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语文教学转化“潜能生”

更新时间:2024-01-13 点赞:25804 浏览:1189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职校是“潜能学生”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站,这一站假如不能及时给予纠正,他们会带着不足走向社会,语文教学应探讨根源,结合学科特点,以人为本,以爱为源,对症下药。
【关键词】潜能学生;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以人为本;以爱为源
Makeuseoftheconversion“thepotentialliving”ofthelanguageteaching
GengLei
【Abstract】Thejobschoolis“potentialstudent”schooleducationoflastastation,thisstationifcan'tgivetorectifyintime,theywilltakeaproblemalignmentsociety,languageteachingshouldresearchsource,combineanacademicscharacteristics,makepeoplethecenter,takeloveasasource,prescribemedicineforspecificailment.
【Keywords】Thestudentofthepotential;Occupationeducation;Languageteaching;Makepeoplethecenter;Takeloveasasource
无庸讳言,每所学校都或多或少地有着“潜能学生”,然而集中最多的大概就是职业学校了,这是我们深为头痛,却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同时职校又是“潜能学生”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站,这一站假如不能及时给予纠正,他们会带着不足走向社会,会带来诸多不稳定的因素,他们的前途也会令人担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探讨“潜能生”,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我尝试的做法是:

1.探讨“不足”形成的根源“潜能生”本身的不足有很多方面,我以为主要有:

1.1青少年自身独特鲜明人格特点的理由。中国学者沙连香等人的探讨表明:一个身体成熟的青少年,其心理方面未必达到成熟程度。在情绪体验方面,青少年较任何一个时期都为紊乱,他们面对不足常有各种不适应的情绪反应,有的冷淡抑郁,有的则暴跳如雷,有的沮丧烦闷,有的烦乱焦躁。另外在自我调控方面,也体现出见异思迁、有始无终、惧怕困难、心无定性等不足。
1.2家庭方面理由。有的家庭父母对孩子溺爱骄纵,轻教轻德,形成负面影响。再是单亲家庭,父母的离异往往对孩子心灵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形成心理偏激。
1.3学校理由。有的教师教学观念依然陈旧,教法不当,处理不足时缺乏公正或急于求成,过于粗暴,这样都极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第1.4社会理由。由于与父母的交流沟通逐渐减少,联系渐趋松懈或紧张。社会上不良风气、不良影视书籍的泛滥、不良伙伴的影响和侵蚀,都会使其不成熟的心灵坠入深潭,不能自拔。
2.结合学科特点,以人为本,以爱为源,对症下药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色彩的学科,对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上风。首先我把“以人为本,以爱为源”放在首位,以人为本,就是把他们首先当成一个有价值的人,应该看到他们身上的各种潜能,有位学者这样说过:“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由于好学生本身就讨人喜欢,而去爱一个差生却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摘下有色眼镜,抛开所谓的师道尊严,以同等的意识对待他们,以宽容的心胸接纳他们,同时给予热情与真诚,用爱感化他们。另外教师本人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去看不足,将心比心,与学生多沟通,达到彼此理解,不讽刺挖苦、多鼓励表扬、奉献真心,努力与他们形成一种朋友联系。其次在生活方面多体贴、关心他们,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教师是深爱他们的。再次,在学习纪律方面,绝不放松要求,该严的地方一定要严,要让他们感到老师做事是有原则的,这样在赢得学生信任后,成功就接近一半,下一步也就可对症下药了。
另外在备课时要处处留意课文中蕴藏的教学契机,如我在教读《我的母亲》中,刻意让学生讨论:世上最伟大的爱是什么?母爱为什么伟大?让学生通过讨论理解父母的不易,唤起这些学生内心深处的知己,以而孝敬父母,善待生命。在教读《论语七则》时,又结合课文内容在为人处事方面教育他们讲“仁义”,对朋友忠诚的思想,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有着的一些因交友不慎而导致违法犯罪的事例教育他们认真对待交友不足,正确熟悉什么样的朋友是益友,什么样的朋友是损友,以而提高是非辨别能力,使他们自然地与社会不良青年拉开间隔。
此外,我还利用阅读课的机会多收集一些人生理想、人生追求、孝敬父母、善待生命、感激人生等一系列对做人有启迪的文章,推荐给“潜能学生”,让他们以中获益,对那些较为出色的,作用更为普遍的,就引导他们加以讨论,以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我还充分利用了语文课写日记、作文等机会,与“潜能生”进行心灵沟通。去年,一位平常不尊重老师,学习不认真的学生在作文里向我讲述了他初中的一位老师,说这位老师曾冤枉过他,且当着家长的面说谎言,使他有口难辩,心灵受到伤害,由此他一直对老师有隔阂,不再信任老师。我看后内心震动很大,真诚地在他的本子上写到“作为老师,我替我的同行向你道歉,我会努力弥补你所受的心灵创伤。”以此以后,我充分关心他,以自己的言行与真诚去感染他,结果他确实转变了,并在日记里说:“老师是你让我转变了对老师的看法,我为什么不早熟悉你呢?”看到他的进步,我也为自已是一名语文教师而庆幸,正是我们的学科特点,让自我有更多的机会走进学生内心,以而打开他们心中的死结。
古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转变“潜能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语文教学中要采用日积月累、耳熏目染、不断渗透的教育方式,避免了思想教育变成了政治课的空洞说教,让他们在无意中受到了生命的教育,学会由此产生人生感悟,明理懂事,做事善于替别人着想,自我约束力加强,以而增加了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解决了思想不足,其他一切坏习惯、坏毛病也就逐渐改掉了。做“潜能生”的工作,还要与家庭多联系,取得家庭的配合,用老师的真诚,家长的爱去培养他们,庇护他们,让他们找回自尊与自信,让他们不断自我反省,杜绝一切不良影响,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推动教学论文其顺利转化。
我相信只要我们真正把“潜能生”看成自己的子女、亲人,那样真诚投入才能收到成效,才能开发他们自身的潜能,那时就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使他们不再是人们心中的“不足学生”。
收稿日期:2009-04-0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