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美语文教学对策与策略探究

更新时间:2024-03-21 点赞:16277 浏览:7096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所以,语文教学把“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定为教学目的之一。因此,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进行美学知识的渗透是中学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文学作品乃古今中外文库中的精华,具有极高的欣赏、教育价值,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为我们教师探讨、探讨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实例。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都应自觉地通过对语文文本中“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的阅读、讲解、浅析,引导学生去发掘、感受、欣赏作品中的语言美、构思美、情感美,以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美学素养,以造就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个性、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的一代新人。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教育呢?笔者总结了一些做法。

一、寓美育教育于诵读欣赏中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诵读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能使作品中的人物情境跃出纸面,使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享喜怒哀乐,以而直接受到作品的感染和熏陶,获得初步的审美享受。
例如,朗读《有的人》的第二节:“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这一句,“骑”字应读重音,“伟大”一词应曲折读升调,以揭露高居人民之上的反动统治者狂妄、轻浮的丑态,他们作威作福,横行霸道,任意奴役、宰割人民群众,还无耻地自我标榜多么伟大。而“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一句,“俯”字要读重音,句末平缓读降调,包含庄重、崇敬之情,以表达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做无产阶级和人民的“牛”的革命者的敬仰!学生们带着感情在反复诵读中进入角色,就会在诗人强烈的爱憎情感中得到深刻的感受,就会与诗人一起恨反动派的虚假丑,与诗人一起爱革命者的真善美,真正做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二、寓美育教育于精巧构思的赏析中

作者在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提炼加工、提笔成文时,需要精心的构思,公道、巧妙地剪裁、组织,纵横捭阖,各极其度,作者总是顺着一定的思路来布局谋篇,学生只有遵循这条思路,才能解开文章的思想内涵及艺术匠心、美学趣味。
例如,《枣核》一文的构思就十分精巧。作者由朋友索要枣核起笔,开笔就设下悬念:枣核用途蹊跷。接下来写朋友得到枣核后如获至宝,但对其用途仍秘而不宣,还“故弄玄虚”,使悬念更吸引读者。直到踏访后花园,在谈话中才说明了索要枣核的理由,解开悬念。在一个个悬念的消释中,读者享受到了一种柳暗花明的美感和豁然开朗的快意。几颗“东西倒不占分量”的枣核,却把相距万里的人连在一起,把朋友的心和故土连在一起,这几颗枣核的“分量”在美籍华人朋友的心中,简直就等同于故乡故土。作者借“枣核”这一物象,将风物美、友情美、民族感情美和谐统一在一起,突出了民族感情不因国籍的转变而转变,中华民族具有高度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主题。

三、寓美育教育于语言品味中

“文以载道”,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文学创作的物质手段。语文教学要引领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中去感受美、鉴赏美,接受美的熏陶和美育教育。
如《春》一文,写春天景物,用词正确而生动。写春草,用“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偷偷地”、“钻”等词语,细腻贴切而又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回大地时,春草勃发的长势、情态和它“嫩”、“绿”、“软”的特点;写春花,一个“闹”字把音响和景象全写了出来;写春风,“抚摩”一词巧妙地体现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使读者如入其境,感同身受。文中还运用了很多出色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来描绘景物特点,抒发感情。如写花色鲜艳,不直接说桃花红、杏花粉、梨花白,而用“火”、“霞”、“雪”来比喻,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使那火的燃烧炽烈、霞的柔柔艳丽、雪的高洁纯净,同时映入读者的脑际,给人以色彩斑斓的美的享受。拟人句如“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将竞相开放的花态写动、写活,把百花争春的“形”和“神”呈现在读者眼前。指导学生理解这些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品味炼字的贴切和用语的精妙,可以使学生既得到语言美的熏陶,又能以各家各派的文笔之中汲取到语言养料,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寓美育教育于作文仿写中

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利用现有教材,让学生以模仿开始,慢慢步入作文的大门,这对学生是大有好处的。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想象被更多地运用到作文教学当中。学生在内在情感的驱动下,运用典型化的手法,对储有着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就能够表达美、创造美。
如教学《往事依依》一文后,让学生以其结构上模仿写作《童年记趣》;教学《松鼠》后,让学生以观察上模仿写说明文《猫》;学习《一面》后,再让学生以选材上模仿写散文《带着感激上路》;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后,让学生想象写《于勒发财回家后》;学习了《孔乙己》,让学生想象写《孔乙己之死》等等,这都是对学生由模仿到创造、想象培养的重要手段。对于文苑学步的中学生来说,仿作无疑强化了课本范文对练笔的指导作用,为中学生以模仿过渡到独创铺设了台阶。学生以观察思索、取材熔裁、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乃至遣词造句等模仿中获得鉴戒,就能步其门而登堂,效其法而通变。以美育角度看,它是鼓励学生按美的规律鉴戒、创造文学美的良好开端。
总之,语文教材中有着美;教学艺术可以体现美、挖掘美;而教者也必须在教学中渗透美。只有让学生在丰富的美学内容中感受美、鉴赏美,得到美的享受,才能激起学生创造美的。
(责任编辑 刘宇帆)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