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出现形式化和绝对化

更新时间:2024-02-27 点赞:25223 浏览:11097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教师在积极介入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形似而神不似的形式化、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不足: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变自主为自流,不能驾驭课堂,过多使用多媒体。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倾向新不足
现在学校里最流行的词是新课程,常可听到:“你用新课程讲课了吗?”似乎在赶时髦似的。事实上,新课程是当前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的必然。现在社会最需要的是具有开拓革新教学论文思想的人才,而在传统教育方式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新一轮基础教育革新教学论文,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转变老师们天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策略、教学行为。老师们都在积极地介入、投入到这场教育革新教学论文中,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出现了“新倾向”和“新不足”。

一、课程课堂上的两种明显的新倾向:形式化和绝对化。

形式化就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教学革新教学论文只是形似,还没有达到神似,教学有效性往往受到质疑。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进展。课堂教学毕竟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就是要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进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必须追问和考虑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而课堂表面的热闹和热烈可能损害教学的内在功能,使学生不作深入的思索,胡猜乱想,甚至固执己见,失之偏颇,以而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却的是教师价值引导、聪明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要解决课堂有效性的不足关键在于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引领的作用。
绝对化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在课程革新教学论文上的具体体现就是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以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例,明显地有着把自主、合作、探究绝对化的倾向,不论学科性质、内容特点和学生基础都用这种学习方式,均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应生而教。任何革新教学论文都要处理好继续与革新教学论文的联系,革新教学论文离不开继续,革新教学论文以继续为基础,继续以革新教学论文为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摆正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的联系。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方式变革既有革新教学论文又有继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接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有其有着的作用与价值,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等为特点,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获得最大的进展。它并不必然导致学习过程的枯燥与机械,有作用的接受性学习应该是最基本、最基础、最常用的学习方式。

二、由于新课程课堂中的“形式化”和“绝对化”的倾向,体现出了一系列的“新不足”。

不足一: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转变。具体体现是在一些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与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不足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讨论的时间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久而久之,学生介入的、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便受到挫伤。
不足二:把自主变成自流。新课程夸大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讲,很忌讳“讲”,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于是,不少教师把“少讲”或“不讲”奉为教学原则,本来一讲就明的不足,非要跟学生“自主”,玩“捉迷藏”,以为这样就避了“灌输”、“填鸭”之嫌。于是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教师应成为小组的一员,介入其中,并对小组学习过程作必要的指导,切不可放任自流,要使学生真正自立。
不足三:部分教师不能驾驭课堂。新课程夸大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不足又出现了。学生积极介入学习,提出各种各样的不足,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导致课堂纪律难于制约教学论文,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而且学生一放开提问,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就会感到紧张,甚至无所适以,结果造成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学天生绩两极分化。实在,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并不是新课程结构有不足,而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对策。有的教师每节课都要有自主探究的环节,分小组活动,只要是新课程倡导的策略都要逐一展示,这样的面面俱到,就把有效的教学时间浪费了,怎么能完成教学任务呢?为此,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不足四:过多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上风。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吸引学生的留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有的教师以为不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是守旧,就是观念不先进,就不是新课程。为此,教师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心制作课件,可结果并不理想。有的课件不过是课本搬家,只是起到了代替小黑板的作用;有的教师把界面搞得五彩缤纷,以为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留意力,结果适得其反,学生的留意力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忘记听老师讲课,忽略应掌握的知识。以上事实说明,计算机辅助教学要用在点子上,只有教师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有机地结合使用,上风互补,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总之,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只有继续与革新教学论文,不搞形式化、绝对化,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新”;只有真正转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动课程革新教学论文;只有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学论述,不断反思课堂教学水平,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