最初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在学生初读文本之前,就用多媒体的画面替代学生对文本情境的最初感知;在学生了解文本结构之前,就用课件提示了文章段落的划分,限制了学生对文本思路的积极思索……种种做法以形式上看似直观生动,以本质上讲,这种游离于文本、无视学生独特的感知体验、无视学生的认知规律的行为,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的陈腐教学观念在作祟,与新时期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背道而驰。这的确值得广大教师反思。

五、莫让信息技术替代学生的审美想象

语文课程中处处包含着审美要素,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广阔的审美天地。文学以语言塑造形象,但当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翻开一部文学作品,看到的并不是具体可感的形象,而是一行行文字,学生要想获得作品的艺术形象,要靠丰富的想象。学生借助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在自己的头脑中引起与之相应的想象,以而使作品所描绘的形象活生生地呈现在自己心中。很显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借助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手段作辅助,的确能帮助学生唤起对作品所提供的审美形象的想象活动。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调动学生审美想象的惟一手段,用信息技术替代了学生最为朴素的阅读,这就即是封堵了学生以语言为媒介、引发审美想象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版.
[2]周庆元《中学语文教育心理探讨》,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版.
[3]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版.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