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功能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04 点赞:4413 浏览:117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职语文对学生审美素质的教育责任是责无旁贷的,这是由文学作品的特性、高职学生审美潜能的客观要求决定的。按照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高职语文教学可以以理解作品主旨,把握作者思路;创设课文情境,提高审美情感力;培养丰富的审美想象力;加强诵读,提升综合审美能素养及能力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增强其审美能力。
关键词:高职语文;审美素养;可行性;审美情感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29-0079-03
文学作品是作者心血的凝聚和结晶,是文学、思想抑或是哲学大家们对社会、人生等感悟沉淀后的思索。选入高职语文课本中的作品更是包罗万象,闪耀着人文的光辉,凝聚着人类的聪明,集人类文明之大成。精美的篇章里有美与丑、善与恶;有山河的壮丽与损毁、人性的完美与扭曲。所以,高职语文对学生审美素质的教育责任是责无旁贷的,语文教学以来就是美的意蕴在教学中的反映。

一、高职语文教学近况

1.“肢解浅析,灌溉式”的教学方式高职语文应使学生掌握和巩固必须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相应的能力,并由此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博览广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的审美能力。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多的教师只是对一篇篇文章进行肢解、剖析,以段落大意到中心主旨,只见其“点”,不谋其“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多数教师更多地只是承袭旧的教学方式,一根粉笔通堂课,学生只是被动地掌握了最基本的皮毛,并未能真正理解文章内含的文化积淀和底蕴,更不用说领悟其间的美感渗透并由此潜移默化地提高审美能力了。语文的艺术欣赏、审美教育功能因此而完全流失。叶圣陶先生说:“性情的修养和想象力的培植在教育上是最重要的项目。”“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张想象力,假如捉住一两句话也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话。”这恰正是目前高职语文教学所缺失的。

2.传统考核方式的滞后和限制

高职语文考试的方式仍以卷面为主,题型沿袭的是选择、填空、阅读(三者共60分),作文(40分)。考核内容为记忆的知识类,重点则更多地需要死记硬背的记忆,即使是阅读题目类中涉及到的主观理解题目,也不外乎上课的笔记,抑或是练习册上做过的题目。学生心里明白,只要考前背诵即可答出,真可谓是“客观”的“主观”题。
考核方式对阅读鉴赏、口语表达等应变能力的忽视,使得处于考试指挥棒下的高职教师和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语文学习的误解:即只需背诵记忆就可以了,勿须深入其中,勿须感受语文美的意蕴,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二、加强高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功能的可行性

1.文学作品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前苏联教育家列杰夫曾说:“语文应该让孩子们在美的空间翱翔。”高职教材选入的作品,无论是古今中外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还是随笔、报告文学,等等,或意蕴悠长、美轮美奂,或回味绵长、内涵丰富,都是文质兼优,绚丽多姿、宽广深厚,有着自然的美、生活的美、艺术的美,具有人性美的魅力,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能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作家们常常对其作品的形式反复修改,精雕细琢,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之“绿”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贾岛与韩愈的“推”“敲”之辩争等,既为了增强诗作本身的严谨与正确,更是为了作品的美感。正如克莱夫贝尔所以为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激起我们的审美情感,就是由于作品具有美的‘有意味的形式’”。所以说,对优秀文学作品意境的感受过程即是审美素养的积累养成过程,是综合性的审美活动。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重语文运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进展。……应关注学生情感的进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高职语文完全有必要探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实现其审美教育功能的途径。

2.高职学生审美潜能的客观需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以为:人的需要有七层,成金字塔式,审美需求处于其中的第二高层。高职生恰好处于青春期,他们辨别妍媸、区分善恶等内在心理和渴求日益增强,对审美需要的熟悉更加明确。以心理学角度而言,审美是一种感知、想象、理解的情感心理过程,而高职生个体的感知处于积极向上进展的阶段,内心的各种审美体验日渐丰富,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情感部分就能使其有所触动,产生共鸣。教育者应该注重探讨审美教育过程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促成或推进学生的审美能力的进展及其审美想象的深化和丰富,缩小学生的审美需求和审美感知间的间隔,以而提高其审美素养。

三、高职语文教学提高审美教育功能的途径

1.理解作品主旨,把握作者情感思路,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力

帕克曾说:“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而且它又是整个结构所依靠的基础。”[1]
文学作品中的美作为客观有着,是以感性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作品中所反映的对象,无一不是作家在对生活生命的关注后,加以深邃思索,形成的“杜鹃啼血”般的成果。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去体验、还原作品中的思想和主旨,以而渐渐增强其感知力的敏锐度。茹志娟的《百合花》风格俊逸清新,学生理解了作者要赞美的是小通讯员金子般的心,就能够感知文中的细节蕴含的美。比如在筒上插树枝和野菊花的淳朴和天真;护送路上腼腆害羞的神情;挂破衣服赠予馒头的场面等,都饱含着人性的美。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优秀的作品有时候就是浓郁情感的归属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走进作家内心深处,在情感共鸣中增强对美的感知力。如学习苏教版高职语文教材第四册的郁达夫《故都的秋》时,可先行先容作者概况:“性格敏感忧郁,时局动荡,处于白色恐怖中,以上海迁至杭州,‘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在杭州期间,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这些都让学生与作者情感相融和,悟到“清、净、悲凉”既是北国之秋的客观景物特点,同时亦是郁达夫的主观情感,是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的体现,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以而增强审美感知力。

2.创设课文情境,给学生提供感受美的直观和有着,提高其审美情感力

将精美的篇章作为审美对象,学生则是审美主体,审美过程是一种主观抽象的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养,要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直观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情绪。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再现文章中的景色或情境,加强创设课堂氛围的烘托。如在学习《风景谈》时,文章中的“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桃林小憩”、“石洞雨景”、“北国晨号”六幅美丽风景,可以利用视频和配乐如电视片一样将之展现出来,使学生在具体视觉、听觉的触动下感受课文的情境,加强审美教育功能。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外界的媒质,促使学生预备充分正确的审美心境。美国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以亲身的感受,独特的感受,叙写三天的光明生活,将自己在黑暗中的生活想象成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具有强烈的心灵震撼力。对于身心健全的学子而言,根本无法感同身受文中的警示和启迪。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具体行为模仿(失去光明),进行换位思索,深切感悟文章意境朴实却又感情深沉的美,以而感受作者创作意图,并延伸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学生设身处地地想到海伦的盲聋哑的处境,愈加珍惜自己的一切,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热爱生活的审美心态,以美好的情怀去看待周遭的人、事、物,以某种作用而言达到高职语文教学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审美素养提高的最高境界。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