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更新时间:2024-03-15 点赞:14341 浏览:5958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科学的进展使人的物质丰富了,但人的精神世界却日益贫困化了。现在很多中职学生,社会上的正义和邪恶激不起他们强烈的爱憎;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友谊拨不动他们感动的琴弦。他们中的一部分缺乏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等美好高尚的感情。因此推动教学论文中职学生的个性进展,关注他们的人格完善,培养他们的高尚爱国情感,是职业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语文学科既具有工具性又富有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尤为重要。所以语文课除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外,教师一定更要发挥好它的情感教育功能,肩负起培养学生的高尚爱国情感的神圣使命。那么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感呢?具体有以下几种策略。

一、寓情于理,以理育情

中学语文爱国情感教育的特点之一即是情与理的结合。熟悉是情感的基础,人对客观事物熟悉越深刻,对其情感体验就越深刻,这就是所谓“知之深,才能爱之切”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留意突出一个“理”字,深化一个“情”字。“理”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明理才能达到情深的目的。例如我们教《祝福》一文时,就可以先在了解祥林嫂的一生悲惨遭遇的基础上,激起学生对祥林嫂的深切同情,再引导他们探讨祥林嫂惨死的真正理由,进而明晓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这样,他们的爱憎之情就一定会向理性的高度升华。

二、创造情境,以境生情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人在一定的情境中才会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这种情境越生动,其感染力就越强。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营造一个移情的心理场,在这个心理场的氛围中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比如教学词《沁园春·长沙》,教师在浅析讲解诗歌的基础上,播放《大浪淘沙》的古筝音乐,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把自己想象成青年,此时正站在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看万山红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疑问,同时在内心体验青年热爱中华的情怀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感,然后请同学带着感情朗读。学生因情感的升华而深悟其理,因此感情充沛,读得抑扬抑扬,十分具有感染力。又如在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老师捉住“乡愁”一词展开提问:什么叫做“乡愁”?作者为什么会有“乡愁”?这首诗用了哪些意象体现“乡愁”?本诗中“乡愁”具有什么独特性?通过讨论,同学们对作者绵绵悠长的乡思和对祖国统一的美好期望的感情加深了理解,并产生了共鸣。有的同学还展开联想,想象诗人身在海峡彼岸,在漫长的生活历程中如何思念祖国的情景。有的同学遐想着不久的将来,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诗人思乡的情怀便可得到慰藉。所以,教师在小结时说:“假如余光中知道你们读了他的诗之后,能引起如此的爱国情怀,他一定会感到分外的欣慰。”

三、情为动力,以情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感染性,所谓的感染性就是以情动情。心理学探讨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使他产生同样的或相应的情绪。同样别人的情感也可以感染自己,使自己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应的感情。如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时,想到周总理为国家大事日理万机,昼夜操劳;想到周总理为人民疾苦耿耿于怀,关怀备至;想到周总理临终时还要嘱咐把自己的骨灰撒到祖国的大江南北——想到这一切,她情不自禁地热泪横流。学生也受到她的感染,他们耳边仿佛响起高亢悲壮的旋律,进入群山回响、大海咆哮、天地万物共悼总理英灵的诗情境界。结果,课堂上一片啜泣之声。学生受到强大情感气力的震撼,在潜移默化中心灵获得净化,思想得到升华。所以,教师是课文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教师先动情了,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情动。一篇篇课文,就是一支支歌曲,它们以不同的音符谱写着爱国主题的交响曲。语文教师要着力将这些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移植”于现实之中,以情,叩击心弦,在学生的心田上,弹奏爱国主义最强音。

四、创设条件,以美孕情

凡是美的事物,都有一种感染人、愉悦人的特性,这种特性使美的事物焕发出巨大的魅力,使人们在接触美的事物时,能够很快被它吸引,并且在情感上产生某种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以美学角度看,语文是一门布满美的魅力的学科,其中既有知识之美,又有文化之美,既有各种既在的美学形态的显现,又有即时教学美学形态的体现。语文中的美,一般是以鲜明、直觉形象来诱发和感染学生的。就课文而言,语文教材一般是以感情的、形象的内容为主。一篇篇课文绘出多种多样的艺术形象,组成绚丽多姿的人生画卷,它吸引着人们去感受、去欣赏。对那些情深感人、联想丰富、布满美感的文章进行赏析,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情的升华。如孙犁的《荷花淀》是一篇情景交融、优美动人的短篇小说,它既有小说的故事性和艺术形象,又有散文浓厚的抒怀味,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是进行作品欣赏、陶冶学生情操的美文。有位老师在教学这课时,把课文提炼为《荷花飘香》、《夫妻话别》、《淀上遇险》、《伏击日寇》、《成立队伍》等几个画面,制成多媒体课件。解题时采用多媒体投影,点明荷花是美的,因亭亭玉立的荷花象征战士,展示了优美的意境,将学生引进一种特殊的氛围之中。紧接着播放录音,优美动听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声音所传递的美感。然后教师品评语言的格调、情味,再配以画面,逐步将学生引入作品美的意境,领会作品的抒怀基调。最后教师总结,让学生感受文章描写的景物美、情理美、精神美、语言美,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受到深刻的感染和教育,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
总之,语文学科爱国情感的培养既重要又复杂,我们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设之以景,示之以美,辅之以行,才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才能终极落实学生的爱国之行。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