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12 点赞:34190 浏览:15744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语文是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对提高中职生学习兴趣和个人素质,并形成健康人格有一定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2-0087-01
近几年随着两高(高中、高校)的扩招,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大大下滑,他们中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且由于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着严重偏差,有的沉迷游戏,有的打架斗殴,有的和父母吵架、与教师发生冲突等,这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来说都是严峻的挑战。因此,对中职生进行情感教育有一定的现实作用。
而语文是思想性、情感性很强的学科。中职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大多是“情”的喷涌结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语文学科的“文以载道,情文并茂”的特点,是转变中职学校教学近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健康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的迫切需要,也是语文教师加强自身教学素养、以只会教书到重教书更重育人,以适应时代的迫切要求。

一、中职学生情感的特点

1.自我意识非常强
随着学习、生活范围的扩大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中职学生进展了多样性的自我情感(如自尊心、自卑感、理智感等),而且,的情感与社会情感也日益丰富。
2.情绪强烈易波动
中职学生的情感是强烈的,又是不稳定的,因此有人形容此时期是“狂风骤雨”时期,他们的情感经常具有不可遏制性和无法防范性,轻易以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在苦闷时受到鼓舞则为之振奋,在热情澎湃时碰到挫折则轻易灰心丧气。
3.良好理想与近况冲突
中职生通过学习掌握职业技能,对于实现自我价值满怀憧憬,然而社会上对中职生的偏见,常常使得他们的理想受挫,产生强烈的情感冲突。

二、情感教育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各种复杂的情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进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现代教学论夸大,不管运用哪种教学策略,都不能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假如能把培养情感和文学知识结合起来,就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兴趣盎然地介入教学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以而成为学习上能够独立自主的人。

三、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策略

1.导入新奇,使学生快速“动情”。
导语是一篇课文的起始,出色的导语应该像诗一样精练、感人。好的导语必须“动情”,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进入最佳准备状态。如我在讲《荷塘月色》一课时,采用这样的导入:“在文学史上,有一位文学家、教授,他自己一身重病,但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称赞他,体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就是我们熟悉的文学家朱自清。朱自清是个有骨气的人,他的高尚品格如同周敦颐笔下的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写于1927年的一篇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朱自清。”这样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就在学生心中凸现出来,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其高洁的品质。
2.朗读作品,在“听”中使学生“品情”。
正确、流利、富于感情的朗读有利于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意境。诵读教学法通过诵读使学生熟悉作品意象、领悟思想感情。在语文教学中,应发挥吟咏诵读的作用。诵读不仅可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直觉思维,陶冶学生的性情。诵读教学法的主要方式是在配乐朗诵中体验情感。课本中有不少文笔优美、情感至深的文章,根据不同的作品,恰到好处地配乐朗诵,让学生在听中品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教学《春》时,配合播放相关的音乐,学生静静地听着泉水的丁冬声,小鸟婉转的歌声,牧童的短笛声……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气味,热爱生活之情油然而生。
3.讲授声情并茂,在“看”中使学生“生情”。
教师的讲解,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应包括情感的熏陶。所以教师讲授课文时,还可以把“绘画”渗透到教学中,景中有情,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形象美。如教学《沁园春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