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体态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1-30 点赞:13651 浏览:5814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课堂教学是以师生之间传递知识信息、情感信息为中心内容的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通过言语行为对学生传授信息,并且通过体态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体态语在语文课堂教学言语行为中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

一、体态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只夸大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然而,对于非语言(主要是体态语)的交流则不太重视,科学探讨发现:人们接收到的外界信息70~80来自于视觉信息。体态语是帮助教师简化教学的手段之一。体态语又称态势语,它是利用人身体的动作来传递信息的非自然的无声语言,是一种动态和静态结合的隐喻性语言符号系统。体态语言即通过表情、姿势、手势、目光和个人空间等非语言行为来传情达意的一种交流手段。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运用符号系统进行沟通的一种交际工具。运用体态语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熟悉,使其具有形象性记忆的能力,增加学生的情绪体验,开发其非智力心理因素,还可以刺激学生的情感,简化教师的语言,以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一)体态语的正确运用可以丰富言语行为,更正确地表达教师情感

教师的体态语,大部分是伴随着言语行为同时出现的,体态语的使用可以辅助或补充说明言语的确切含义,语言表达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由于学生接触语文处于一个起始阶段,而且语言的表达比较蕴藉,需要很重要的各种语气及不同语调表达不同的思想和态度等,而体态语所具有的形象性特点上能使学生更轻易接受新信息,感受语言特点。如教师在示范朗读或带读句子或课文时,用手指在空中做上挑和下划的动作表示升降调;用手在空中活动位置的高低表示句子重音和非重音;用手的快速停止来表示句子的停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使用恰当的体态语辅助言语行为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学会在情境中传授知识。如在教学时,教师用体态语言体现出:“大笑”、“放声的哭”、“兴奋得直拍手”、“气乎乎地”或“假装睡觉”等表情或动作,形象地突出词汇所表达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官印象。

(二)体态语在部分情况下可以代替言语行为

体态语探讨的先驱欧文-戈尔曼指出:“尽管一个人可以停止说话,但是他不能停止身体习惯动作的传播.”非语言行为具有连续性,固然我们停止有声的交流,但姿态,表情的信息传递不会停止,利用非语言行为在部分情况下可以代替言语行为.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学生刚进入学校,学生留意力不稳定,不持久,轻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上课会出现分心或做小动作的情况.此时若是用生硬的言语行为进行制止,一方面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另一方面会不同程度地伤害其自尊心.有经验的教师若用亲切的注视目光会让学生自觉收敛错误行为,可取得“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学生迟到,为不影响讲课,教师可一边讲课,一边用眼神或手势示意学生到座位上去.
体态语在小学中的重要作用,与小学阶段学生特定心里特点密切相关。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身心进展的重大转折期。此阶段的少年儿童各方面进展正处于一个“黄金阶段”,特别是意志力和自我评价能力的进展。而且,此阶段的少年儿童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关注,青少年儿童关注着教师的一言一行,以教师那里获得的不仅仅是老师的言语所传授的信息,还以老师的体态语中获得了更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信息。另外,此时的少年儿童对老师的模仿和学习将直接影响其身心进展及各种情感意志的培养。
因此,教师体态语的运用是否得当,会给学生造成正面或负面影响。运用得体的体态语会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使课堂教学更有艺术魅力。教师一个善意的微笑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上的愉悦,情绪的高涨;课堂上教师注视的目光会给予少年儿童莫大的鼓舞。反之,教师的一个消极的手势语,也可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和苦闷。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体态语运用对策

(一)手势语的运用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手势语主要包括指语和手臂结合语。指势语是指教师利用手表达意图传递信息的体态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食指划出思索途径和方向来指示、表意。教师将食指指向所讲授的具体内容处,可以使内容明确化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当学生清楚时,教师竖起大拇指说“非常好!”给学生以表扬和鼓励。但在教学中老师也应尽量避免使用带有轻蔑性的指势手势,如教师伸出小指对学生的行为表示轻蔑等。
所谓手、臂结合语,即使利用手、臂结合语来传递信息,如描摹复杂的事物状貌,传递丰富的内部情感信息,表达特定的涵义等。手、臂结合语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有抬手、招手、鼓掌、丁字手势及单双手下按等动作。抬手动作主要包括单手上抬、双手上抬。单手上抬一般代表“起立”或“要求做某事”。双手上抬一般也代表“起立”,但使用更庄重,正式。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常使用“单手食指指点学生起立”,这样轻易使学生产生命令、强制之感,轻易导致学生的联系疏远。而使用单、双手上抬表起立则更显示出教师对学生的充分尊重,以中让学生感受出教师坦率与真诚,再加上亲切的微笑,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更乐意接受教师的要求。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多使用单双手上抬来代表“起立”。
鼓掌一般是教师的赞许、欢迎之情,是教学课堂中学生有了出色的体现,教师给予学生的较高奖赏。在掌声中学生能充分感受教师和同学肯定和赞赏,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但对学生进行鼓掌次数不宜过频。过频使用会使学生产生轻易就能得到的感觉,而不利于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教师在用掌声对学生表示赞扬、欢迎以外,还应留意另一种情况,即学生在付出很大努力后仍未取得满足的成绩时,特别是在课堂比赛活动中,教师可及时地使用掌声对学生的努力予以肯定,号召全班同学学习其努力精神。由于,评价应留意实在效性,一次经过很大努力后的失败如未得到及时的安慰、鼓励,会给少年儿童的心理抹上一层阴影,而老师和同学的掌声会给他一种动力,使他感到付出努力的价值,重塑信心。一些教育家曾提出“用爱的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包袱。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用手、臂结合描述物体,表示形状、大小等;比如:教猴子一词时,假如教师模仿猴子举目远眺的动作,并学猴子顽皮地眨眼,不仅使所授内容简洁明快、通俗通懂,而且更轻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的模仿和介入意识。将手指放于嘴边示意“不要出声”;用单手托下巴表示“思索回忆”;手挠头发表示“怎么办”;双手颤动表示心情激动;形象的“丁”字手势示意“请安静”等。当教师食指在嘴边往返轻轻移动,一边做一边说。学生就领会这句话的意思了(请安静)。教师就达到了目的,能迅速组织好课堂纪律。

(二)面势语的运用对策

面势语能把各种复杂变化的情感信息最充分、最迅速、最灵敏地反映出来。罗曼·罗兰说过:“面部的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出的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课堂上,学生听课时总是认真注视教师的面部,教师的面势语对学生直接获取教师的情感信息很重要。教师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运用得体的眼神,会使学生自觉地融人到教师的授课中。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面势语主要包括眼神、面部表情等。环视、注视等面势语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注重师生眼神交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同的眼神也融人了老师不同的情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眼神主要包括环视、注视、怒视等。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